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县志 1986-2007》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黔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2386174
  • 页数:9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记述了黔西县1986年至2007年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记述了黔西的多民族特色及其支柱经济产业——烟草业的发展。

概述 1

大事记 17

第一篇 自然环境 93

第一章 地质 93

第一节 地层 93

第二节 地质构造 96

第三节 地质发展史 99

第四节 地质灾害 100

第二章 地貌 101

第一节 特征 102

第二节 类型 102

第三节 山脉 103

第四节 喀斯特与石漠化 105

第五节 区域差异 107

第三章 矿产 108

第一节 煤炭资源 108

第二节 煤层气 110

第三节 其他非金属矿产 112

第四节 金属矿产 113

第五节 资源规划分区 114

第四章 气候 114

第一节 特征 114

第二节 光、热、水及其他 116

第三节 气候类型区 119

第四节 灾害性天气 120

第五章 河流、湖泊及水资源 121

第一节 河流 121

第二节 湖泊 123

第三节 水资源 124

第六章 土地和土壤资源 126

第一节 土地 126

第二节 土壤 128

第七章 植物 动物 132

第一节 植物、植被、森林分类区划 132

第二节 动物 134

第八章 环境状况 135

第一节 地质环境与灾害防治 135

第二节 空气环境 136

第三节 水声环境和固体废物 136

第四节 矿山及生态环境 137

第五节 水土流失 138

第二篇 行政区划 139

第一章 乡镇村区划 139

第一节 建镇并乡撤区 139

第二节 街道和行政村划置 142

第二章 各乡镇概况 144

第三章 行政村简介 176

附:建置和区划补正 200

一、建置沿革补正 200

二、清代区划补遗 202

第三篇 人口计生 民族宗教 205

第一章 人口数量和变动 205

第一节 人口数量 205

第二节 人口变动 208

第三节 人口结构 210

附:百岁以上老人简介 219

第二章 人口控制 220

第一节 计划生育指导服务 220

第二节 制定规章办法 222

第三节 计划生育宣传 223

第四节 计生协会和村(居)民自治 224

第五节 贯彻“三为主”、“三结合” 225

第六节 创计生优质服务县 226

第七节 奖励扶助 228

第八节 责任追究和惩处 228

第九节 节育成效 229

第三章 民族 231

第一节 民族工作 231

第二节 民族经济 233

第三节 民族文化 236

第四节 民族教育和卫生 240

第五节 民族传统节日 242

附:前志民族篇补正 245

第四章 宗教活动与管理 245

第一节 宗教活动 245

第二节 宗教管理 246

第三节 宗教活动场所 247

第四篇 工业 248

第一章 水电站建设 248

第一节 东风电站 248

第二节 洪家渡电站 249

第三节 索风(素丰)营电站 251

附:县内小水电建设 252

第二章 火电厂建设 253

第一节 争取项目 253

第二节 工程概况 254

第三节 专用水库建设 255

第三章 征地和移民安置 256

第一节 东风电站水库移民 256

第二节 洪家渡电站水库移民 257

第三节 索风营电站水库移民 258

第四节 火电厂及其水库征地补偿 259

第四章 供电 260

第一节 电力管理 260

第二节 供电设施及管理 260

第三节 供电变化 261

第五章 煤炭开发 263

第一节 煤炭资源探查 263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 264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 266

第四节 部分煤矿简介 267

第六章 其他工业和工业管理 269

第一节 地方国有工业企业 269

第二节 部门工业企业 271

第三节 合作工业 272

第四节 个体工业 273

第五节 工业管理 274

第五篇 交通运输 邮政电信 276

第一章 公路建设 276

第一节 过境和县际公路建设 276

第二节 县乡和矿山公路建设 278

第三节 通村和扶贫公路修建 280

第四节 桥梁 289

第五节 公路管理和养护 294

第二章 运输 295

第一节 汽车客货运输 295

第二节 拖拉机、农用车运输 297

第三节 人力、畜力和公交运输 298

第四节 水上运输 299

第五节 运输管理监督 300

第三章 邮政 302

第一节 机构设施 302

第二节 邮政业务 303

第三节 储蓄和报刊发行 303

第四节 经济效益 304

第四章 电信 305

第一节 电信业务 305

第二节 移动通信公司 307

第三节 联通公司 308

第六篇 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310

第一章 县城镇规划及实施 310

第一节 规划与规划管理 310

第二节 规划实施简况 312

第二章 县城建设和管理 313

第一节 新城区建设 313

第二节 老城区改造 320

第三节 基础和公交设施 323

第四节 城区绿化和环境保护 325

第五节 城市管理 326

第三章 集镇规划与实施 328

第一节 集镇建设进展 328

第二节 部分集镇建设简况 330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331

第一节 建设用地管理 331

第二节 城市住房管理和改革 332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交易和管理 333

第五章 建筑 334

第一节 建筑设计与管理 334

第二节 建筑施工企业 336

第三节 城乡建设拉动相关行业 339

第六章 环境保护 340

第一节 环保职责 340

第二节 环境管理 342

第三节 环境执法 344

第四节 监管宣传和创优 345

第七篇 农林牧水及国土管理 346

第一章 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 346

第一节 开发扶贫和农民减负 346

第二节 生态建设 350

第三节 助贫建房和茅屋改造 351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 352

第二章 农业 355

第一节 科技兴农 355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 360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 361

