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专病论治】 1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 1
一、审症求因:毒热病因理论的提出 1
二、审因论治: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 2
三、愈后防“毒”饮食原则及情志调畅 3
四、验案举隅 4
五、临床心悟 7
第二节 胃炎伴胆汁反流 10
一、脾胃虚弱为发病之基 10
二、肝失疏泄为发病之因 10
三、肝胃失和为病机关键 11
四、辨证论治 11
五、验案举隅 14
六、临床心悟 17
第三节 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 21
一、病因病机 21
二、“以脾论治,内清外柔”论治 22
三、“以脾论治,内清外柔”治疗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运用 25
四、验案举隅 26
五、临床心悟 28
第四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 29
一、病理基础为脾胃虚弱 30
二、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为气机升降失常 30
三、处方加减 31
四、验案举隅 31
五、临床心悟 32
第五节 反流性食管炎 33
一、诊疗思想 33
二、验案举隅 34
三、临床心悟 35
第六节 糜烂性胃炎 36
一、诊疗思路 37
二、辨证论治 39
三、验案举隅 40
四、临床心悟 43
第七节 上消化道出血 45
一、诊疗思路 45
二、审证求因 45
三、审因论治 46
四、饮食原则及情志调畅 46
五、验案举隅 47
六、临床心悟 51
第八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 52
一、以“胃痞”论治为主 52
二、病因认识:中西互参 53
三、病机的认识 54
四、辨证论治 56
五、验案举隅 58
六、临床心悟 62
第九节 胃黏膜脱垂症 63
一、诊疗思路 63
二、病因病机 63
三、辨证论治 64
四、用药宜忌 65
五、辨证施护 66
六、验案举隅 66
七、临床心悟 68
第十节 糖尿病胃轻瘫 70
一、学术渊源 70
二、审证求因 71
三、审因论治 72
四、辨证调护 73
五、验案举隅 73
六、临床心悟 74
第十一节 胃下垂 75
一、诊疗思想 76
二、验案举隅 76
三、临床心悟 77
第十二节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78
一、病因病机 79
二、诊断要点及方法 79
三、病证演变 80
四、辨证论治 80
五、验案举隅 81
六、临床心悟 84
第十三节 溃疡性结肠炎 85
一、中医话解 86
二、诊疗思路 86
三、审证求因 87
四、审因论治 87
五、饮食原则及情志调畅 88
六、验案举隅 89
七、临床心悟 90
第十四节 肠易激综合征 92
一、中医话解 93
二、病因病机 94
三、治疗特色 95
四、验案举隅 95
五、临床心悟 99
第十五节 急性胃肠炎 100
一、中医话解 100
二、诊疗思想 100
三、验案举隅 101
四、临床心悟 103
第十六节 功能性便秘 104
一、学术渊源 104
二、审证求因 105
三、审因论治 106
四、辨证调护 107
五、验案举隅 108
六、临床心悟 109
第十七节 胃肠息肉 110
一、病因 110
二、病机 111
三、辨证论治 112
四、验案举隅 113
五、临床心悟 115
第十八节 胆石症 115
一、中医话解 115
二、肝气郁滞、湿热蕴结为病机关键 116
三、疏肝解郁、利胆溶石为治疗关键 116
四、临床分型与证治要点 117
五、遣方用药 118
六、验案举隅 118
七、临床心悟 120
第十九节 胆囊炎 121
一、中医话解 122
二、辨证论治 122
三、胆汁排泄不畅为发病之本 123
四、肝气郁结,肝胆湿热为病机根本 124
五、审因论治 124
六、胆胃同治 124
七、起居饮食的调节 124
八、验案举隅 125
九、临床心悟 127
第二十节 失眠症 128
一、病因方面 128
二、病位方面 128
三、病机方面 128
四、病理性质方面 129
五、治疗方面 129
六、验案举隅 129
七、临床心悟 133
【第二章 杂病验案】 135
第一节 口疮验案 135
第二节 痤疮验案 137
第三节 干眼症(白涩症)验案 138
第四节 眩晕验案 140
第五节 咳嗽验案 145
第六节 心悸验案 147
第七节 胸痹心痛验案 148
第八节 郁证验案 150
第九节 水肿验案 152
第十节 月经不调验案 154
第十一节 产后关节痛验案 156
第十二节 中风验案 158
第十三节 汗证验案 159
【附:医家小传】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