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
第一章 概述 4
第一节 罗夏墨迹测验发展简史 4
一、罗夏墨迹测验的诞生 4
二、罗夏墨迹测验的发展 5
三、综合系统的建立 7
第二节 罗夏墨迹测验的当前取向 8
一、投射取向 8
二、客观取向 9
三、其他取向 10
第三节 对罗夏墨迹测验的评价 11
一、罗夏墨迹测验的优势 11
二、罗夏墨迹测验的局限 12
三、罗夏墨迹测验的应用前景 13
第二章 罗夏墨迹测验综合系统的实施 15
第一节 综合系统的施测过程 16
一、施测准备 17
二、自由反应阶段 18
三、询问阶段 18
四、极限测试 19
第二节 综合系统的记分 20
一、综合系统的符号来源 20
二、综合系统的符号 21
(一)反应领域 21
(二)构造质量(DQ) 21
(三)决定因素 22
(四)形状质量(FQ) 26
(五)反应内容 27
(六)大众反应P 28
(七)反应的组织化 28
(八)特殊记分 29
三、记分的基本原则 30
第三节 罗夏墨迹测验综合系统的解释 32
一、6项特别指标 33
(一)S-CON(自杀指标) 33
(二)PTI(感知—思维指标) 33
(三)DEPI(抑郁指标) 33
(四)CDI应对缺陷指标) 33
(五)HVI(超警戒指标) 33
(六)OBS(强迫指标) 34
二、8个变量群 34
(一)控制力与情境压力 34
(二)情感 37
(三)自我概念 37
(四)人际概念 39
(五)认知三群组 40
第三章 临床案例研究 44
案例一 要退学的大学生 44
案例二 严厉的父亲 58
案例三 同性恋 78
案例四 自恋的女人 91
案例五 边缘状态的女人 107
案例六 出现幻觉的女大学生 122
案例七 焦虑的女士 133
案例八 要强的女大学生 149
案例九 患癔病的女青年 177
案例十 不敢参加考试的中学生 188
参考文献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