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气环流和降雨概况 1
1.1 大气环流特征 1
1.2 降雨概况 3
1.2.1 前期(1~5月)降雨 3
1.2.2 主汛期(6~8月)降雨 4
1.2.3 秋汛期(9~10月)降雨 6
1.2.4 汛期(4~10月)降雨 6
1.2.5 年降雨(1~12月) 8
1.3 汛期逐月降雨概况 8
1.4 汛期天气气候特点 12
第二章 雨情 13
2.1 雨情发展过程 13
2.1.1 主汛期(6~8月)降雨发展过程 13
2.1.2 秋汛期(9~10月)降雨发展过程 13
2.2 主要降雨过程 15
2.2.1 1~2月份 15
2.2.2 3月份 15
2.2.3 4月份 16
2.2.4 5月份 16
2.2.5 6月份 17
2.2.6 7月份 18
2.2.7 8月份 19
2.2.8 9月份 19
2.2.9 10月份 20
2.2.10 11~12月份 20
第三章 水情 22
3.1 水情发展过程 22
3.1.1 1~3月份 22
3.1.2 4月份 23
3.1.3 5月份 23
3.1.4 6月份 24
3.1.5 7月份 25
3.1.6 8月份 27
3.1.7 9月份 28
3.1.8 10月份 29
3.1.9 11~12月份 30
3.2 来水概况 31
3.3 汛期水情特点 34
第四章 洪水分析 35
4.1 径流量分析 35
4.2 洪水组成分析 40
4.2.1 宜昌洪水组成 40
4.2.2 螺山洪水组成 42
4.2.3 汉口总入流组成 43
4.2.4 大通总入流组成 45
4.2.5 洞庭湖(城陵矶)总入流组成 47
4.2.6 鄱阳湖(湖口)总入流组成 48
4.3 年最高水位/最大洪峰流量特征 49
4.4 年最低水位/最小流量特征 53
4.5 主要控制站水位—流量关系 53
4.5.1 寸滩站 56
4.5.2 宜昌站 57
4.5.3 沙市站 58
4.5.4 螺山站 59
4.5.5 汉口站 59
4.5.6 大通站 60
4.5.7 汉江皇庄站 61
第五章 长江“12·7”洪水分析及预报调度 63
5.1 雨情分析 63
5.1.1 降雨概况 63
5.1.2 天气系统及降雨过程简述 65
5.1.3 降雨统计 66
5.2 水情分析 68
5.2.1 洪水发展过程 68
5.2.2 洪水组成分析 71
5.3 暴雨洪水特点 73
5.4 洪水还原分析 74
5.4.1 还原计算方法 74
5.4.2 洪水还原计算结果 75
5.5 与历史洪水比较 78
5.5.1 洪水发展过程 78
5.5.2 主要站洪峰流量 80
5.5.3 长江上游来水洪量比较 80
5.5.4 与历史同期来水比较 81
5.5.5 长江中游干流主要站水位比较 81
5.6 三峡水库预报及调度过程分析 82
5.6.1 预报效果分析 82
5.6.2 调度过程简介 87
5.7 小结 90
第六章 三峡水库汛末175m试验性蓄水 92
6.1 三峡水库蓄水期水雨情概况 92
6.1.1 雨情概况 92
6.1.2 水情概况 93
6.2 蓄水期径流量分析 95
6.3 三峡水库蓄水预报调度分析 97
6.4 三峡水库蓄水期间中下游水位概述 99
6.4.1 三峡水库蓄水期间城陵矶水位实况简述 99
6.4.2 三峡水库蓄水期间湖口水位实况简述 99
6.5 小结 100
第七章 向家坝水电站初期蓄水及对坝址上下游水位流量影响分析 101
7.1 向家坝水电站初期蓄水过程概述 101
7.1.1 1号至5号导流底孔逐步关闭 102
7.1.2 6号导流底孔单独泄流 102
7.1.3 6号导流底孔与1号至10号中孔泄流转换 102
7.1.4 1号至10号中孔调控蓄水 102
7.1.5 水库蓄水与泄水调控转换 102
7.2 坝址上游主要站的水位涨落过程 102
7.3 坝址下游主要断面的水位影响分析 104
7.4 对三峡水库蓄水影响及对策 106
7.5 小结 107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108
8.1 结论 108
8.2 展望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