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中后期油藏参数变化规律及变化机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志章,蔡毅,杨蕾著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2128298
  • 页数:13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国内外目前研究进展及趋势 1

一、储层实验室模拟与表征 1

二、通过地震、测井预测,阐明油藏参数在空间的变化规律 2

三、随机模拟预测油藏参数变化规律 2

四、储层岩石物理相研究 3

第二节 研究区油藏地质基本特征 4

一、双河油田油藏地质基本特征 4

二、克拉玛依九区齐古组稠油油藏地质特征 4

第三节 采取的关键技术及研究流程 6

一、储层实验室模拟及表征技术 6

二、神经网络模拟及预测技术 6

三、关键井研究及多井评价技术 8

四、井间分形预测技术 8

五、随机模拟技术 8

六、三维建模技术 9

第四节 主要描述内容 10

第二章 油藏参数变化规律表征及预测方法研究 12

第一节 储层参数实验室模拟与表征 12

一、长、短岩心长期水冲刷室内模拟 12

二、含油薄片分析法 12

三、微观透明模型模拟法 12

第二节 神经网络模拟及预测 13

第三节 关键井研究及多井评价 15

一、关键井特征 15

二、关键井研究 15

第四节 井间分形预测 16

一、分形基本原理 16

二、井间分形克里金的具体步骤 18

三、分形维数计算 18

第五节 随机模拟 23

一随机模型的类型 24

二、随机建模方法 24

第六节 三维建模技术 25

第三章 油藏参数实验室模拟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27

第一节 室内实验 27

第二节 水驱前后油层孔隙度变化特征 27

第三节 水驱前后渗透率变化特征 28

一、小岩心柱注入水长期冲刷后渗透率变化特征 28

二、长岩心大直径模型地层条件水驱后气体渗透率变化特征 30

第四节 水驱前后油层孔隙结构变化特征 31

一、水驱后油层毛细管压力变化特征 31

二、水驱后油层孔喉大小参数变化特征 32

三、水驱后油层孔喉分布特征参数变化特征 32

第四章 水驱、汽驱前后关键井油藏参数变化规律 35

第一节 水驱前后关键井油藏参数变化规律 35

一、水驱前后储层属性参数特征分析 35

二、水驱前后储层物性参数总体变化规律分析 37

三、水驱前后储层参数对比分析 41

四、对子井电性分析 44

五、储层参数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45

第二节 汽驱前后关键井油藏参数变化规律 46

一储层物性的变化 46

二、储层微观参数的变化 47

第五章 关键井油藏属性参数预测及多井评价 51

第一节 储层参数模拟及预测研究流程 51

一、参数设置 51

二、运行 52

三、显示 52

四、绘图 52

第二节 水驱前后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参数神经网络模拟及预测 54

一、参数选择 54

二、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参数神经网络模拟及模拟精度分析 56

三、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神经网络模拟 59

第三节 剩余油饱和度神经网络模拟及预测 61

第四节 油藏属性参数多井定量预测 62

一、多井数字处理 62

二、储层参数集总 63

三、精度分析 65

第六章 油藏参数空间变化规律研究 70

第一节 储层参数垂向变化规律及其单井定量模型 70

第二节 储层参数井间变化规律及其井间预测模型 71

第三节 储层参数平面变化规律及其确定性模型 72

第四节 储层参数随机模拟 73

一、随机模拟的意义 73

二、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及其应用 73

三、利用模拟退火进行随机模拟 75

第七章 油藏渗流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80

第一节 油藏渗流屏障特征分析 80

一、隔夹层特征及分布 80

二、实验室模拟夹层屏障作用分析 81

第二节 油藏渗流差异特征研究 83

一、层内渗流差异性 83

二、层间渗流差异性 85

三、平面渗流差异分析 87

第三节 水驱前后储层孔隙模型及其渗流地质特征变化规律 87

一、孔隙网络特征描述 88

二、水驱前后储层孔隙内粘土矿物特征及分布 90

三、水驱后油藏润湿性特征 91

四、水驱后油层水驱油效率及油水相对渗透率变化特征 92

五、储层一流体相互作用分析 94

第四节 汽驱前后油藏渗流地质特征变化规律 95

一、孔隙内粘土矿物变化规律 95

二、油藏渗流特征变化规律 96

三、流体一岩石相互作用及其变化规律 98

第八章 油藏参数变化机理研究 100

第一节 粘土矿物对储层参数的影响 100

第二节 水驱后地层微粒产状变化及其对储层参数的影响 103

第三节 流体性质的变化及流体对储层的改造 104

一、流体性质的变化对储层参数的影响 104

二、流体对储层的改造 105

第四节 储层参数变化机理 106

一、离子交换作用 106

二、水岩作用 106

三、水化作用 106

四、原油乳化作用 106

五、颗粒漂移作用 106

第五节 剩余油分布形成机理 107

第六节 油藏润湿性变化机理 108

第七节 水驱油效率及油水相对渗透率变化机理 108

第九章 储层岩石物理相与剩余油分布预测 109

第一节 储层岩石物理相 109

一、岩石物理相的基本原理 109

二、储层物理相表征 110

三、储层渗流场表征 111

四、储层岩石物理相表征及储层质量评价 112

第二节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115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15

二、稠油“水淹层”研究 116

三、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119

四、实际应用效果分析及方法评价 127

五、剩余油分布模型 129

参考文献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