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本教材实验体系的特点与教学应用效果 1
1.特点 1
2.教学应用效果 3
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学习要求 4
1.明确实验目的 4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5
附:实验报告格式示例 5
实验室常识 9
一、学生实验守则 9
附:值日生职责 9
二、安全守则与事故处理 10
三、化学试剂的规格 11
四、分析实验室用水及其规格 11
实验基础知识 13
一、常用仪器介绍 13
二、基本操作技术 19
1.玻璃仪器的洗涤 19
2.化学试剂的取用 20
3.加热方法 20
4.玻璃加工操作 23
5.气体的发生、净化、干燥和收集 26
6.蒸发浓缩与重结晶 28
7.溶液与沉淀的分离 28
8.移液管、容量瓶和滴定管 30
9.用试纸检试溶液及气体的性质 33
10.试管的使用 33
三、常用精密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34
1.实验室常用称量仪器 34
2.25型酸度计 38
3.pHX-3C型酸度计 39
4.DDS-11A型电导率仪 40
5.721型分光光度计 40
6.阿贝折光仪 42
7.动槽式(福廷式)水银气压表 44
四、误差与数据处理 44
1.测定中的误差 45
2.有效数字 49
3.化学实验中的数据表示与处理 51
实验内容 56
第一部分 基本操作训练实验 56
实验1 分析天平的使用和称量练习 56
实验2 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 60
实验3 氯化钠的提纯 61
实验4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63
实验5 容量玻璃仪器的洗涤和校正 65
实验6 溶液的配制 70
第二部分 基本理论及常数测定实验 73
实验7 化学反应速率、级数及活化能的测定 73
实验8 单、多相离子平衡 76
实验9 氧化还原反应 79
实验10 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 83
实验11 电导法测定硫酸钡的溶度积常数 86
实验12 分光光度法测定[Ti(H2O)6]3+、[Cu(H2O)6]2+和[Cu(NH3)6]2+的分裂能 88
实验13 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合物的组成与稳定常数的测定 90
第三部分 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 93
实验14 s区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93
实验15 p区重要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96
实验16 p区重要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100
实验17 d区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一) 104
实验18 d区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二) 108
实验19 ds区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112
实验20 配位化合物 115
第四部分 提纯、提取和制备实验 119
无机合成方法简述 119
实验21 硝酸钾的制备、提纯及其溶解度的测定 122
实验22 硫酸铜的提纯 124
实验23 从紫菜中提取碘 126
实验24 氧化铁黄和铁红的制备 127
实验25 从“盐泥”制取七水合硫酸镁 129
实验26 离子交换法制取碳酸氢钠 131
第五部分 分析化学实验 135
实验27 酸碱标准溶液浓度的配制和标定 135
实验28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139
实验29 甘油中脂肪酸与酯类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140
实验30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42
实验31 石灰石或白云石中Ca、Mg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145
实验32 水的硬度测定(配位滴定法) 147
实验33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49
实验34 水样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151
实验35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152
实验36 硫代硫酸钠和碘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54
实验37 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间接碘量法) 156
实验38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直接碘量法) 158
实验39 铁矿石中铁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159
实验40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银量法) 161
实验41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 164
第六部分 综合性实验 168
实验42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含量分析及应用 168
实验43 三草酸根合铁(Ⅲ)酸钾的合成及性质 170
实验44 K3[Fe(CN)6]与KI的室温固相反应 171
实验45 4A沸石的合成与阳离子交换性能测定 174
实验46 过碳酸钠的合成与活性氧含量测定 177
实验47 聚合氯化铝的制备与絮凝净水性能实验 180
实验48 低水合硼酸锌的合成与阻燃性能实验 182
实验49 胃舒平药片中铝和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185
第七部分 设计性实验 188
实验50 氯化铵的制备 188
实验51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188
实验52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紫外-可见光吸收特性测定 189
实验53 由废铁屑制备三氯化铁试剂 191
实验54 印制电路板酸性蚀刻废液的回收利用 192
实验55 由废干电池制取氯化铵、二氧化锰和硫酸锌 194
实验56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废液的初步处理 197
附录 198
附录一 常见离子的鉴定方法 198
1.常见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198
2.常见阴离子的鉴定方法 206
附录二 常用物理化学数据表 209
1.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 209
2.不同温度下无机化合物和有机酸的金属盐在水中的溶解度 209
3.实验室常用酸、碱浓度 211
4.某些酸、碱的离解常数 212
5.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 212
6.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215
7.金属配合物累积生成常数(离子强度为0,温度为293~298K) 217
附录三 常用指示剂 220
1.酸碱指示剂 220
2.混合酸碱指示剂 221
3.氧化还原指示剂 221
4.配位指示剂 222
5.吸附指示剂 222
6.荧光指示剂 223
附录四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223
附录五 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 224
附录六 特殊试剂的配制 225
参考文献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