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3
第一章 奇异的相似现象:文化的性质 3
第一节 每个社群成员应如何行事 3
第二节 自然进化与文化演化奇异的相似性 5
第三节 受宠的语词:社会达尔文主义? 8
第四节 本书作者的工具 11
第五节 自然与文化对立? 12
第六节 叩问悠悠地球 14
第一部 文化造就群体 21
第二章 外在论:身份(“我”即“我们”) 21
第一节 自创生 23
第二节 交流创生个体 24
第三节 调和文化与知识:文化科学路径 25
第四节 表意功能进化的逻辑展开:众智推荐的十大步骤 27
第五节 联通的大脑和外化的知识 29
第三章 亚部落:普遍-对立的群体属性(“我们”与“他们”) 34
第一节 故事 34
第二节 亚部落 35
第三节 自我的创造 36
第四节 加里波利登陆战:国民性的塑造 46
第五节 爷爷辈——没有故事的故事 53
第六节 哥贝克力遗址——柴尔德和新石器革命 60
第七节 《太阳报》?讲故事的大炮……哑炮了? 71
第八节 数字故事建构新的社会组织 77
第四章 “抛石机”:恶邻原理 80
第一节 大合作——普遍的或对立的? 83
第二节 大文化 86
第三节 抛石机:恶邻 90
第四节 系统暴力 94
第五节 文化规模很大时,什么事情会发生呢? 99
第五章 公民:亚部落的富集创造知识 103
第一节 何谓公民? 103
第二节 理性公民理论 107
第三节 公民身份演化考 108
第四节 创意公民身份 110
第五节 “保健”模式对“欺骗”模式? 114
第六节 艺术家、消费者和系统碰撞 117
第二部 群体创造知识 125
第六章 表意功能:知识的增长 125
第一节 什么在进化? 125
第二节 酷似知识的概念 127
第三节 意义和语言、表意功能与文化 134
第四节 知识进化 140
第五节 绅士的文化演化(简短但给人教益的题外话) 146
第六节 文化的性质与生物符号学的超越 147
第七节 表意功能与适婚条件 151
第八节 激烈争夺的文化秩序 153
第七章 新颖思想:创新 155
第一节 文化两面神 155
第二节 文化变革的动态尺度 157
第三节 随机性造成多样性 159
第四节 意识造就创意 161
第五节 亚部落创造新颖性 163
第六节 创新的经济社会学:新颖会产生“恼人的冲击” 165
第八章 浪费:再生产的成功 170
第一节 论文化生产的效率 170
第二节 数以兆计 172
第三节 文化效率 174
第四节 儿童与浪费 178
第五节 白费的语词? 182
第六节 儿童的文化发明 187
第九章 湮灭:弹性与僵化 196
第一节 趋社会性的结群动物,在冲突和衰减中磨砺 198
第二节 如何保护珍贵遗产 200
第三节 什么是文化湮灭? 202
第四节 作为合作的征服 205
第五节 规则与僵化 208
第六节 大城市是符号指代的生成器 209
第七节 复杂文化系统 215
第三部 结语 221
第十章 亚部落富集的自然历史 221
第一节 文化在社会里的用途 221
第二节 文化科学的诸多特殊意义 223
第三节 亚部落富集的自然历史 228
第四节 文化如何运行 233
谢辞 237
参考文献 240
译者后记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