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第一章 义务教育援助研究的理论基石 1
一、义务教育援助的机制 4
二、义务教育援助的主体 7
三、义务教育援助的方式 10
四、义务教育援助的行为 12
五、寻找新的研究视角 14
第二章 金勺模型:社会科学中系统行为分析的广义理论 21
一、社会科学理论一般模型 21
二、公共服务提供与治理模式 30
三、作为理论的金勺模型 33
四、公共服务治理的金勺模型 39
五、金勺模型的科学哲学基础 40
第三章 结构:义务教育援助的宏观制度逻辑 45
一、中国义务教育援助体制——政策模式 45
二、宏观援助效果验证分析——五省(直辖市)的县级数据统计 59
三、社会组织提供义务教育援助的宏观效果原因分析 81
第四章 行动者:义务教育援助中社会组织的微观选择逻辑 103
一、行动者:义务教育援助中的社会组织类型与援助内容 105
二、社会组织的治理结构研究 115
三、A地区“希望工程”——官方社会组织典型案例 118
四、社会组织提供义务教育援助的微观效果原因分析 130
第五章 互动:中国义务教育援助主体间的合作行为逻辑 148
一、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关系的研究 149
二、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互动 151
三、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互动 153
四、社会组织与企业、社会个人的关系互动 154
五、援助双方的关系 165
六、义务教育援助主体间的互动对资源分配的影响的原因分析 167
第六章 演化:中国义务教育援助的历时变迁逻辑 177
一、义务教育援助政策模式的历时性分析 179
二、义务教育援助政策工具的选择 187
三、义务教育援助后的学生追踪研究 199
第七章 理论延展——金勺模型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233
一、义务教育援助的金勺模型建构 234
二、金勺模型的现实价值——公共服务提供与治理的普遍规律 242
三、金勺模型的理论价值——一种社会科学理论的通用分析模型 247
第八章 结语:社会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整体性治理 252
一、中国义务教育援助问题的四个逻辑 253
二、超越效益、效率与公正——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模式 257
三、援助呼唤制度 269
参考文献 273
一、中文文献 273
二、英文文献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