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月十三日,黄兴任战时总司令,上海光复 393
一一、九月十四日,湘军抵鄂,浙江光复 395
一二、九月十五日,苏州光复 399
一三、九月十六日,民军固守汉阳,吴禄贞被刺,松江、清江光复,汪兆铭等出狱 402
一四、九月十七日,广西光复,镇江光复 411
一五、九月十八日,安庆光复,福州光复 413
一六、九月二十日,黎元洪通电请组临时政府,袁世凯遣使议和 419
一七、九月二十一日,黄兴在汉阳筹攻守,山东独立旋即取消 424
一八、九月二十二日,广东光复,广西改举陆荣廷为都督,烟台光复 429
一九、九月二十三日,民清两军在武汉相持 435
二○、九月二十六日,清廷命袁世凯组阁 444
二一、十月初二日,苏沪联军开始合攻南京,重庆光复 458
二二、十月初三日,民军仍坚守汉阳 463
二三、十月初六日,奉天独立 473
二四、十月初七日,汉阳失守,成都光复 477
二五、十月初十日,各省推湖北军政府为中央军政府 493
二六、十月十一日,民清两军停战 495
第三编 正编下 503
二七、十月十二日,南京光复 503
二八、十月十四日,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副之 515
二九、十月十六日,清摄政王辞职 518
三○、十月十八日,伍廷芳唐绍仪奉命议和 523
三一、十九日,袁调冯国璋赴京,以段祺瑞为清军总司令官 525
三二、十月二十日,临时政府组织之进行蒙古独立鄂方吴兆麟任总司令官 528
三三、十月二十七日,王正雅收复荆州 549
三四、十月二十八日,伍唐两代表在上海正式开始和议谈判 553
三五、十一月初一日,黄克强辞大元帅改举黎,黎亦辞不就 558
三六、十一月初二日,黎允任大元帅,但以黄兴在宁代行职权 561
三七、十一月初三日,民军杀川督赵尔丰 563
三八、十一月初四日,段祺瑞在汉口汉阳布置军事,鄂方电伍代表请抗议 565
三九、十一月初五日,广东改举陈炯明代理都督 567
四○、十一月初六日,孙文归国始抵上海 569
四一、十一月初九日,清廷谕开临时国会,伍唐议决召集国民会议办法四条 574
四二、十一月初十日,十七省代表举孙文为临时大总统 577
四三、十一月十二日,十七省代表特派正副会长赴沪迓孙 582
四四、中华民国元年一月一日,孙文就临时大总统职,中央政府成立于南京,改用阳历 583
四五、一月二日,清代表唐绍仪辞职照准,袁世凯与伍廷芳直接电商和议 590
四六、一月三日,十七省代表举黎元洪为副总统,南京内阁成立,又由十七省代表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592
四七、一月五日,清军退出汉阳 596
四八、一月六日,汉口清军亦退 598
四九、一月七日,新疆光复 601
五○、一月八日,武昌仍主继续北伐 604
五一、一月十一日,黎大元帅下令准备北伐 610
五二、一月十二日,北伐第一军总司令官吴兆麟辞职,黎委孙武继任,旋改由杜锡钧代理 615
五三、一月十四日,闻铁良、良弼等组织宗社党 619
五四、一月十五日,黎元洪仍准备北伐 622
五五、一月十六日,袁世凯被刺未中 627
五六,一月二十日,伍廷芳、唐绍仪开始议清帝退位条件 631
五七、一月二十六日,袁世凯授意段祺瑞请清帝退位,彭家珍炸良弼毙之 638
五八、一月二十七日,良弼被炸后之北方局面 642
五九、一月二十九日,段祺瑞赞成共和已征实 648
六○、二月一日,章太炎主张以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仍都北京 651
六一、二月二日,段祺瑞派代表与武汉接洽国体问题 653
六二、二月九日,孙文表示共和告成即辞职从事实业 660
六三、二月十二日,清帝退位,北京遍悬五色国旗 664
六四、二月十三日,孙文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书,并推荐袁世凯为大总统 667
六五、二月十四日,武汉开始收束军事 671
六六、二月十五日,南京参议院一致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674
六七、二月十七日,南京临时政府派蔡元培、汪精卫迎袁南下就职 677
六八、二月二十日,南京参议院仍一致举黎元洪为副总统 681
六九、二月二十七日,袁世凯无意南来,黎元洪通电仍主建都北京 688
七○、二月二十八日,袁世凯秘嗾第三镇兵变,焚掠甚惨,因借口不肯南下 691
七一、三月三日,天津保定驻兵亦继北京哗变 695
七二、三月四日,蔡元培通电主临时政府设北京,袁即在北京就职,南京参议院决议承认之 697
七三、三月十日,袁世凯在北京行正式受任礼 702
七四、三月十一日,孙大总统公布临时约法于南京 704
七五、三月十三日,袁世凯从速组织内阁,决以唐绍仪为国务总理 711
七六、三月十九日,甘肃新疆均宣布承认共和 714
七七、三月二十九日,唐内阁各部总长通过临时政府决四月二日北迁 723
七八、四月一日,孙大总统解任 725
附录 733
武昌首义人名表 733
补遗 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