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志 卷21 重工业志/机械》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晓光总纂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206036244
  • 页数:408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第一篇 汽车工业 20

第一章 行业沿革 20

第一节 汽车修理业沿革 20

第二节 汽车制造业沿革 22

第二章 第一汽车制造厂 25

第一节 基本建设 26

第二节 发展历程 28

第三节 技术改造 32

第四节 管理与体制改革 34

第三章 其它整车制造业 37

第一节 轻型汽车 37

第二节 微型汽车 39

第三节 重型汽车 40

第四节 摩托车 42

第四章 改装汽车制造业 44

第一节 生产企业 44

第二节 重点产品 47

第五章 汽车配件与修理业 49

第一节 行业发展 49

第二节 配件产品 50

第三节 汽车修理业 58

第二篇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 64

第一章 行业沿革 6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修理业 6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修理与制造业 65

第二章 长春机车工厂 68

第一节 基本建设 68

第二节 生产发展 70

第三节 企业管理 75

第三章 长春客车工厂 79

第一节 基本建设 79

第二节 生产发展 83

第三节 企业管理 87

第三篇 农机工业 95

第一章 行业沿革 95

第一节 传统农具业 95

第二节 新式农具业 97

第三节 机械化农具业 98

第四节 中小农机具业 101

第二章 长春拖拉机制造厂 103

第一节 基本建设 103

第二节 生产发展 105

第三节 技术改造 108

第三章 四平联合收割机厂 110

第一节 基本建设 110

第二节 产品开发 113

第四章 其它农机产品制造业 114

第一节 手扶拖拉机制造业 114

第二节 柴油机制造业 116

第三节 耕作与种植机械制造业 119

第四节 排灌机械 125

第五节 其它农机产品 127

第四篇 军事机械工业 136

第一章 行业沿革 136

第一节 吉林机械局 136

第二节 抗日军工机械 139

第三节 解放战争军工机械 142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军工机械 147

第二章 军工机械制造业 150

第一节 老企业扩建改造 150

第二节 新建重点企业 151

第三节 战备军工生产基地 152

第三章 机械军工设备制造业 154

第一节 军需机械设备 154

第二节 动员军工生产 155

第五篇 其它机械工业 162

第一章 机械加工业 162

第一节 锅炉 162

第二节 机床工具 164

第三节 重型矿山机械 169

第四节 石油化工机械 172

第五节 通用机械 174

第六节 轴承基础件 180

第七节 工程机械 183

第八节 其它机械 184

第九节 重点企业 186

第二章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94

第一节 行业沿革 194

第二节 输配电及控制业 196

第三节 电机 198

第四节 电炉 200

第五节 电线电缆 201

第六节 其它电器产品 202

第三章 仪器仪表业 206

第一节 试验机 206

第二节 气象仪器 209

第三节 光学仪器 210

第四节 仪表与计量器具 213

第四章 金属制品业 216

第一节 初建阶段 216

第二节 恢复阶段 217

第三节 发展提高阶段 219

第四节 重点企业 222

第六篇 基本建设与技术改造 231

第一章 基本建设 231

第一节 骨干企业建设 231

第二节 一般企业建设 232

第三节 重要项目建设 233

第二章 技术改造 235

第一节 扩大生产能力改造 235

第二节 提高改造水平 237

第七篇 科研与教育 245

第一章 科研 245

第一节 科研单位 245

第二节 科技工作与主要成果 264

第三节 科研管理与改革 291

第二章 职工教育 295

第一节 沿革 295

第二节 文化教育 297

第三节 技术教育 298

第四节 管理干部教育 302

第八篇 机构沿革与企业管理 310

第一章 机构沿革 310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演变 310

第二节 历任厅局领导及内设机构 312

第二章 企业管理 315

第一节 生产管理 315

第二节 计划管理 327

第三节 技术管理 330

第四节 质量管理 333

第五节 财务管理 363

第六节 劳动管理 367

第七节 物资管理 372

第八节 管理体制改革 374

附录: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名单 381

一、国家级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 381

二、省级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