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荟萃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章人英主编;葛明沧,顾钢副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208115071
  • 页数:336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章 义理思辨 1

第一节 萌芽时期哲学 1

一、《尚书》中有关周公的天命思想 1

二、《国语》中有关伯阳父和史伯的论述 1

第二节 前诸子时期哲学 2

一、《周易》 2

二、《洪范》 3

三、范蠡的变化观 4

四、管仲的水本原说 4

五、史墨的皆有贰也说 4

六、晏婴的相反相济说 5

七、子产 5

第三节 诸子时期哲学 6

一、儒家 6

二、道家 15

三、宋尹学派 20

四、杨朱 20

五、墨家 20

六、名家 22

七、法家 25

八、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29

第四节 秦汉时期哲学 29

一、《吕氏春秋》 29

二、黄老之学 31

三、陆贾 32

四、贾谊 33

五、今文经学 34

六、古文经学 37

七、天道自然 38

八、谶纬象数之学 43

九、宗教神学思想 44

十、汉代宗教哲学 46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 47

一、才性之学 47

二、魏晋玄学 48

三、佛教哲学 54

四、道教哲学 58

五、神灭论 60

第六节 隋唐五代时期哲学 61

一、儒家哲学 62

二、佛教哲学 65

三、道家哲学 73

第七节 宋元明时期哲学 75

一、宋初理学三先生 75

二、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李觏 76

三、北宋时期的理学思想 76

四、南宋时期的理学思想 82

五、元代的理学思想 90

六、明代时期哲学 91

第八节 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哲学 97

一、刘宗周 97

二、朱之瑜 98

三、陈确 98

四、傅山 98

五、黄宗羲 99

六、方以智 99

七、顾炎武 100

八、熊伯龙 101

九、王夫之 101

十、唐甄 103

第九节 清代哲学 103

一、颜李学派 103

二、清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戴震 104

三、中国近代哲学家 105

第十节 少数民族古代的哲理思想 113

一、彝族古代哲学著作 113

二、藏族佛教哲学 113

三、《论傣族诗歌》中关于天地、人类起源的论述 114

四、蒙古族学者萨囊·彻辰的宇宙生成说 114

五、中国伊斯兰教哲学著作《天方性理》 114

第二章 治国经世 116

第一节 原始氏族社会的民主制和国家雏形的产生 116

一、氏族社会 116

二、国家雏形的形成 117

三、传说时期(夏以前的历史时期)“选贤与能”的禅让制度 117

第二节 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 117

一、夏时期“天下为家”的王权世袭制度 117

二、王权的形成 118

三、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 118

四、夏代的辅政官员 118

五、神权政治 119

第三节 殷商时期 119

一、“殷人尊神” 119

二、“尊祖敬宗”与王权专制思想 120

三、国家机器的逐步健全 120

四、商代完备的刑制 121

五、一些政治思想的萌发 121

第四节 西周王朝时期 121

一、实行分封制 121

二、系统的宗法制度 122

三、完整的礼乐制度 122

四、等级森严的爵禄服命制度 122

五、“内服”官与“外服”官体制的建立 123

六、周公旦的政治思想 124

七、祭公谋父关于德与兵之关系的政治思想 124

八、伯阳父关于“和”与“同”的思想 125

九、西周的刑法——九刑 125

十、西周的法律制度与《吕刑》 125

十一、西周的“井田”土地制度 126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 126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126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法规 129

三、职官管理制度 130

四、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 132

第六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143

一、始称皇帝 143

二、三公九卿制 144

三、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144

四、经济文化政策 145

五、崇尚黑色 145

六、反对以古非今 145

七、秦代法规 146

第七节 西汉时期 146

一、分封诸王和郡国并行制 146

二、中朝官尚书行政管理体制 147

三、朝廷铸钱与盐铁官营 147

四、西汉政治家、思想家的治国思想 148

五、实行儒学与仕途相关的选官制度 150

六、设置刺史以监察地方 151

七、“代田法”和“区田法” 151

八、王莽改制 152

九、律、令、科、比 153

第八节 东汉时期 154

一、削弱和分散宰相权力 154

二、提倡谶纬神学 154

第九节 两汉时期经济思想 155

第十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 155

一、以法治国、务实求治的主张 156

二、玄学家的政治思想 157

三、鲍敬言的无君论 158

四、“九品中正制” 158

五、三国——吴国的“领兵制”和“复客制” 158

六、西晋的占田制 159

七、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59

八、西魏宇文泰创立府兵制 160

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规 161

十、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思想 163

第十一节 隋唐时期 164

一、隋朝的改革 164

二、唐朝前期“偃革兴文,布德施惠”的治国方略 165

三、唐朝前期的政治措施 167

四、唐朝中后期政治制度的变化 169

五、唐朝中后期思想家的政见 170

六、唐朝时期经济思想 171

第十二节 宋朝时期 171

一、宋代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171

二、宋代思想家的各种政治主张 174

三、宋代时期经济思想 178

第十三节 元代时期 178

一、“附会汉法”,实行“仁治” 178

二、元代的中央行政制度 179

三、元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180

四、达鲁花赤制 181

五、站赤(驿传)系统 181

六、元代的成文法 181

七、“农桑为急务”的政策 182

第十四节 明代时期 182

一、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举措 182

二、王守仁的政治思想 185

三、张居正的救时主张和一条鞭法的推行 185

四、李贽反传统、反权威的政治思想 186

五、李自成“均田免粮”的反封建纲领 187

第十五节 清代时期 188

一、清入关初期的政策和措施 188

二、清初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90

三、清初思想家的经济思想 193

四、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的加强 193

五、“改土归流”政策 196

六、法律监察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196

七、思想钳制与文字狱 197

八、中国近代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98

九、洋务派政治思想 200

十、洋务运动 201

十一、“革故鼎新”的变法维新思想 203

十二、戊戌变法 204

十三、维新派思想家 205

十四、清末“新政” 209

十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政治思想 210

十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 210

第三章 征战谋略 212

第一节 中国历代军事思想 212

一、先秦时期 213

二、秦汉时期 222

三、三国时期 222

四、两晋隋唐宋元时期 223

五、明清时期 227

第二节 中国古代军事史 233

一、先秦时期 233

二、秦汉时期 247

三、三国时期 255

四、两晋隋唐宋元时期 261

五、明清时期 274

第三节 中国历代军事制度 297

一、夏、商、周时期的军事制度 297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制度 298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制度 299

四、隋唐五代宋时期的军事制度 304

五、夏辽金元时期的军事制度 306

六、明清时期的军事制度 308

第四节 中国历代兵器 310

一、兵器的起源 310

二、冷兵器 310

三、中国古代火器 318

四、中国古代战车 322

五、中国古代战船 323

第五节 中国历代著名军事人物 323

一、姜望 323

二、孙武 324

三、吴起 324

四、孙膑 325

五、白起 325

六、乐毅 325

七、田单 326

八、李牧 326

九、项羽 326

十、韩信 326

十一、周亚夫 327

十二、李广 327

十三、霍去病 327

十四、曹操 328

十五、司马懿 328

十六、诸葛亮 328

十七、陆逊 329

十八、邓艾 329

十九、羊祜 329

二十、杜预 330

二十一、李靖 330

二十二、秦叔宝 331

二十三、尉迟恭 331

二十四、薛仁贵 331

二十五、郭子仪 332

二十六、李愬 332

二十七、狄青 333

二十八、岳飞 333

二十九、韩世忠 334

三十、刘基 334

三十一、徐达 334

三十二、于谦 335

三十三、戚继光 335

三十四、袁崇焕 336

三十五、郑成功 336

三十六、李秀成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