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京市环境特征 1
第一节 北京市地理环境 1
一、位置与地貌 1
二、气象气候 2
三、河流与水域 3
四、植被与绿地 3
第二节 北京市自然资源环境 5
一、土地资源 6
二、水资源 7
三、景观资源 7
第三节 北京市人文社会环境 11
一、人口与经济 11
二、文化与社会 13
第四节 北京市环境整体特征 14
一、自然环境多样性 14
二、发展水平多层性 15
三、居住人口流动性 15
四、城市功能多元性 16
五、敏感点的特殊性 17
六、环境容量有限性 17
参考文献 18
第二章 大城市环境问题 19
第一节 城市地区环境问题 19
一、环境污染及环境卫生问题 20
二、城市环境秩序构建与公共空间整治问题 23
三、城市绿化建设及景观塑造问题 27
第二节 农村地区环境问题 27
一、农村自然生态环境问题 28
二、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问题 29
三、农村人居环境问题 31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环境管理问题 32
一、城乡基础设施及景观管理问题 32
二、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 33
三、城乡资源保护问题 33
四、城乡一体化治理问题 33
第四节 北京市主要环境问题 34
一、北京城市环境主要问题 34
二、城市功能拓展区环境问题 47
三、新城环境建设主要问题 51
四、农村居民点环境问题 58
参考文献 60
第三章 环境优化及其趋势 64
第一节 环境及其优化内涵 64
一、环境含义 64
二、环境优化内涵 67
第二节 环境优化趋势 73
一、基于发展过程的环境优化趋势 74
二、基于发展目标的环境优化趋势 76
参考文献 79
第四章 北京市环境优化思路 82
第一节 环境优化必要性 82
一、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环境改善需要持续 82
二、奥运环境优化成效需要拓展 83
三、宜居城市及世界城市目标的实现 84
第二节 环境优化理念及基本思路 84
一、环境优化先进理念 85
二、环境优化基本思路 86
第三节 环境优化原则及目标 90
一、环境优化原则 90
二、环境优化目标 93
第四节 环境优化任务体系 94
一、环境优化任务体系 95
二、近期环境优化任务 97
三、区域环境优化任务 104
参考文献 107
第五章 绿色北京及环境优化途径 109
第一节 绿色北京及其科学内涵 109
一、绿色北京研究背景 109
二、绿色北京科学内涵 112
第二节 绿色北京评价体系 115
一、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15
二、评价体系框架 116
三、评价方法 122
第三节 绿色北京现状与问题 127
一、绿色北京现状评价 127
二、绿色北京的低碳发展现状 131
第四节 绿色北京环境优化途径 135
一、环境优化的绿色生产建议 135
二、环境优化的绿色消费建议 136
三、绿色环境优化建议 138
四、配套措施建议 139
参考文献 142
第六章 北京城市功能拓展区环境优化 144
第一节 环境特征及现状问题 144
一、基本概况 145
二、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146
三、环境现状水平 149
四、环境特征 156
五、环境现状问题及成因 162
第二节 环境优化及分区整治 165
一、环境优化定位 165
二、环境分区规划方向 167
三、薄弱地区环境整治与优化 169
第三节 道路交通环境优化 176
一、道路交通建设提高承载力 176
二、存在问题及限制因素 180
三、指导思想及目标 183
四、优化方案及实施建议 184
第四节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 192
一、设施建设保障环境卫生 192
二、垃圾处理设施布局现状 194
三、“十一五”重大环卫设施建设及成效 197
四、存在的问题 198
五、垃圾处理设施优化方案及实施建议 203
第五节 水环境保护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化 209
一、河湖水系及保护 209
二、水资源污染问题 211
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化 212
第六节 大气环境整治与优化 218
一、科学防治大气污染,初现蓝天景象 218
二、大气污染及其防治问题 220
三、指导思想及目标 221
四、优化实施建议 223
第七节 生态环境景观优化 225
一、生态环境优势 225
二、生态景观建设成效 226
三、生态景观优化方案建议 228
参考文献 230
第七章 北京市农村环境建设优化 232
第一节 农村基础设施现状水平与问题 232
一、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评价方法 232
二、农村基础设施现状水平 234
三、农村基础设施现存问题 245
第二节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及居民需求 247
一、研究方法 248
二、环境基础设施现状问题 250
三、环境基础设施的村民需求 253
四、结果与建议 255
第三节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对策建议 256
一、加强国际城市和首都郊区建设的指导作用 256
二、明确规划建设重点,按重要性次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257
三、确保民生需求,强调“自下而上”设施供给模式 258
四、明确运营维护责权,建立多元化的运维主体 258
五、突出农民主导地位,改革招投标制度 259
六、改革机制体制,建立和完善财政保障机制 259
七、加强科技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设施维护及利用效率 260
参考文献 260
后记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