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什么是美学 1
一、作为感性学的美学 2
二、作为判断力的美学 3
三、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 5
四、作为情感学的美学 8
第一章 审美的本质 13
第一节 审美的基本特征 14
一、审美对象的形式特征 15
二、审美情感的功利内容 20
三、审美情感的非功利性 22
第二节 审美的社会根源 24
一、社会实践与美的创造 24
二、社会实践与人的产生 27
三、社会实践与审美活动 28
第三节 审美的生理基础 31
一、生理意义上的快感 32
二、审美中的生理意味 34
三、美感与快感的区别 36
第四节 审美的辅助功能 38
一、审美活动与科学认识 39
二、审美活动与伦理实践 41
三、审美活动与人格完善 42
第二章 审美的发生 45
第一节 审美的生成条件 46
一、审美潜能 46
二、审美环境 50
三、审美命名 52
四、心理距离 55
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心理要素 57
一、认知 57
二、意志 61
三、想象 65
第三节 审美情感的发展过程 73
一、感兴阶段 74
二、定向阶段 75
三、高潮阶段 77
四、回味阶段 79
第三章 审美的类型 83
第一节 和谐的情感类型 85
一、优美 87
二、壮美 92
第二节 不和谐的情感类型 97
一、滑稽 99
二、崇高 107
第三节 反和谐的情感类型 114
一、荒诞 115
二、丑陋 120
第四章 审美与自然 131
第一节 自然美的形成 132
一、自然美的呈现 133
二、自然美的根源 137
三、自然美的特点 143
第二节 自然美的分类 146
一、自然物象 146
二、自然景观 148
三、自然环境 151
第三节 自然美的欣赏 154
一、分离模式 154
二、参与模式 158
三、象征模式 161
第五章 审美与社会 165
第一节 社会美的形成 166
一、社会美的呈现 166
二、社会美的来源 168
三、社会美的特点 169
第二节 社会美的分类 175
一、物象 175
二、环境 176
三、行为 178
四、语言 179
第三节 社会美的实践 182
一、审美风尚 182
二、审美交往 185
三、审美生存 189
第六章 审美与艺术 197
第一节 艺术的现象与本质 198
一、艺术现象 199
二、艺术目的 201
三、艺术能力 204
四、艺术媒介 205
五、艺术源泉 210
第二节 艺术的再现与表现 212
一、客观再现 212
二、主观表现 214
三、主客关系 215
第三节 艺术的情感与符号 220
一、有意味的形式 222
二、可传递的情感 227
三、超符号的功能 230
第七章 美育的功能 239
第一节 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241
一、审美感知的特点 242
二、审美感知的发生 246
三、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247
第二节 想象能力的开发 253
一、完形能力的提高 253
二、联想能力的培养 256
三、变形能力的拓展 258
第三节 情感能力的丰富 260
一、补偿与宣泄 261
二、协调与陶冶 265
三、净化与升华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