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组织学与胚胎学 3
实验一 组织学绪论 3
一、组织学实验目的 3
二、组织学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 3
三、组织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3
四、绘图与描述的基本要求 4
五、显微镜的一般构造、使用方法和保护 5
实验二 上皮组织 8
一、单层立方上皮 8
二、单层柱状上皮 8
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8
四、复层扁平上皮 9
实验三 结缔组织 10
一、疏松结缔组织切片 10
二、疏松结缔组织铺片 10
实验四 软骨和骨 12
一、透明软骨 12
二、长骨密质骨 12
实验五 血液 14
一、血涂片 14
二、血细胞分类计数 15
实验六 肌组织 16
一、骨骼肌 16
二、心肌 16
三、平滑肌 17
实验七 神经组织 18
一、神经元 18
二、有髓神经纤维 18
实验八 循环系统 20
一、心脏 20
二、中动脉 20
实验九 免疫系统 22
一、淋巴结 22
二、脾 23
实验十 皮肤 24
一、手指皮 24
二、头皮 25
实验十一 消化管 27
一、食管 27
二、胃 27
三、小肠 28
实验十二 消化腺 30
一、猪肝 30
二、人肝 30
三、胰腺 31
四、唾液腺 31
实验十三 呼吸系统 33
一、气管 33
二、肺 33
实验十四 泌尿系统 35
一、肾脏 35
二、膀胱 36
实验十五 眼和耳 37
一、眼球 37
二、内耳 38
实验十六 内分泌系统 39
一、甲状腺 39
二、肾上腺 39
三、垂体 40
实验十七 生殖系统 42
一、睾丸 42
二、卵巢 43
三、子宫 43
实验十八 胚胎学总论 45
一、播放教学录像片:人胚发生及早期发育 45
二、观察模型 45
三、观察浸液标本 49
第二篇 病理学 53
实验一 绪论 53
一、病理标本的观察方法及步骤 53
二、临床病理讨论 54
三、实验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55
实验二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56
一、大体标本 56
二、玻片标本 57
实验三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59
一、大体标本 59
二、玻片标本 60
实验四 炎症 62
一、大体标本 62
二、玻片标本 63
实验五 肿瘤 65
一、大体标本 65
二、玻片标本 67
实验六 心血管系统疾病 70
一、大体标本 70
二、玻片标本 71
实验七 呼吸系统疾病 74
一、大体标本 74
二、玻片标本 75
实验八 消化系统疾病 77
一、大体标本 77
二、玻片标本 78
实验九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82
一、大体标本 82
二、玻片标本 82
实验十 泌尿系统疾病 84
一、大体标本 84
二、玻片标本 84
实验十一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87
一、大体标本 87
二、玻片标本 88
实验十二 内分泌系统疾病 90
一、大体标本 90
二、玻片标本 90
实验十三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92
一、大体标本 92
二、玻片标本 93
第三篇 医学机能学 99
实验一 机能学实验概述 99
一、机能学实验的定义与范畴 99
二、机能学实验目的 99
三、机能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100
四、机能学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100
实验二 常用实验仪器 103
一、BL-410/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103
二、常用换能器 109
实验三 常用实验器械 111
一、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 111
二、蛙类动物手术器械 115
实验四 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理常数和生理溶液的配制 117
一、常用实验动物一般生理常数 117
二、常用生理溶液成分与含量 117
三、生理溶液所需药物浓度与剂量的计算 118
四、配制生理溶液的常用试剂及配制方法 119
实验五 机能学动物实验常用的基本方法 122
一、动物实验的常用操作技术 122
二、急性动物实验常用手术方法 124
实验六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127
一、破坏大脑和脊髓 127
二、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128
三、剥皮 128
四、分离两腿 128
五、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128
实验七 阈刺激、阈上刺激与最大刺激 131
一、实验步骤 132
二、观察项目 132
实验八 骨骼肌的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 134
一、实验步骤 135
二、观察项目 135
实验九 人体心电图描记 136
一、实验步骤 136
二、观察项目 137
实验十 人体心音听诊 139
一、实验步骤 139
二、观察项目 140
实验十一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141
一、实验步骤 141
二、观察项目 143
实验十二 不同剂量的硫喷妥钠对其作用的影响 145
实验十三 不同给药途径对硫酸镁作用的影响 146
实验十四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与解救 148
实验十五 药物抗药物性惊厥实验 150
实验十六 药物镇痛实验 152
一、热板法 152
二、扭体法 153
