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问题的缘起:总体在实践中遭遇的困境 1
二、本书的研究视角 3
三、本书的基本思路与篇章结构 8
第一编 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观 13
第一章 古代哲学的总体观 15
第一节 柏拉图规范性的“理念”总体观 15
一、古希腊的启蒙时代 16
二、作为规范性总体的“理念” 19
三、规范性“理念”总体的实践问题 22
第二节 基督教哲学的总体观 26
一、基督教哲学总体观的理论渊源 27
二、作为认识论总体性原则的上帝 29
三、作为伦理学总体性原则的上帝 33
四、作为历史总体性目的的上帝 35
小结 39
第二章 近代哲学的总体观 41
第一节 康德的范导性总体观 41
一、作为总体论者的康德 42
二、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 45
三、范导性原理的提出 48
四、范导性原理的运用 51
第二节 黑格尔的作为精神展现的历史总体 58
一、黑格尔历史总体观的时代背景 59
二、对实证的基督教的批判 61
三、对社会分裂的新理解:走向总体性社会的必要环节 64
四、作为绝对精神展现的世界历史 69
小结 75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 77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总体观 79
第一节 马克思的实践总体观 79
一、哲学的使命:理论与现实的和解 80
二、实践的首要地位 84
第二节 马克思的历史总体观 88
一、历史之谜的解决及其困境 88
二、作为历史目的的历史总体 93
三、作为生产总体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97
第三节 恩格斯的物质总体观 103
一、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批判 104
二、物质范畴的核心地位 107
三、作为最普遍规律科学的辩证法 110
四、作为科学的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14
小结 116
第四章 卢卡奇的总体观 118
第一节 关于文化的总体观 118
一、人文主义总体观的影响 119
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危机:史诗总体的堕落 122
三、对文化总体的渴望 127
第二节 作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原则的总体范畴 132
一、辩证的总体观:马克思主义中的黑格尔幽灵 132
二、物化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136
三、阶级意识 139
四、总体与物化的消除 143
小结 147
第五章 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总体观 150
第一节 霍克海默批判的总体观 150
一、批判视角的开启 150
二、精神分析方法与社会批判方法的结合 153
三、启蒙的辩证法 160
第二节 阿多尔诺否定的总体观 165
一、对同一性总体的批判 165
二、哲学与现实 170
三、否定的总体 176
第三节 马尔库塞:从记忆到总体 180
一、从理性总体到记忆的总体化 181
二、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启示:物化就是遗忘 184
三、精神分析的回忆作用 188
第四节 萨特:从总体到总体化的总体观 192
一、作为幻觉的总体 192
二、从总体到总体化 196
三、历史的总体化 200
四、个人的总体化 204
小结 208
第三编 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 211
第六章 总体的崩溃与重建 213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总体观 214
一、利奥塔:向总体性开战 214
二、福柯:权力—知识的历史形态 217
三、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 220
四、詹姆逊:差异的总体性 224
第二节 哈贝马斯:重建一种交往理性的总体 228
一、黑格尔主义总体图式的影响 228
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33
三、交往理性对总体的重建 238
小结 243
第七章 一条关于实践总体观的新思路 246
第一节 一个关于实践总体观的新平台 246
第二节 作为范导性理念的总体观念 252
一、作为范导性理念的总体之人 252
二、作为范导性理念的理想性总体社会 261
第三节 作为建构性理想的实践总体 267
小结 273
结语:走在探讨总体问题的途中 275
参考文献 279
《总体与实践》后记&刘习根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