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印度 1
一、“印度模式”探究 3
为什么有“印度模式” 3
印度经济“四大特征”是伪命题 5
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特征的再认识 18
产生“印度模式”的深层次原因 19
借鉴意义 21
二、印度经济形势 22
印度已成为新兴经济体中的主要亮点之一 22
近期印度经济表现良好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23
未来印度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因素制约 27
印度经济增长前景 28
三、中印经贸关系 29
现状和趋势 29
巩固中印经贸关系的重要意义 31
影响未来中印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33
四、中印双边经贸合作的互补性 35
分析方法 35
计算结果及分析 37
趋势展望 51
五、印日经贸关系 51
印日经济概况 52
印日贸易绝对值总体增加,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52
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近年来有所增长,今后将会进一步增加 53
印日政治关系密切,日本是印度重要的外援捐助国 54
日本对印度投资主要障碍 54
日本及印度政府促进相互投资的主要措施 55
六、印度投资环境 56
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现状 56
印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57
阻碍外国投资的因素 58
七、印度与主要大国关系 61
印度与美国的关系 61
印度与日本的关系 67
印度与俄罗斯(苏联)的关系 71
印度与欧洲的关系 75
印度与主要大国的合作机制 83
八、中印跨境水资源 96
两国跨境水资源的分布与国内水资源的短缺 96
中印跨境水资源管理存有的争议和合作 98
两国对其他跨境水资源的管理 101
九、印度水务 105
印度水务行业投资机会 105
印度水务市场的供给方 108
印度水务市场的需求方 111
中印开展水务合作的障碍 112
印度水务行业改革为合作提供机会 117
十、印度铁路 119
印度铁路发展现状 119
印度铁路的公私合营模式 131
十一、印度金融体系 138
印度的金融机构 138
印度的金融市场 142
印度金融体系特点 151
第二章 印尼 153
一、区位+资源:坐拥两大优势 155
扼守亚欧航线航道 155
东南亚唯一的欧佩克国家 155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由外国公司开发利用 156
二、政治社会稳定,实行均衡外交以扩大地区影响力 156
政治民主化转型,力图成为“全球文明枢纽中心” 156
就业和经济协调发展 157
宗教、文化多元包容 158
坚持外交四原则,强调群岛国家和中等强国的“国家身份” 159
三、经济前景 160
东盟最大的经济体,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160
产业结构呈现“2-3-1”特点,尚处于工业化前中期 163
经济发展海陆并重,实行相对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 164
基础设施落后,腐败问题严重,营商环境不佳 167
四、重点领域 169
交通资源配置失衡,交通基础设施落后 169
农业资源丰富,盛产经济作物 172
电力供应不足 192
五、双边关系稳定,合作潜力巨大 196
制定“面向亚洲、面向中国”的政策 196
中国是印尼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197
我对印尼投资额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名列前茅 198
相对要素禀赋高度互补 198
金融合作深化,印尼成为中国在东盟地区提供优惠贷款最多的国家 200
人文科技交流频繁 201
“全球海洋支点”愿景计划与“一带一路”战略高度契合 201
在海事、气候变化等全球和地区重大治理问题上共同利益诉求大于分歧 202
六、合作面临的问题 204
拓展外部空间的综合实力、政府和企业能力相对不足 204
印尼商业法律环境较差,对项目的合规性失察 205
面临来自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干扰和竞争 205
合作模式有待完善 206
第三章 柬埔寨 209
一、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 211
能源资源种类齐全,但潜力尚未充分释放 211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制约经济发展 211
二、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 213
“四角战略”和“ 2025工业发展计划” 213
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但仍属最不发达国家 214
失业率维持在低位,通货膨胀率处于可控范围 216
财政“寅吃卯粮”情况总体改善,外汇储备呈阶梯式增长 216
实行对外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 217
三、政局走势稳定,国际地位上升 218
政局基本稳定,“洪森式”强人政治受到挑战 218
国际关系改善,政治经济诉求日益凸显 218
重视多边合作机制 219
四、民族、宗教和民生 220
小乘佛教为国教,宗教意识根深蒂固 220
卫生状况显著改善,教育水平分化明显 220
收入分配格局有所改善,贫困水平显著降低 221
城镇化水平停滞不前,产业集聚有待加强 221
五、依赖国际援助,外债规模上升 222