第四篇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157
实验一 凝集反应 157
一、玻片凝集反应 157
二、试管凝集反应(微量反应法) 158
三、间接凝集反应——类风湿因子检测 160
实验二 沉淀反应 161
实验三 补体参与的反应 164
一、溶血试验 164
二、溶血素的滴定 165
实验四 免疫标记技术 168
一、免疫荧光检测法——抗核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169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BsAg 170
实验五 单个核细胞分离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172
一、葡聚糖-泛影葡胺法分离单个核细胞 173
二、T细胞总数测定——Et花环试验 174
实验六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的观察 177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77
二、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178
三、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178
四、革兰染色法 178
五、显微镜测微尺的使用 180
实验七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182
一、细菌的分离培养 182
二、纯种细菌接种法 183
实验八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185
纸片琼脂扩散法 185
实验九 微生物的分布 187
实验十 细菌的致病性 189
一、透明质酸酶试验(示教) 189
二、破伤风外毒素的毒性作用(示教) 189
实验十一 消毒、灭菌、除菌 191
一、高压蒸气灭菌法 191
二、紫外线灭菌法 192
三、滤过除菌法 193
实验十二 血液感染的细菌学检查 194
一、标本采集 194
二、病原性球菌的形态与培养物观察 194
三、生化反应 195
四、血清学试验——抗0试验 195
实验十三 肠道感染的细菌学检查 197
一、肠杆菌科细菌的常用鉴别培养基 197
二、肠杆菌科细菌的形态与菌落观察 198
三、肠杆菌科细菌生化反应 198
四、肠杆菌科细菌的抗原性鉴定 199
五、肥达反应 199
实验十四《人体寄生虫学》绪论 201
一、《人体寄生虫学》实验目的 201
二、寄生虫标本的类别和实验方法 201
三、生物学绘图原则 203
实验十五 线虫 204
一、观察标本 204
二、病原诊断 206
三、技术操作 206
实验十六 吸虫 208
一、观察标本 208
二、病原诊断 209
三、技术操作 209
实验十七 绦虫、粪便自检 211
一、观察标本 211
二、学生粪便自检 212
三、病原诊断 212
四、技术操作 212
实验十八 医学原虫和医学节肢动物 214
一、观察标本 214
二、学生观察针插标本 217
三、病原诊断 217
四、技术操作 217
第五篇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21
实验一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221
实验二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224
实验三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微量法 227
实验四 温度、pH、激动剂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229
实验五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赖氏法 232
实验六 血糖的测定——葡萄糖氧化酶(GOD)法 235
实验七 血清γ-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38
实验八 全血DNA的提取 240
实验九 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核酸的纯度及浓度 242
实验十 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技术(PCR技术) 244
第六篇 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249
实验一 细胞基本形态结构的观察 249
一、洋葱鳞茎表皮细胞制片与观察 250
二、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制片与观察 250
三、血细胞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250
实验二 细胞显微测量与细胞计数 252
一、细胞计数 252
二、细胞显微测量 253
三、注意事项 253
实验三 细胞吞噬活动的观察 255
实验四 红细胞膜通透性的观察 257
实验五 细胞核与线粒体的分级分离 259
一、低速离心分离细胞核 260
二、高速离心提取线粒体 261
三、分离物的鉴定 261
实验六 有丝分裂 262
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262
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263
实验七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 264
一、培养方法 265
二、染色体标本制备 266
实验八 人类染色体G显带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267
一、制片 267
二、实验观察 267
实验九 PTC尝味与ABO血型实验 269
一、苯硫脲尝味实验 270
二、人类ABO血型的检测及调查 270
参考文献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