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足部疗法概说 1
二、足部疗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 2
(一)中国古代的足部疗法 2
(二)足部疗法在国外的流传 3
(三)足部疗法的近代发展 3
三、足部疗法的展望 6
(一)在某些大城市会出现一批临床和科研基地 6
(二)足部疗法体系基本形成 6
(三)足部疗法的诊断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7
(四)足部疗法对某些疑难病可能有突破性的疗效 7
四、足部疗法保健治病的机理 8
(一)中医足部保健治疗机理 8
(二)现代医学足部保健治疗机理 9
1.生物全息理论 9
2.血液循环作用 10
3.内源药物的相关原理 11
4.免疫调节作用 11
5.信息调整说 12
6.电生理效应学说 12
7.清除超氧自由基 13
8.量子物理学说 14
9.足部按摩的基本神经生物学理论 15
10.心理作用 18
五、足部反射区常用按摩方法 20
(一)常用按摩手法 20
1.单食指扣拳法 20
2.单食指钩掌法 21
3.拇指推掌法 22
4.双拇指扣掌法 22
5.拇食指扣拳法 23
6.双拇指分推法 23
7.双指钳法 24
8.捏指法 25
9.扣指法 25
10.双指扣拳法 26
11.握足扣指法 26
12.推掌加压法 27
13.双掌握推法 27
14.双手捋法 28
15.双手理法 29
16.拔伸摇踝法 29
17.合掌搓法 30
(二)手法的应用 31
1.按摩的位置 31
2.按摩的方向 31
3.按摩的顺序 31
4.按摩的时间 32
5.按摩的力度 32
6.按摩的双向调节 32
六、足部反射区对疾病的诊断 33
(一)望诊 33
1.足部色诊 33
2.足部形诊 34
(二)触诊 35
1.有痛诊断 35
2.无痛诊断 36
七、足部各反射区的位置、手法和适应证 38
(一)足底部 38
1.肾上腺 38
2.腹腔神经丛(太阳神经丛) 39
3.肾 39
4.输尿管 40
5.膀胱 41
6.尿道 41
7.额窦 42
8.三叉神经 43
9.小脑、脑干 43
10.颈项 44
11.鼻 45
12.大脑 46
13.脑垂体 46
14.甲状旁腺 47
15.甲状腺 48
16.其他额窦 49
17.眼 49
18.耳 50
19.斜方肌 51
20.肺及支气管 52
21.心 53
22.胃 54
23.胰 54
24.十二指肠 55
25.脾 56
26.肝 56
27.胆囊 57
28.小肠 58
29.横结肠 58
30.降结肠 59
31.乙状结肠和直肠 59
32.肛门 60
33.升结肠 61
34.盲肠和阑尾 61
35.回盲瓣 61
36.生殖腺(睾丸或卵巢) 62
(二)足内侧 63
1.颈椎 63
2.胸椎 64
3.腰椎 64
4.骶骨 65
5.内尾骨 65
6.前列腺或子宫 65
7.内肋骨 66
8.腹股沟(鼠溪部) 67
9.下身淋巴腺 67
10.髋关节 68
11.直肠、肛门 69
12.内侧坐骨神经 69
(三)足外侧 70
1.肩关节 70
2.肘关节 70
3.膝关节 71
4.外尾骨 71
5.生殖腺(卵巢、睾丸) 71
6.肩胛骨 72
7.外肋骨 72
8.上身淋巴腺 73
9.髋关节 74
10.下腹部 74
11.外侧坐骨神经 75
(四)足背部 76
1.解溪 76
2.上、下身淋巴腺 76
3.横膈膜 76
4.胸部淋巴腺 77
5.气管 78
6.喉 79
7.内耳迷路 79
8.胸部及乳房 79
9.扁桃腺 80
10.下颌 80
11.上颌 81
(五)左右足反射区分布的特点 82
八、足部常用腧穴 84
(一)取穴方法 84
1.骨度分寸法 84
2.体表标志法 84
3.手指同身寸法 85
4.简易取穴法 85
(二)足部常用腧穴的取法、主治及刺灸法 85
1.足阳明胃经常用穴 85
梁丘 85
足三里 85
上巨虚 86
条口 86
下 86
巨虚 86
丰隆 86
解溪 86
冲阳 87
陷谷 87
内庭 87
厉兑 87
2.足太阴脾经常用穴 88
隐白 88
大都 88
太白 88
公孙 88
商丘 89
三阴交 89
漏谷 89
地机 89
阴陵泉 90
血海 90
3.足太阳膀胱经常用穴 90
委阳 90
委中 90
合阳 90
承筋 91
承山 91
飞扬 91
昆仑 91
仆参 91
申脉 92
金门 92
京骨 92
束骨 92
足通谷 92
至阴 93
4.足少阴肾经常用穴 93
涌泉 93
然谷 93
太溪 94
大钟 94
水泉 94
照海 94
复溜 95
交信 95
阴谷 95
5.足少阳胆经常用穴 96
阳陵泉 96
阳交 96
外丘 96
光明 96
阳辅 97
悬钟 97
丘墟 97
足临泣 97
地五会 97
侠溪 98
足窍阴 98
6.足厥阴肝经常用穴 98
大敦 98
行间 98
太冲 99
中封 99
蠡沟 99
中都 99
曲泉 99
7.足部经外奇穴和特效穴 100
气端 100
八风 100
定痫 100
足通理 101
节纹 101
里内庭 101
独阴 101
足心 101
安眠 102
足小趾尖 102
