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求学问道之造诣 2
1.读至手舞足蹈 观至心融神洽 2
2.收拾精神 深心求学 3
3.心地干净纯洁 方可学古向善 5
4.扫除外物 直觅本真 7
5.疑信间求证 知者为真知 10
6.书中有圣贤 开卷毋死板 12
7.求学悟道须客观 心中方有长明灯 15
8.不自昧不自夸 学问切戒虚假 18
9.闲不忘学 忙时受用 20
10.有识有量 品德见涨 23
11.胚胎陶铸不纯 涉世难成大器 25
第二章 处世通变之哲学 36
1.处世有方圆 待人有宽严 36
2.清明仁直 适可而止 38
3.仁人福庆厚长 鄙夫禄泽薄短 41
4.富贵宜宽厚 聪明宜敛藏 46
5.责人以宽则情平 责己以严则德进 48
6.存含污纳垢之量 弃好洁独行之操 51
7.不迎合世俗 不遗世独立 56
8.分些名节 揽些污辱 58
9.路不占尽 味不享尽 60
10.不犯公平正论 远离权门私窦 65
11.不存私心 言行公正 66
12.保持真诚 远离伪妄 70
13.馋奸搬弄善恶 不可轻易疏就 72
14.少事换得清静 多心不得安宁 77
15.心事天青日白 才华玉蕴珠藏 80
16.宁默毋躁 宁拙毋巧 84
17.以屈为伸 涉世藏身 87
18.藏智于拙 险中求生 91
第三章 功业政事之方寸 96
1.高楼平地而起 德乃事业之基 96
2.看破幻迹 认得真境 99
3.小处、暗处和末路 真英雄之试金石 102
4.虚圆者建功立业 执拗者坏事失机 105
5.常有逆耳拂心 便于进德修行 109
6.骄矜前功尽弃 悔过为时不晚 111
7.矜名不若逃名 练事不如省事 113
8.心无挂念 行为彻底 116
9.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121
10.舍己毋处其疑 施人毋责其报 123
11.议事公正 任事无私 127
12.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128
13.宽之自明 纵之自化 131
14.忙里偷闲 闹中取静 133
15.身处不利之境 胸有成竹之形 138
16.崎岖处退一步 平坦处让三分 142
17.花看半开为佳 酒饮微醉有趣 145
18.持盈履满 尤为兢兢 148
19.天道忌盈 抱残守缺 150
20.逆境砥节砺行 顺境销膏靡骨 153
第四章 人生境遇之洒脱 158
1.羁锁于物欲可哀 从容于性真可乐 158
2.善操身心 收放自如 159
3.精神万古如新 气节千载一日 161
4.光阴短暂不争长短 空间狭窄不论雌雄 166
5.与其练达曲谨 不若朴实豪放 171
6.守道德寂寞一时 阿权势凄凉万古 174
7.无名无位是真乐 不饥不寒忧更甚 177
8.不重名利 无忧无畏 179
9.不为富爵牢笼 不受造化陶铸 182
10.雅不离俗 幻中求真 184
11.不念求全 随遇而安 186
12.知足是仙境 善用有生机 188
13.无过便是功 无怨便是德 190
14.逆来顺受 居安思危 191
第五章 修身养性之慧心 198
1.淡泊明志 肥甘丧节 198
2.去得心中冰炭 随地自有春风 201
3.躁性寡恩焚杀万物 凝滞固执腐烂生机 202
4.身处市井之外 不失逸趣天真 204
5.既念飘逸悠静 奈何争名逐利 206
6.好利者违背道义 好名者借助道义 208
7.养心清神不乱性 看破事物不动心 211
8.宠利受享时规矩 德业修为时严格 213
9.争先时退后一步 味浓时清淡一分 215
10.风恬浪静中见真境味淡声希处识本然 217
11.作恶心中有鬼 身正不怕影斜 218
12.君子勤俭持身 小人借此营私 220
13.不贪度越一世 护了一生人品 223
14.欲有尊卑 贪无二致 225
15.动静结合 道得其所 229
16.忧勤忌过苦 淡泊忌过枯 231
第六章 居家交游之艺术 234
1.和气婉言 家有佛道 234
2.平淡是真 窝巢安乐 237
3.去混清自现 去苦乐自存 241
4.嗜好居常 浓枯得当 244
5.天地不可无和气 人心不可无喜神 246
6.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 250
7.有过不宜过激处理 教诲应如春风和气 253
8.从容骨肉之变 剀切朋友之失 255
9.带着侠气交友 存着素心做人 258
10.刚正无恶 无视忌毁 260
11.尽显热忱 阐释内心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