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适应程度研究的基础 1
1.1区域交通运输概述 1
1.1.1区域的概念 1
1.1.2交通运输的概念及其分类 2
1.1.3区域交通运输及其构成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3
1.2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适应程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5
1.2.1系统论及其对交通运输管理的启示 5
1.2.2协同论及其对交通运输管理的启示 9
1.3本书研究的基本框架 12
1.3.1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2
1.3.2研究的背景 16
1.3.3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1.3.4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3
第2章 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适应程度研究综述 24
2.1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 24
2.2区域交通协调效应方面的研究 30
2.2.1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协调效应研究 30
2.2.2综合运输系统自身总体协调效应研究 32
2.2.3区域交通主要运输方式之间协调效应研究 32
2.2.4区域交通主要运输方式内部协调效应研究 32
2.3有关DEA方法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研究 33
2.4区域交通规模度量方面的研究 35
2.5本章小结 36
第3章 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 37
3.1区域经济对区域交通的决定作用 37
3.2区域交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38
3.3交通运输对经济的负作用 42
3.3.1交通运输对土地的消耗 42
3.3.2交通运输对生态环境的改变 44
3.3.3交通运输的噪声污染 45
3.3.4交通运输对能源的消耗 46
3.4本章小结 48
第4章 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分析及实证研究 49
4.1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49
4.1.1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方法 50
4.1.2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步骤 52
4.1.3指标选取原则 52
4.2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关联分析实证 53
4.2.1实证对象的主要交通概况 53
4.2.2关联分析实证指标的选取 57
4.2.3实证分析对象的原始数据选取 58
4.2.4关联分析实证计算过程 59
4.2.5实证结果分析 65
4.3本章小结 66
第5章 区域交通协调与区域交通效率分析 67
5.1区域交通协调的基本原理 67
5.1.1协调的含义 67
5.1.2区域交通协调的依据 68
5.1.3区域交通协调的内容与作用 69
5.2区域交通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规律 70
5.2.1区域交通与社会发展的演变过程 70
5.2.2区域交通协调的影响因素 72
5.3区域交通运行效率的计算方法 74
5.3.1系统运行效率DEA模型 75
5.3.2系统间运行效率模型 77
5.4区域交通运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79
5.4.1区域交通各种构成方式运行效率实证分析 80
5.4.2区域交通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运行效率实证分析 89
5.4.3区域交通总体运行效率实证分析 92
5.4.4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相互运行效率实证分析 94
5.5本章小结 97
第6章 区域交通规模适应性评价及实证分析 98
6.1区域交通规模适应性的概念与评价方法 98
6.1.1适应性的含义及度量 98
6.1.2交通规模适应度的含义 99
6.1.3区域交通规模适应度评价方法 99
6.2区域交通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100
6.2.1综合系数法 100
6.2.2国土系数法和节点系数法 102
6.3区域交通合理规模实证计算 102
6.3.1区域公路合理规模实证计算 102
6.3.2区域铁路合理规模实证计算 104
6.3.3区域民航合理规模实证计算 105
6.3.4区域交通规模适应度实证分析 107
6.4本章小结 112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113
7.1研究结论 113
7.2研究展望 115
附录A 数据表 116
附录B 计算表 117
附录C 黑龙江铁路运行效率DEAP2.1计算输出 122
附录D 黑龙江公路运行效率DEAP2.1计算输出 135
附录E 黑龙江水运运行效率DEAP2.1计算输出 148
附录F 黑龙江民航运行效率DEAP2.1计算输出 161
参考文献 174
后记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