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 1
二 人民的权利义务 5
三 五德 8
四 公共的念头 11
五 模范乡(一) 14
六 模范乡(二) 16
七 秦始皇 21
八 汉通西域 25
九 国耻(一) 29
十 国耻(二) 33
十一 欧洲大战 38
十二 无名的英雄 41
十三 膠州湾 青岛 45
十四 国民外交 48
十五 华工谈话(一) 50
十六 华工谈话(二) 53
十七 中国邮船 56
十八 交通机关的发达 60
十九 通信机关的发达 63
二十 邮信须知(一) 66
二十一 邮信须知(二) 69
二十二 莫尔斯发明电报 73
二十三 汉冶萍公司 76
二十四 工业卫生 80
二十五 我国的工业 83
二十六 我国的茶 87
二十七 出口货同进口货 91
二十八 棉产国变成棉业国 94
二十九 消费公社 97
三十 储蓄 100
三十一 学生储蓄银行章程 104
三十二 学生自治 107
三十三 地方自治 111
三十四 自治 114
三十五 公民公权 116
三十六 选举 119
三十七 三权 122
三十八 公共运动场规则 125
三十九 黴菌的自述 129
四十 劝募水灾捐启 132
四十一 保奇(一) 135
四十二 保奇(二) 138
四十三 母子谈话 141
四十四 水火谈话 144
四十五 自然的能方 147
四十六 院子里的音乐会 150
四十七 拘留半天 153
四十八 毕业 156
四十九 校长对于毕业生的演说 159
五十 毕业生答词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