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言 1
2基于SSG视角的员工建言行为实证研究 5
2.1 引言 6
2.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7
2.3 研究方法 9
2.4 数据分析与结果 11
2.5 讨论与分析 17
3 员工政治技能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19
3.1 引言 20
3.2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22
3.3 研究方法 31
3.4 研究结果 36
3.5 结论与展望 59
3.6 小结 63
4 知识型员工目标取向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65
4.1 引言 66
4.2 文献基础与研究假设 68
4.3 研究方法 77
4.4 数据分析与结果 85
4.5 讨论与管理启示 96
4.6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100
4.7 小结 101
5高科技企业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103
5.1 引言 104
5.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106
5.3 研究方法 115
5.4 研究结果 119
5.5 讨论与管理启示 134
5.6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139
5.7 小结 141
6中小企业组织公平感、敬业度及员工行为的关系机制研究 143
6.1 引言 144
6.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145
6.3 研究方法 158
6.4 数据分析与结果 163
6.5 讨论与管理启示 179
6.6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181
6.7 结语 182
7员工主动性行为及其驱动研究 185
7.1 引言 186
7.2 员工主动性行为的概念与结构维度 187
7.3 员工主动性行为价值剖析 189
7.4 员工主动性行为的驱动机制 190
7.5 结语与未来研究展望 196
8人性化与规范化管理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研究 199
8.1 引言 200
8.2 复杂环境与员工的主动性行为 200
8.3 人性化管理:员工主动性行为激发的动力基础 203
8.4 规范化管理:员工主动性行为激发的方向指南 205
9 基于信息沟通视角的说谎判断研究及其管理启示 209
9.1 引言 210
9.2 信息发送者因素对说谎判断过程的影响 210
9.3 信息判断者因素对说谎判断过程的影响 213
9.4 互动对说谎判断的影响 216
9.5 管理启示与未来研究展望 217
10程序公平效应及其对员工行为管理的启示 221
10.1 引言 222
10.2 程序公平效应的实证支持与理论解释 223
10.3 程序公平效应的有限情境 225
10.4 认同违背与程序公平知觉 231
10.5 基于程序公平效应提升的员工行为管理措施 233
10.6 分析与展望 235
10.7 结语 239
11 自恋型领导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管理启示研究 243
11.1 引言 244
11.2 自恋型领导行为的内涵及其测量 245
11.3 自恋型领导行为的积极效应 248
11.4 自恋型领导行为的消极效应 250
11.5 自恋型领导行为的管理启示 252
12领导的下属信任、风险知觉及权力距离对授权行为的影响 255
12.1 引言 256
12.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57
12.3 研究方法 261
12.4 研究结果 263
12.5 分析与讨论 269
12.6 结语 271
13家庭友好人力资源实践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273
13.1 家庭友好人力资源实践的内容与影响 274
13.2 家庭友好人力资源实践的常见问题 277
13.3 家庭友好人力资源实践效果提升的应对策略 278
14工作与家庭边界模糊化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启示 283
14.1 引言 284
14.2 工作与家庭边界模糊化带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势与危机 285
14.3 工作与家庭边界模糊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驱动因素 287
14.4 基于有效边界管理视角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对策 290
15领导风格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及其管理启示 295
15.1 引言 296
15.2 家长式领导风格及其影响 297
15.3 变革型领导风格及其影响 298
15.4 魅力型领导风格及其影响 300
15.5 柔性领导风格及其影响 301
15.6 管理启示 303
15.7 结语及展望 304
16团队边界工作研究及其管理启迪 307
16.1 引言 308
16.2 团队边界研究的内部观与外部观 309
16.3 团队边界工作的内涵及其分类 310
16.4 团队边界工作的影响效应 312
16.5 团队边界工作效应的背景影响因素 314
16.6 团队边界工作的综合影响模型 316
16.7 结论与展望 317
17 基于组织身份领地维护与拓展的企业竞争行为研究 321
17.1 引言 322
17.2 组织身份与身份领地 322
17.3 组织身份领地对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 323
17.4 创新环境下的企业竞争行为选择:组织身份领地的维护与拓展 327
17.5 结论与展望 330
参考文献 333
后记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