第四节 粮油生产 363

第三章 林业 366

第一节 “长防”工程 366

第二节 退耕还林 367

第三节 造林护林 367

第四节 林业管理和执法 368

第四章 畜牧业 371

第一节 畜禽品种引进和改良 371

第二节 饲草种植和饲料加工 372

第三节 畜禽生产和水产养殖 373

第四节 畜禽疫病防治 375

第五节 畜禽检疫检验 376

第五章 水利 377

第一节 原水利设施改造 377

第二节 新建水利和饮水设施 379

第三节 水利设施管理 384

第四节 防汛抗旱和水土保持 386

第六章 农业机械 387

第一节 农业机械推广 387

第二节 农机监理和农机企业 390

第七章 国土资源 391

第一节 土地资源和开发 391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 392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 392

第八篇 烟草和乡镇企业 396

第一章 烟叶生产 396

第一节 生产 396

第二节 组织、服务和扶持 397

第三节 区域化种植和基地建设 402

第二章 栽培技术 404

第一节 良种良法育苗 404

第二节 移栽和大田管理 406

第三节 采烤与分级扎把 407

第三章 烟叶购销加工 408

第一节 烟叶收购 408

第二节 烟叶复烤调拨和销售 412

第三节 卷烟经营 414

第四节 经济效益 415

第四章 乡镇企业 416

第一节 1986年大办乡镇企业 416

第二节 调整中稳步发展 417

第三节 产品、产值和纳税 418

第五章 乡镇企业管理 420

第一节 行政管理 420

第二节 生产安全管理 420

第三节 名优产品及企业选介 421

第九篇 经济管理和商贸 423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 423

第一节 生产总值 423

第二节 工农业产值 424

第三节 居民收入 425

第二章 计划与统计 426

第一节 经济计划 426

第二节 农业、工业和基本建设计划 427

第三节 统计 428

第三章 审计 428

第四章 物价、质监管理 433

第一节 物价管理 433

第二节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438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441

第一节 维护消费者权益 441

第二节 城乡市场管理 441

第三节 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 446

第四节 经济合同和商标广告管理 450

第六章 商贸 453

第一节 国有商业公司 453

第二节 私营商业与商业管理 455

第七章 国有粮食商业 456

第一节 购销网点 456

第二节 粮油收购 458

第三节 粮油供应 459

第四节 粮油保管 460

第五节 粮油经营、财政拨补、挂帐 461

第八章 供销合作商业 462

第一节 县联社 462

第二节 直属企业 463

第三节 基层社 465

第十篇 财税 金融 467

第一章 财政收支管理 467

第一节 财政体制 467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70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73

第四节 管理监督 477

第二章 国税征管 478

第一节 经征税种和税法宣传 478

第二节 征收管理 480

第三节 自身建设 481

第三章 地方税征管 483

第一节 经征税种和宣传 483

第二节 征收管理 483

第三节 自身建设 485

附:解放前的财政税收补遗 486

第四章 县人行业务状况 489

第一节 执行货币政策 489

第二节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490

第三节 资金清算汇划 491

第五章 县农行营运 494

第一节 管理和服务网点 494

第二节 存款和储蓄 494

第三节 发放各项贷款 495

第四节 收贷和查处假币 496

第五节 强化管理 497

第六章 县建行营运 498

第一节 服务网点和存款 498

第二节 拨贷款和效益 499

附:被骗贷巨款始末 500

第七章 信用社营运 502

第一节 基层社、联社及管理体制 502

第二节 存贷业务 503

第三节 支持农业发展 506

第八章 保险业营运 506

第一节 财产保险 506

第二节 人寿保险 508

第十一篇 政党、政协和群团 510

第一章 县党代会和委员会 510

第一节 党员结构和党支部 510

第二节 中共黔西县委员会 511

第二章 思想、政治建设 514

第一节 解放思想大讨论 514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 5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19

