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3
第一章 企业要像对待技术那样重视管理 3
一、我国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 3
二、企业工作要以管理为重点 5
第二章 中国企业如何实现管理现代化 10
一、如何理解企业管理现代化 10
二、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提出 11
三、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12
四、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原则和目标 16
五、如何把我国长期形成的传统管理提高到现代化管理 17
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4
第三章 要强调做好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27
一、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 27
二、我国加强企业基础工作的主要经验 29
三、我国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发展方向 31
第四章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体系 36
一、这是一件大事 36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38
三、继承和借鉴古代管理思想 45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企业管理经验 52
五、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企业管理科学 67
第二部分 技术进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75
第一章 企业发展要依靠技术进步 75
一、技术进步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75
二、要把技术改造放在重要地位 77
第二章 企业技术改造的发展历程 80
一、技术措施阶段 80
二、挖潜、革新、改造措施阶段 82
三、推进技术进步阶段 86
第三章 如何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 87
一、必须从抓产品质量与发展新品种做起 87
二、要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装备 88
三、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抓好消化吸收 89
四、努力做好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工作 92
五、技术改造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安排 94
六、加强技术改造的项目管理工作 97
七、多方筹集和管好用好技术改造资金 98
八、重视智力开发,努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100
第三部分 建立充满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 105
第一章 搞活企业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05
一、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十年改革及其基本经验 105
二、搞活企业的重要意义 115
三、怎样才算搞活了的企业 118
四、搞活企业的基本路子 119
五、正确处理搞活企业与加强管理的关系 120
六、我国企业开始有了活力 122
第二章 国家给予企业的权利一定要落实 125
一、企业没有自主权的弊端太多 125
二、政府同企业的职责必须分开 126
三、怎样才能做到简政放权 127
第三章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是个关键 130
一、关于所有制的改革 130
二、经营权与所有权为什么可以分开 132
三、“两权”分离的现实意义 133
四、“两权”分离对企业家提出的要求 135
第四章 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136
一、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形式 136
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特点和优点 140
三、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不会减少财政收入 142
四、放水养鱼的办法好 143
五、要不断发展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 144
六、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146
七、要把竞争机制引入承包经营责任制 148
八、坚定不移地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150
第五章 利改税与承包经营责任制 153
一、利改税的作用和问题 153
二、利改税与承包经营责任制 153
第六章 关于企业租赁经营责任制问题 156
一、如何实行租赁经营责任制 156
二、企业租赁经营的立法工作 158
三、实行租赁经营的好处 160
四、实行租赁经营应当强调的几个问题 160
第七章 资金分账制 162
一、什么是资金分账制 162
二、实行资金分账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163
三、实行资金分账制的好处 164
第八章 股份制 166
一、对股份制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 166
二、关于企业股的几种看法 168
第九章 要完善企业经营机制 170
一、什么是企业经营机制 170
二、怎样改革企业的经营机制 171
三、如何搞好企业内部配套改革 172
四、搞好分配是增强企业活力的保证 175
五、我国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新发展 177
第四部分 企业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187
第一章 提高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出发点 187
一、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 187
二、要全面理解经济效益的内容 189
三、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191
第二章 企业要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 195
一、粗放经营是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的根源之一 195
二、集约化经营的主要特征 198
第三章 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要抓好三个环节 202
一、坚持质量第一,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202
二、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 203
三、加强经济核算,增强企业自我约束能力 206
第四章 建立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 208
一、专业化生产是建立新型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石 209
二、发展横向联合,促进企业改组 211
三、企业集团是新型的企业组织结构 213
第五章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关键 215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 216
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 218
第五部分 培养人才是企业成功的保证 223
第一章 企业成败的关键是人才问题 223
一、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223
二、企业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 225
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厂长(经理) 227
四、改革呼唤着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的茁壮成长 232
五、让青年企业家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 233
六、在人才培育上舍不得投资是不明智的 234
第二章 职工教育要更有效地为企业服务 236
一、职工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236
二、我国职工教育的基本状况 237
三、对企业各类人员都要进行培训 240
四、要把各类职工学校和培训中心办好 244
五、如何进一步做好职工教育工作 251
第六部分 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57
第一章 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57
一、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257
二、必须大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60
三、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265
第二章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66
一、不断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 266
二、企业党组织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 267
三、厂长和党委书记要齐心协力地抓好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267
四、要关心、爱护和正确对待企业政工干部 269
第三章 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271
一、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271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 273
三、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277
四、认真做好深化企业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280
五、加强对企业职工的理想和纪律教育 283
六、要注意发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作用 287
第四章 培育企业精神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289
一、培育企业精神的重要意义 289
二、社会主义企业精神的主要内容 292
三、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精神的特点 293
四、如何培育社会主义企业精神 294
五、必须加强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 297
第五章 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文明单位建设 304
一、创建文明单位是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一个好形式 304
二、把企业文明单位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307
三、进一步开展工农共建和其他各种共建活动 312
第七部分 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 317
第一章 实行厂长负责制 317
一、建立社会主义企业领导体制的原则 317
二、我国企业领导体制的历史变革 317
三、为什么要实行厂长负责制 321
四、厂长负责制的主要内容 323
五、推行厂长负责制的效果 325
六、改革企业领导体制,要抓好几件事 327
第二章 厂长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31
一、如何理解厂长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 331
二、企业决策权和经营权的统一 331
三、企业经营决策形式 332
四、企业各组织之间的工作协调 332
五、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333
六、对厂长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5
第三章 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338
一、加强和改善企业党组织的领导 338
二、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339
三、企业党组织如何发挥保证监督作用 340
四、企业党组织专职人员设职问题 341
五、党组织的属地原则 342
第四章 企业必须实行民主管理 343
一、民主管理在企业新体制中的地位 343
二、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346
三、企业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347
四、加强民主管理,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348
第五章 依法治厂,依法调整企业外部关系 349
一、依法治厂的重要意义 349
二、我国经济法制建设已初见成效 351
三、重视企业法律顾问的作用 352
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企业法》 353
第八部分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366
第一章 对许多国家产生重要影响的美国企业管理 366
一、访美印象 366
二、美国的企业管理理论 367
三、美国企业的组织机构 371
四、美国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375
五、美国企业的经营战略计划 377
六、每个公司都有研究发展中心 378
七、舍得花钱培训企业职工 379
八、美国企业与工人的关系 382
九、美国企业的工资福利 383
十、美国的老企业的技术改造 386
十一、美国大中小型企业的专业化协作 387
十二、与企业密切相关的美国产业结构 389
十三、美国银行对经济和企业产生巨大影响 391
十四、美国政府在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393
十五、美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 396
十六、关于美国企业管理经验的思考 397
第二章 获得成功的日本企业管理经验 401
一、日本企业管理印象 401
二、日本企业的组织形式 405
三、日本企业的计划管理 412
四、日本企业间的专业化协作 415
五、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 418
六、日本企业的职工培训 427
七、日本的技术引进 434
八、日本企业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制度和方法 438
九、日本的行业管理 442
十、1978年底考察日本受到的启迪 451
第三章 欧洲一些国家的企业管理 458
一、联邦德国、瑞士、奥地利企业管理特点 458
二、联邦德国、瑞士、奥地利的国营企业 461
三、联邦德国、瑞士、奥地利企业职工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 463
四、联邦德国、瑞士、奥地利重视利用旧设备 464
五、联邦德国、瑞士、奥地利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466
六、联邦德国、瑞士、奥地利的税收制度 470
七、联邦德国、瑞士、奥地利的银行和有价证券交易所 474
八、英、法企业管理印象 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