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 1
1.1 电路及电路模型 1
1.2 电学中的物理量 2
1.2.1 电流和电压 2
1.2.2 功率和能量 4
1.3 基尔霍夫定律 5
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5
1.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7
1.4 电路元件及其电路应用 9
1.4.1 电阻元件 9
1.4.2 独立电源 12
1.4.3 受控源 14
1.4.4 集成运算放大器 19
1.5 电路结构及等效规律 26
1.5.1 单口网络和双口网络及其等效规律 26
1.5.2 电阻的串并联等效规律 27
1.5.3 电源的等效变换规律 29
1.5.4 ?-△的等效变换规律 32
1.6 工程应用实例 35
习题 36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 42
2.1 电路约束与电路方程 42
2.2 支路分析法 43
2.2.1 支路电流法 44
2.2.2 支路电压法 44
2.3 节点电压法 46
2.4 网孔电流法 51
2.5 线性电路的性质 56
2.5.1 线性电路的比例性 56
2.5.2 线性电路的叠加性 57
2.6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61
2.6.1 戴维南定理 61
2.6.2 诺顿定理 65
2.7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67
2.8 工程应用实例 69
习题 71
第3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78
3.1 电容元件及其性质 78
3.1.1 电容元件 78
3.1.2 电容元件VAR及储能 79
3.1.3 电容元件的串并联及等效 80
3.2 电感元件及其性质 82
3.2.1 电感元件 82
3.2.2 电感元件VAR及储能 83
3.2.3 电感元件的串并联及等效 84
3.3 一阶动态电路及初始条件 86
3.3.1 一阶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 86
3.3.2 换路定则 87
3.4 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 89
3.4.1 一阶RC电路零输入响应 89
3.4.2 一阶RL电路零输入响应 92
3.5 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 94
3.5.1 一阶RC电路零状态响应 94
3.5.2 一阶RL电路零状态响应 96
3.6 完全响应及三要素法 97
3.6.1 完全响应 97
3.6.2 三要素法求一阶电路响应 99
3.7 阶跃响应 103
3.8 二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105
3.9 工程应用实例 111
习题 112
第4章 正弦交流电激励下的电路分析 118
4.1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18
4.1.1 正弦交流电 118
4.1.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120
4.1.3 元件约束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124
4.1.4 阻抗与导纳 127
4.1.5 相量法的应用 131
4.1.6 相量图法的应用 132
4.2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134
4.2.1 瞬时功率 134
4.2.2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135
4.2.3 复功率 138
4.2.4 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140
4.2.5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142
4.3 磁耦合电路分析 145
4.3.1 互感及耦合电路的分析 145
4.3.2 线性变压器 152
4.3.3 理想变压器 154
4.4 三相电路分析 157
4.4.1 三相电源 157
4.4.2 负载?连接的三相电路分析 159
4.4.3 负载△连接的三相电路分析 164
4.4.4 三相电路负载功率的测量 167
4.5 周期性非正弦信号激励下的电路分析 168
4.5.1 周期性非正弦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168
4.5.2 周期性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171
4.5.3 周期性非正弦信号激励下电路的稳态分析 173
4.6 工程应用实例 175
习题 177
第5章 频率响应 185
5.1 传递函数 185
5.2 波特图 187
5.3 RLC串联谐振 193
5.4 RLC并联谐振 197
5.5 滤波器 199
5.6 工程应用实例 204
习题 205
第6章 双口网络 208
6.1 双口网络模型 208
6.2 双口网络的参数 208
6.2.1 双口网络的压控型和流控型参数 208
6.2.2 双口网络的混合型和传输型参数 213
6.2.3 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217
6.3 双口网络与电源和负载的连接 218
6.4 双口网络的互连 220
习题 223
习题答案 226
附录A 常用符号说明 234
附录B 三角函数对照表 235
参考文献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