第四节 统一战线工作 522

第五节 党校培训 524

第三章 纪检 监察 527

第一节 县、乡镇纪检委员会 527

第二节 违纪违法查处 527

第三节 执法监察和纠歪风 528

第四章 中共区、乡镇、村组织 529

第一节 区、乡镇党委会 529

第二节 村、街道党支部 531

补遗:1986年前区、社、队党组织简况 531

附:县委工作报告 532

第五章 政协黔西县委员会 536

第一节 委员会、常委会 536

第二节 提案工作 538

第三节 智力支边工作 539

第四节 参政议政 540

第六章 群团组织 541

第一节 县总工会 541

第二节 共青团黔西县委员会 543

第三节 妇女组织 545

第四节 县工商联合会 546

第十二篇 人代会和人民政府 549

第一章 人民代表选举 549

第一节 改革选举方法 549

第二节 县人代会选举 550

第三节 乡镇代表选举和代表会 551

第二章 县人大常委会 571

第一节 人大常委会工作职能 571

第二节 人大常委会议主要内容 572

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575

第三章 县人民政府 584

第一节 县政府工作职能 584

第二节 工作部门和代管单位 584

第三节 各项制度 585

附: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589

第四章 区公所、乡镇政府 602

第一节 区公所 602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 602

补遗:黔西知府、知州名表 603

第十三篇 军事 政法 607

第一章 县武装部及武警中队 607

第一节 设施、训练和国防教育 607

第二节 征兵 608

第三节 军民共建和抢险救灾 609

第四节 武警中队 609

第二章 公安 610

第一节 消防 610

第二节 队、所、台设置 611

第三节 户口、治安、交通等管理 612

第四节 预防和打击犯罪 615

第五节 缉毒和戒毒 619

第三章 检察 621

第一节 侦查监督 622

第二节 审查起诉 623

第三节 预防职务犯罪和反贪检察 625

第四节 渎职、控申、民事行政检察 627

第五节 检察技术和监所检察 629

第四章 审判 630

第一节 设施、队伍和审判改革 630

第二节 刑事审判 631

第三节 民事和经济审判 633

第四节 行政审判和执行 635

第五章 司法行政 637

第一节 普法教育 637

第二节 公证和律师服务 641

第三节 调解 643

第十四篇 民政 人事 劳动 社保 645

第一章 民政 645

第一节 群众自治组织建设 645

第二节 地名管理 649

第三节 灾害救济 653

第四节 社会救济 658

第五节 社会福利 664

第六节 抚恤、优待 667

第七节 社会行政管理 671

第二章 人事 673

第一节 机构编制 673

第二节 干部结构 681

第三节 干部补充和管理 686

第四节 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688

第五节 工资改革和调整 692

第六节 津贴和补贴 695

第七节 福利 700

第八节 退休和离休 701

第三章 劳动 702

第一节 劳动就业 702

第二节 劳动管理 703

第三节 企业工资管理 704

第四节 劳动保护 705

第五节 职工待遇 707

第四章 社会保障 708

第一节 基本养老保险 708

第二节 失业和基本医疗保险 709

第十五篇 教育 科技 711

第一章 教育改革 711

第一节 社会力量办学 711

第二节 校长聘任与培训 712

第三节 教师聘任 714

第四节 课程改革 715

第二章 九年制义务教育 716

第一节 “两基”攻坚 716

第二节 “普九”和“普实”教育 722

第三节 “两基”复查验收 724

第三章 幼儿和初等教育 726

第一节 幼儿教育 726

第二节 初等教育 728

第三节 青壮年扫盲 730

第四章 中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731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 731

第二节 师范教育 737

第三节 职业教育 740

第四节 教师培训 742

第五章 教育设施、科研和督导 744

第一节 教育措施 744

第二节 教育科研 746

第三节 教育督导 747

第六章 教育经费 748

第一节 县拨款和上级补助 748

第二节 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749

附:黔西教育补遗 752

第七章 科学技术 755

第一节 组织和队伍 755

第二节 科技培训及活动 756

第三节 科研成果和运用 757

第四节 气象工作 759

第十六篇 文化 新闻 旅游 760

第一章 文化、文物 760

第一节 群众文化 760

第二节 文学艺术 762

附:红楼梦百合诗 769

第三节 文物管理 779

第二章 广播、影视 783

第一节 电影和广播 783

第二节 电视 785

第三章 图书、报刊 788

第一节 图书发行和借阅 788

第二节 黔西报刊 790

第四章 文化市场管理 794

第五章 旅游 796

第一节 景区景点 796

第二节 旅游服务 803

第三节 景区规划 806

第四节 景区建设 807

第十七篇 史志 档案 809

第一章 党史研究 809

第一节 党史工作 809

第二节 党史专著出版 810

第三节 党史理论研究 811

第二章 地方志编修 814

第一节 修志成果 814

第二节 方志理论探讨 817

第三节 地方历史发掘 820

第三章 文史资料 837

第一节 文史资料收集 837

第二节 专著、论文 838

第四章 档案管理 839

第一节 宣传贯彻《档案法》 839

第二节 规范化建设 840

第三节 清理运用 841

第四节 专题资料与论文 843

第十八篇 卫生医药和体育 847

第一章 医疗研究改革和项目实施 847

第一节 医疗单位 847

第二节 疾病诊治 849

第三节 医术研究和教学 850

第四节 项目实施 856

第五节 医疗制度改革 864

第六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865

第二章 卫生和防疫 868

第一节 卫生活动 868

第二节 防疫检疫 872

第三节 妇幼保健 875

第三章 药物 877

第一节 药品生产和经营 877

第二节 药品管理 877

第四章 体育培训和参赛 879

第一节 少体校和获奖 879

第二节 组织竞赛和参赛 880

第五章 群众体育 883

第一节 体育团体及活动 883

第二节 少数民族、职工和农民体育 886

第三节 学校体育 887

人物传·录表 889

附录 951

续修《黔西县志》始末 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