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成为文本的知音 1
导语 1
一、整体与局部 2
【评析】既得其神,又得其形 10
二、从语言抵达文本之“核” 12
【评析】“过河”仍不“拆桥” 24
三、读出“这一篇”的个性 26
【评析】读“厚”而非“稀释” 35
【链接】书展上的邂逅 37
第二编 勾画教学蓝图 40
导语 40
一、双性须统一,三维乃一体 41
【评析】综合效应的凸现 68
二、内部外部须得兼 70
【评析】重在“陈”还是重在“情”? 83
三、“教什么”与“怎么教”,孰能分矣 85
【评析】米可煮成饭,亦可酿成酒 100
【链接】“沉潜式”与“田野式” 103
第三编 游走于课堂 105
导语 105
一、语文本体·学生主体 106
【评析】从教到学,境界全出 122
二、让学生带着文本走近教师 126
【评析】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133
三、在“有为”与“无为”间寻求平衡 136
【评析】点火助燃 150
【链接】今天,我们怎样做青年语文教师 153
第四编 用第二双眼睛看自己 155
导语 155
一、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 156
【反思】语文是气体 163
二、反思——“第六项修炼” 164
【反思】磨砺促成长 173
三、切己体察,反求诸己 178
【反思】换个角度行不行——执教《驿路梨花》的反思 180
【链接】从老鼠的故事说开去 182
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代后记)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