外踝尖 102
女膝 102
内踝尖 103
阑尾 103
胆囊 103
腰腿痛点 103
止泻 103
定喘 104
九、足部疗法保健治疗原则 105
(一)保健 105
1.自我保健的意义 105
2.足部反射区自我按摩的优越性 106
3.足部疗法的自我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107
(二)治疗法则 110
1.依据中医脏腑、经络理论配区、配穴法 110
2.系统配区法 111
3.生理解剖配区法 112
4.相关反射区配区法 112
5.辨病配区配穴法 113
十、常见疾病的治疗 114
(一)内科疾病 114
1.呼吸系统疾病 114
上呼吸道感染 114
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 115
支气管哮喘 116
肺炎 117
阻塞性肺气肿 118
肺源性心脏病 119
2.循环系统疾病 12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120
附:心绞痛 121
原发性高血压 122
心肌炎 123
风湿性心脏病 123
窦性心动过速 124
血栓性静脉炎 125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126
3.消化系统疾病 127
胃炎 127
附1:呕吐 128
附2:胃酸过多 128
附3:口臭 128
消化性溃疡 129
慢性腹泻 130
便秘 131
胃下垂 131
慢性肝炎 132
肝硬化 133
胰腺炎 134
胃肠道功能紊乱 136
4.泌尿系统疾病 136
慢性肾小球肾炎 136
尿路感染 137
尿失禁 138
尿潴留 139
水肿 139
5.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140
贫血 140
6.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 141
单纯性甲状腺肿 141
甲状腺功能亢进 142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143
糖尿病 14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45
高脂血症 145
肥胖症 146
痛风 147
7.风湿性疾病 148
类风湿关节炎 148
系统性红斑狼疮 149
骨性关节炎 150
(二)外科骨科疾病 151
阑尾炎 151
胆囊炎、胆石症 152
泌尿系结石 153
痔疮 154
急性乳腺炎 155
直肠脱垂 156
肩关节周围炎 156
急性腰扭伤 157
颈椎病 158
附:颈肌劳损 159
肱骨外上髁炎 160
腰椎间盘脱出症 160
踝部软组织扭伤 161
肋间神经痛 162
术后腹胀 162
(三)神经、精神疾病 163
神经性头痛 163
神经官能症 164
三叉神经痛 16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66
面肌痉挛 167
梅尼埃综合征 167
坐骨神经痛 168
脑血管意外 169
帕金森病 170
癫痫 171
癔病 173
(四)妇科疾病 174
月经不调 174
痛经 174
闭经 175
盆腔炎 177
宫颈炎 178
子宫内膜异位症 178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179
围绝经期综合征 180
子官肌瘤 180
子官脱垂 181
妊娠剧吐 182
产后缺乳 182
滞产 183
胎位不正 183
(五)儿科疾病 184
要儿腹泻 184
营养不良 185
流行性腮腺炎 186
小儿遗尿症 186
(六)男科疾病 187
遗精 187
阳痿 188
早泄 188
前列腺炎 189
前列腺肥大 189
睾丸炎、附睾炎 190
隐睾 191
(七)五官科疾病 191
牙痛 191
复发性口疮 192
慢性咽喉炎 193
声带麻痹 194
扁桃体炎 194
耳鸣、耳聋 195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96
慢性鼻炎 197
过敏性鼻炎 198
鼻窦炎 199
鼻出血 199
近视眼 201
老视眼 201
共同性斜视 202
青光眼 202
老年性白内障 203
中心性视网膜炎 204
糖尿病性眼病 205
眼疲劳症 205
(八)皮肤科疾病 206
痤疮 206
荨麻疹 207
神经性皮炎 208
湿疹 208
银屑病 209
丹毒 210
带状疱疹 211
斑秃 212
脂溢性脱发 212
(九)肿瘤 213
乳腺癌 213
肺癌 214
原发性肝癌 214
胃癌 215
(十)其他 216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216
膈肌痉挛 216
晕车、晕船 217
中署 217
慢性疲劳综合征 218
(十一)足反射区常用处方 219
主要参考文献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