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针灸针刀治疗颈肩部疼痛常见疾病 1
第一节 神经根型颈椎病 1
第二节 落枕 9
第三节 寰枢椎错缝 15
第四节 颈型颈椎病 22
第五节 颈部扭挫伤 30
第六节 前斜角肌综合征 36
第七节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42
第八节 颈椎间盘突出症 50
第九节 颈椎管狭窄症 56
第十节 椎动脉型颈椎病 65
第十一节 颈椎小关节错缝 74
第十二节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80
第十三节 项韧带钙化症 85
第十四节 颈夹肌损伤 93
第十五节 斜方肌损伤 101
第十六节 胸锁乳突肌损伤 109
第十七节 头夹肌劳损 115
第十八节 颈肋综合征 122
第十九节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126
第二十节 肩周炎 131
第二十一节 菱形肌损伤 142
第二十二节 肩胛提肌损伤 147
第二十三节 前锯肌损伤与肩胛下滑囊炎 152
第二十四节 上后锯肌损伤 157
第二十五节 肩峰下滑囊炎 165
第二十六节 冈上肌肌腱炎 170
第二十七节 冈下肌腱炎 175
第二十八节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179
第二十九节 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 184
第三十节 三角肌损伤 189
第三十一节 三角肌滑囊炎 194
第2章 针灸针刀治疗颈肩部疼痛疾病常用方法 201
第一节 毫针 201
第二节 灸法 236
第三节 拔罐疗法 246
第四节 耳针疗法 251
第五节 手针、足针疗法 267
第六节 三棱针刺法 285
第七节 皮肤针刺法 288
第八节 皮内针刺法 290
第九节 鍉针刺法 291
第十节 火针刺法 292
第十一节 芒针刺法 294
第十二节 电针法 296
第十三节 针刀疗法 300
第十四节 腧穴注射法 311
第十五节 腧穴敷贴法 314
第十六节 腧穴磁疗法 316
第十七节 腧穴激光照射法 320
第十八节 腧穴红外线照射法 322
第十九节 温针疗法 324
第二十节 电热针疗法 325
第3章 针灸针刀治疗颈肩部疼痛疾病常用腧穴 330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经穴 330
尺泽(LU5) 330
列缺(LU7) 331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334
合谷(LI4) 334
手三里 (LI10) 336
曲池(LI11) 337
臂臑(LI14) 339
肩髃(LI15) 340
巨骨(LI16) 341
天鼎(LI17) 342
扶突(LI18) 343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经穴 345
足三里(ST36) 345
条口(ST38) 347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经穴 348
三阴交(SP6) 348
第五节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350
后溪(SI3) 350
养老(SI6) 351
肩贞(SI9) 353
臑俞(SI10) 354
天宗(SI11) 355
秉风(SI12) 356
曲垣(SI13) 357
肩外俞(SI14) 358
肩中俞(SI15) 359
天窗(SI16) 360
第六节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361
天柱(BL10) 361
大杼(BL11) 362
风门(BL12) 363
肺俞(BL13) 364
心俞(BL15) 366
脾俞(BL20) 367
胃俞(BL21) 369
第七节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370
曲泽(PC3) 370
内关(PC6) 371
第八节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373
外关(TE5) 373
天井(TE10) 374
臑会(TE13) 375
肩髎(TE14) 376
天髎(TE15) 377
天牖(TE16) 379
翳风(TE17) 380
第九节 足少阳胆经经穴 381
风池(GB20) 381
肩井(GB21) 382
悬钟(GB39) 383
第十节 督脉经穴 385
身柱(GV12) 385
大椎(GV14) 386
哑门(GV15) 387
风府(GV16) 389
百会(GV20) 390
第十一节 任脉经穴 391
中脘(CV12) 391
膻中(CV17) 392
第十二节 经外奇穴 393
太阳(EX~HN5) 393
夹脊(EX~B2) 394
外劳宫(EX~UE8)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