外援的来源结构和行业结构发生变化 222
官方发展援助规模总体增长 224
外债余额增加 224
六、重点领域 227
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多种方式筹措建设资金 227
水稻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国家,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228
矿产资源相对缺乏,石油或有开采潜力 238
旅游资源丰富,政府开发力度大 241
水力发电潜力大,电网建设水平有限 243
七、中柬经贸合作扩大,产业互补性强 249
双边贸易总量稳步增长,顺差规模保持增势,结构呈现新变化 249
产业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可开展垂直专业化分工 250
我国对柬投资规模增长迅速,资金向产业链纵深流动 252
我国对柬援助额逐年提高 253
八、中柬主要领域合作 253
矿业领域合作具有潜力,但先发优势不明显 255
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空间较大 256
“开放天空”行动带动旅游合作发展 258
移动通信为首的科技领域合作取得成效 258
教育领域合作逐步深入 259
第4章 老挝 261
一、资源禀赋 263
矿产、水电、森林和土地资源丰富 263
劳动力不足,尤其缺乏技术人才 263
二、经济发展和内政外交 264
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但仍属最不发达国家 264
经济结构单一,易受外部环境冲击 265
财政收支失衡 266
产业重点布局在产业集聚区和经济特区 266
目前城镇化水平较低,但城镇化速度较快 267
积极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267
政局稳定,奉行“广交友、不树敌”的外交政策 269
老挝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特征 269
三、重点领域 270
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资金不足 270
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业发展水平较低 273
电力供应以水电为主,电力市场以外需为主 279
宽带渗透率较低,通信基础设施需更新升级 284
四、中老经贸合作 285
双边贸易快速上升,但存在不平衡问题 285
我国已成为老挝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援助国 285
滇老合作成为合作亮点 286
中老农业合作逐渐深入 287
第五章 斯里兰卡 291
一、大选后转向大国平衡外交 293
总统制民主国家,与印度关系密切 293
新政府采取多元化外交战略,平衡与中印之间的关系 293
重视南亚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多边合作机制 294
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 294
种植园经济为主,农业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 296
工业基础薄弱,几乎无重工业 296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重视发展物流、金融和信息技术服务 296
贸易逆差扩大,出口由农产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品为主 297
与区域内所有国家保持良好贸易联系 299
吸引外资潜力大,外资主要流入基建领域 300
财政赤字不断扩大,依赖外国援助 304
三、民族矛盾和社会福利 304
民众文化水平较高,卫生事业发达 304
多民族、多宗教信仰国家,民族矛盾有所缓解 305
四、重点领域 306
交通基础设施良好,海港区位优势明显 306
农业占出口较大比重,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308
以燃油电和水电为主,电力结构需要优化 312
五、中斯关系降温 316
对华关系受政权更迭影响,政策上有所摇摆 316
我国对斯里兰卡投资快速增长,贸易额不断上升 316
我国长期向斯里兰卡提供援助 321
第六章 缅甸 325
一、区位和资源 327
地处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交界,区位优势明显 327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开发潜力大 327
二、经贸发展和基础设施 328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前景普遍看好 328
经济以农业为主导,技术制约农业发展 329
基础设施落后,水电、通信发展潜力巨大 330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民主转型后贸易对象扩大 332
三、民主转型、民族矛盾和外交战略 333
和平民主转型取得进展,但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333
典型小乘佛教国家,长期受民地武问题困扰 334
外交关系多元化,向大国平衡外交转变 334
四、发达国家重启对缅援助 335
缅甸接受外援总体情况 335
发达国家在缅甸2010年大选后重启对缅援助,援助内容各有侧重 336
国际组织加强对缅援助 339
五、中缅关系不确定因素增多 341
中缅关系进入新阶段 341
双边经贸联系紧密,我国是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 342
我国对缅援助领域广泛,援助逐渐去政治化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