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列女传颂图》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先彬著
  • 出 版 社:南京:凤凰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50618329
  • 页数:3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三书——《说苑》、《新序》均有专题论著,唯《列女传颂图》尚阙如,本书即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列女传》是中国第一部女性传记、妇女通史,具有重要的思想和学术价值,本书集《列女传》古今研究之大成,是迄今《列女传》研究最全面、资料收集最为详尽的专著。

绪章 《列女传》研究史回顾 1

第一章 刘向的生平、著述及思想 13

第一节 刘向的家世及生平 13

一、刘向的家世 13

二、刘向的生平 14

第二节 刘向的著述 17

一、刘向的家学渊源 17

二、刘向的主要著述 18

第三节 刘向的思想 22

一、对儒家思想的传承 22

二、对诸子思想的融合 25

第二章 《列女传》的编撰、版本及流传 28

第一节 《列女传》的编撰背景及目的 28

一、《列女传》编撰的历史背景 28

二、《列女传》编撰的现实背景 29

三、《列女传》编撰目的 30

第二节 《列女传》材料的来源及编撰的方式 31

一、《列女传》材料的来源 31

二、《列女传》编撰的方式 32

第三节 《列女传》的体裁特征 34

一、关于《列女传》的体裁之争 34

二、杂传的特点及汉人的小说观念 36

三、《列女传》体裁的界定 38

第四节 《列女传》的版本及流传 40

一、关于《列女传》作者之争 40

二、《列女传》的版本及流传 41

第三章 《列女传》所蕴含的政治思想 44

第一节 西汉政治思想特征及社会状况对刘向的影响 44

一、西汉政治思想发展概况及儒学的政治化 44

二、西汉中后期的社会状况对刘向政治思想的影响 51

第二节 君道有为、君臣互本 60

一、由“无为”到“有为” 61

二、君臣相互为本 64

第三节 《列女传》中的民本思想 67

一、民众是国家的根本 67

二、关注民生、宽惠爱民 68

三、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69

第四节 举贤任能的人才思想 71

一、国多贤臣,国之福也 72

二、贤而且能、仁而有智的任人标准 74

三、唯才是举的选拔方式 78

第五节 霸王道杂之的政治思想 80

一、“德主刑辅”的政治理想 80

二、霸王道杂之政治观的认同 85

第六节 崇俭抑奢,厚德薄葬 87

一、“贵德不贵奢”的节用思想 87

二、“德厚葬薄,知深葬微”的丧葬观 91

第七节 反对女主专权、外戚擅政 95

一、牝鸡无晨、哲妇倾城的治政思想 95

二、女祸乱政的根源 96

第四章 《列女传》的伦理思想 100

第一节 西汉伦理道德建设及刘向伦理思想理论基础 100

一、西汉时期的伦理道德建设 100

二、刘向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104

第二节 《列女传》中的伦理精神及道德原则 105

一、天行有常、吉凶由人的天人观 105

二、为政以德、德刑相济的德刑观 117

三、仁为政本、礼为治本的仁礼观 123

四、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 131

五、崇公抑私、去私立公的公私观 138

第三节 《列女传》中的主要道德规范 145

一、忠孝节义 145

二、敬顺慈惠 152

三、聪明达智 156

第四节 刘向对女性品德的理想追求 160

一、妇女地位的演变及性别角色的确立 160

二、中国古代对妇德的要求 161

三、汉初礼教与对妇女的要求 164

四、刘向对女性品德的理想追求 165

第五章 《列女传》中的女性群像 168

第一节 母亲 169

一、行为仪表、仁明有德的国母形象 170

二、通达知礼、善于教化的慈母形象 171

三、豫识难易、归义从安的智母形象 173

四、义继诚信、公正知礼的继母形象 174

五、守节执事、不为利违的义母形象 175

第二节 妻子 176

一、仁智贤明、咸晓事理的妻子形象 177

二、勤正洁行、贞顺可信的妻子形象 179

三、好善慕节、终不背义的妻子形象 180

第三节 女儿 182

一、修道正进、礼备而行的贞女形象 182

二、文辞可从、脱父之厄的孝女形象 183

三、聪慧仁达、为国分忧的智女形象 184

第四节 恶女 186

一、破家亡国、心如蛇蝎的恶母形象 186

二、淫邪乱政、美而无德的恶妻形象 187

第六章 《列女传》的文学特色 189

第一节 《列女传》的艺术构思及取材特色 189

一、“七实三虚”的艺术构思方式 189

二、围绕主题选材富有典型性和趣味性 193

第二节 《列女传》的文学表现手法 196

一、通过肖像、心理、语言、行动描写刻画人物 196

二、写人、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200

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202

四、注重细节描写 205

第三节 对文学的影响 206

一、对文学主题的影响 206

二、对文学题材的影响 208

三、对小说的体制结构及写作方法的影响 210

第七章 《列女传》的史学价值 214

第一节 《列女传》的史料价值 214

一、《列女传》史料的丰富性 214

二、《列女传》史料的真实性 215

三、《列女传》史料的不足与缺陷 219

第二节 《列女传》传记体例的继承与创新及对后世的影响 220

一、传记体例的继承与创新 220

二、对单行体传记的影响 223

三、对妇女传记的影响 225

第八章 《列女颂》的性质特征及作者考辨 227

第一节 《列女颂》的性质特征 227

一、“颂”之渊源及“颂德”功能对《列女颂》的影响 228

二、“颂”之变体及“评论”功能对《列女颂》的影响 232

三、《列女颂》的体例及语言特征 235

第二节 对《列女颂》作者的考辨 238

一、关于《列女颂》的作者之争 238

二、《列女颂》作者考辨 242

第三节 《列女颂》与《列女图》的关系 255

一、图上有颂始自刘向 255

二、《列女颂》与《列女图》相伴而生 257

第九章 《列女图》的教化功能及对后世的影响 260

第一节 图画的教化功能及刘向《列女图》创作 260

一、图画的教化功能 260

二、刘向《列女图》的创作 262

第二节 《列女图》的教化作用 267

一、《列女图》对汉朝教化风气的影响 267

二、《列女图》对后世女性教化的影响 271

第三节 《列女图》对后世创作的影响 277

一、对魏晋六朝创作的影响 277

二、对隋唐以后创作的影响 282

第四节 《摹刊宋本列女传》和《列女仁智图》 285

一、关于绘图本《摹刊宋本列女传》 285

二、关于《列女仁智图》 288

余论 291

参考文献 293

后记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