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国君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29395
  • 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美学角度研究新诗,可以看作是一部有关现代诗歌审美创造或艺术发展历史的独立著述。如果从五四白话诗歌算起,中国现代诗歌已阅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期间审美意识和美学形态迭经变化,有郭沫若式的黄钟大吕,冰心式的简洁洗练,李金发式的诡奇怪诞,闻一多式的庄重典雅,徐志摩式的轻灵飘逸,艾青式的抑郁沉雄,卞之琳式的精致玄妙,穆旦式的沉静深远,冯至式的创化圆融,如此等等,这些成就卓著的诗人,及其所代表的诗歌派别,或置身其中的诗歌潮流,在各自的美学追求中,积累了丰富的审美经验,是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宝贵资源。本书的研究将为中国当代诗歌发展提供参照和借鉴。

序言 1

绪论——新诗的美学维度: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 1

上篇 “从古典和谐走向近代崇高”——现代新诗的美学范畴及其审美创造 17

第一章 “从古典和谐走向近代崇高”——郭沫若诗的美学范畴和新诗基本美学面相 17

第一节 “雄浑的大诗”:崇高美学范畴的凸显 19

第二节 “从古典和谐走向近代崇高”的历史美学逻辑 26

第三节 崇高美:新诗与新文学的基本美学面相 30

第二章 优美与“小诗”——新月、“湖畔”和女性诗歌的美学范畴 35

第一节 浪漫诗人的古典寻求:新月诗美范畴 35

第二节 冰心、“湖畔”与“小诗”的诗美范畴 50

第三章 丑·悲剧性·象征性——20世纪20、30年代象征派与现代派诗的美学范畴 56

第一节 象征派:丑与感伤 57

第二节 现代派:悲与悲剧性 63

第三节 现代诗风:象征、隐喻与含蓄朦胧 69

第四节 审丑:审丑诗学的中国命途 74

第四章 “崇高”主旋律与美学范畴的多样统一——艾青“诗论”与20世纪30、40年代革命诗歌的美学范畴 78

第一节 艾青《诗论》:崇尚和倡导崇高美 78

第二节 “一座崇高的山”:“七月”与艾青诗的美学范畴 87

第三节 《春鸟》新变:革命、左翼与现实主义诗歌的审美范畴 96

第四节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九叶”诗的美学面相 102

下篇 诗的“新旧”之争到“美丑”建构——现代诗歌诗美艺术的探索与实践 111

第五章 “情感的自然流露便是诗”——郭沫若的诗美思想与诗美建构的策略与实践 111

第一节 “主情论”、“写论”和纯真为美 112

第二节 “诗的创造贵在自然流露” 116

第三节 “情感的自然流露便是诗” 119

第六章 从“音乐的美”到“纯诗”——新月诗人诗美建构的美学依据与实践探索 122

第一节 声音与节 奏:诗美的重要艺术构成 123

第二节 “音节 化”:情感“诗化”的一种途径 126

第三节 “音乐的美”:新诗美学建构的探索与实践 131

第四节 “纯诗”实践:新月诗美建构的新变 135

第七章 “美的表现”与含蓄美追求——新月的诗歌语言美追求与审美表现探索 141

第一节 “美的表现”与修辞艺术 141

第二节 “融化旧诗词”与“美的表现” 146

第三节 “型类的混杂”与“美的表现” 150

第四节 含蓄美:“美的表现”的基本方式 153

第八章 “特别讲求音乐美”——徐志摩诗的“音乐美”实践与诗美建构 157

第一节 诗歌“音乐美”与徐志摩的探讨 158

第二节 “新格律诗运动”与徐志摩 162

第三节 新诗“音乐美”建构的实践 164

第四节 美的情致,创造的机趣 176

第九章 “诗的散文美”——艾青的诗美探索与自由体诗的创作实践 188

第一节 从诗的散文化到“诗的散文美” 189

第二节 口语美与形式美:“诗的散文美”实践 193

第三节 “绘画美”:“诗是文字的绘画” 199

第四节 “艾青体”:自由体诗的成功范式 206

第十章 纯粹·知性·非崇高——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诗美艺术及其美学个性 215

第一节 “诗歌思维术”与艺术美的实验 217

第二节 “纯粹”:审美经验的凸显与“诗境扩展” 220

第三节 情、思“综合”与知性美 225

第四节 “低沉调”、丑与非崇高 231

第十一章 “新诗现代化”与“综合化”——“九叶”的诗美渊源及其诗美探索与实践 235

第一节 现代派、新批评与“新诗现代化”运动 237

第二节 诗的“知性美”与议论化的凸显 241

第三节 “新诗戏剧化”:“九叶”的诗美建构与实践 252

第十二章 大化·空灵·“圆形之美”——《十四行集》的化转意识、时间体验与诗美建构 277

第一节 “大化”意识、现代性时间意识与人生智慧 278

第二节 空灵形态与现实性品格 286

第三节 知性美:体验、意象和诗语变更 292

第四节 “圆形之美”及其西式格律的创造性转化 296

结语 308

参考文献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