导言 1
一、选题的意义 1
二、相关文献综述及评论 4
三、本书研究的方法 16
四、本书的创新 17
五、本书的基本结构 18
第一章 制度与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20
一、制度的内涵 20
(一)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定义 20
(二)产权和制度 25
(三)制度结构的划分 28
二、制度供求和制度行为均衡模型 36
(一)制度的需求和供给 36
(二)影响制度供求的因素 40
(三)制度的行为均衡 44
三、制度变迁理论 47
(一)制度变迁的戴维斯—诺思模型 48
(二)制度变迁的类型 51
第二章 制度变迁的量化分析与国家的制度供给模型 59
一、制度变迁的数量分析模型 60
(一)问题的提出 60
(二)制度量化的前提——对制度含义的再认识 62
(三)制度的需求量和供给量 65
(四)模型的意义 74
二、国家的制度供给行为模型 76
(一)国家的性质及其在制度变迁中的地位 76
(二)国家的制度供给总量模型 79
(三)国家制度供给的结构模型 86
(四)国家制度行为模型的意义 91
第三章 中国制度变迁的初始状态分析 93
一、中国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地位及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 93
(一)中国国家的性质、特点及其在制度变迁中的地位 93
(二)公有产权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建立的原因 95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供给量分析 98
(一)全社会范围实施公有产权制度 98
(二)高度集中统一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体系 101
(三)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 108
(四)评析 111
三、计划经济时期中央制度供给结构分析 114
(一)地区经济制度差异 114
(二)工农业制度差异 119
第四章 中国公有经济制度变迁及其区际差异 124
一、中国农业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及其地区差异 126
(一)农业微观经济制度供给 126
(二)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地区差异 133
二、中国乡镇企业制度供给及其地区差异 145
(一)1978年以来国家对乡镇企业的制度供给与绩效 146
(二)中国乡镇企业制度供给的地区差异及其绩效 156
三、中国国营企业制度变迁及其地区差异 160
(一)国营企业的制度供给总量分析 160
(二)国营企业改革的地区差异分析 171
第五章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制度变迁及其区际差异 180
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制度供给 181
(一)个体私营经济制度供给总量分析 182
(二)个体私营经济制度供给的地区差异 191
二、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制度供给及其地区差异 199
(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制度供给与绩效分析 199
(二)外商投资企业制度地域差异 212
第六章 中国制度变迁及其区际差异的衡量 219
一、经济自由化概念及其指标 220
(一)经济自由化的含义 220
(二)自由度的衡量标准 220
二、中国制度变迁的时间差异与区际差异的程度 231
(一)1978—1983年中国各地区及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自由度情况 232
(二)1984—1988年中国各地区及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自由度情况 239
(三)1989—1993年中国各地及各区域经济自由化差异程度 245
(四)1994—1998年全国各地区及各区域经济自由化差异程度 251
(五)1999—2003年中国各地区及各区域经济自由度情况 256
(六)结论 262
结语 263
参考文献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