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电影美学雏形——兼涉对新、旧中国电影审美的比较分析(1949—1958) 1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电影美学雏形概观及新的历史文化背景 3
二、营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必然性与成因(1949—1958) 9
(一)建国之初的政策与新的一体化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 9
(二)知识分子对“改造”的自觉认同与文艺整风运动 11
(三)现实主义传统与学习苏联及欧洲的现实主义创作——兼析新、旧中国电影家对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解 16
(四)从“双百”方针到“反右”斗争与“大跃进”——中国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中的政治逻辑 20
三、新中国电影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的一般特点(20世纪50年代) 26
(一)5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中的关键词 26
1.从“人民电影”到“人民性” 26
2.“为工农兵服务”、“小资产阶级”与“教条主义” 31
3.“典型”、“蒙太奇”与“电影性” 35
(二)新英雄主义色彩与崇高美的确立 40
(三)唱响新时代、新生活的主旋律与阶级意识的普世化 44
(四)强调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48
四、各类不同的电影中所显现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观 51
(一)革命、历史题材中所折射出来的美学思想 51
1.建国之初的国影厂影片:《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中华女儿》、《上饶集中营》等 52
2.私营厂拍摄的表现工农兵生活的电影 54
3.“双百方针”前后所推出的有代表性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五更寒》、《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 56
4.两部不得不提的历史题材影片:《宋景诗》、《李时珍》 58
(二)工业题材、知识青年题材与都市电影中的“社会主义精神” 60
1.新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桥》 61
2.都市影像中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六号门》、《不夜城》 62
3.新知识分子形象在银幕上的显现:《护士日记》、《上海姑娘》 64
4.一部以都市空间为背景的成功的体育电影:《女篮五号》 67
(三)农村题材电影中的新气象及其审美导向 68
1.建国之初的农村题材影片:《农家乐》、《葡萄熟了的时候》 68
2.有着某种“解放”意味的“现实主义”农村题材:《一场风波》、《土地》 69
3.力图有所突破的《凤凰之歌》、《洞箫横吹》 72
(四)军事题材电影与体现毛泽东军事思想 73
1.准史诗式的战争片:《南征北战》 74
2.带有传记色彩的英雄再现:《董存瑞》 75
3.抗美援朝中的战地缩影:《上甘岭》 76
(五)惊险片、反特片中的“斗争”艺术 77
1.军事惊险片的范例:《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 77
2.反特惊险片的代表作:《羊城暗哨》、《虎穴追踪》 78
3.充满人情味的反特片样板:《英雄虎胆》、《古刹钟声》 80
(六)戏曲艺术片的第一次繁荣和体现“人民性” 81
1.具有“轰动”效应的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 81
2.戏曲片影像审美的新探索:《十五贯》、《刘巧儿》 83
(七)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多姿多彩的审美取向 84
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少数民族书写:《草原上的人们》、《哈森与加米拉》 84
2.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画:《边寨烽火》、《芦笙恋歌》 86
(八)少儿电影与革命的审美理想 87
1.揭开新中国儿童电影序幕的《鸡毛信》 87
2.题材多样的儿童影片:《祖国的花朵》、《红孩子》、《风筝》 88
(九)名著改编与历史反思中的现实主义审美观 90
1.现代文学中的名著走上银幕:《腐蚀》、《祝福》与《家》 90
2.历史名著实验性地影像化处理:《秋翁遇仙记》 92
结语 93
第二章 风云激荡的新中国电影美学走向(1959—1966) 96
一、新中国第二个十年的历史背景及电影美学概观 96
二、新中国第二个十年之电影美学的具体成因(1959—1966) 107
(一)政策调整与思想解放对电影创作的积极影响 107
(二)提倡创新与毛泽东的“两个批示” 110
1.提倡创新 110
2.两个批示及其影响 111
(三)国家意志的过度干预对电影的负面影响与电影创作的模式化 116
三、第二个十年中电影美学的主要特点(1959—1966) 120
(一)1959—1966年期间电影美学发展中的关键词 121
1.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121
2.人性与人性论 128
(二)民族化、电影化、诗意化表现与抒情 133
1.民族化与中国电影的美学求索 133
2.电影化审美与视听造型 138
3.诗意化表现与抒情的审美形式 141
(三)歌颂性喜剧(或轻喜剧)与人物形象塑造 142
四、各类不同的电影中所显现出的电影美学之一斑 145
(一)农村题材中的新气象与阶级斗争 146
1.书写农村的新人新事与建设新农村的豪情:《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1963) 146
2.充满阶级斗争意识的戏剧化电影:《红旗谱》、《暴风骤雨》、《槐树庄》 147
(二)革命、历史题材中显现出来的崇高美 148
1.屈辱的历史与不屈的反抗:《林则徐》及《甲午风云》 148
2.聚焦近代革命与体现斗争哲学:《风暴》、《燎原》、《南海潮》 150
3.革命风云中的女性成长:《革命家庭》、《红色娘子军》、《野火春风斗古城》、《党的女儿》 151
(三)名著改编片的艺术处理:《林家铺子》与《青春之歌》、《早春二月》 154
(四)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刘三姐》、《摩雅傣》 156
(五)惊险、反特电影中体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51号兵站》、《冰山上的来客》、《铁道卫士》 158
(六)军事题材作品中所反映的斗争意识与革命英雄情结 160
1.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英雄形象:《海鹰》、《英雄儿女》 160
2.战争传奇的艺术处理:《战火中的青春》、《地雷战》、《地道战》 161
3.试图还原历史真实的战争叙述:《红日》 162
(七)人物传记片:《聂耳》 162
结语 163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新中国电影美学的极端形态及历史背景(1966—1977) 166
一、“文革电影”中的美学概观及历史背景 167
二、“极致化了的革命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美学的必然性和成因(1966—1976) 174
(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恶化和“左倾”风气之日盛 174
(二)“帮派政治”斗争和《纪要》的出台 179
(三)对“十七年”电影传统的全面否定 184
(四)“破与立”的思想、戏曲改革与打上阶级意识烙印的“仇恨”美学 186
三、“文革电影”(1966—1976)之“极致化了的革命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美学”的一般特点 192
(一)“极致化了的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一般特点中的关键词 193
1.从“样板戏”到“样板戏电影” 193
2.“主题先行”、“三突出”原则和“还原舞台,高于舞台” 200
3.典型化、“根本任务论”、“无产阶级英雄” 204
(二)帮派式“阶级斗争”和将“斗争哲学”置换为“艺术哲学” 207
(三)仪式化和亚宗教式的政治符号与“原型意象”式的银幕世界 211
(四)亚宗教式政治对“女性形象”的异化 214
四、“文革电影”中其他亚类型美学的一般显现 217
(一)重拍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年轻的一代》、《青松岭》 218
(二)“重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故事片:《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等 219
(三)表现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故事片:《艳阳天》、《火红的年代》 223
(四)“反走资派”的电影:《春苗》、《决裂》、《反击》 225
五、“后文革时期”(1977—1978)电影的美学和历史背景 226
六、后文革时期电影的不同美学风格 228
(一)以反“四人帮”为题材的故事电影 229
(二)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电影 231
(三)惊险反特片 233
(四)复归人性的尝试——关于电影《青春》 234
结语 235
第四章 从苏醒到重新走向回归与探索(1978—1989) 237
一、1978—1989年的电影美学概观及背景 238
二、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美学的互渗及其对娱乐功能的探索与成因(1978—1989) 246
(一)相对宽松的环境,尊重人才,鼓励探索与创新的氛围 246
(二)理论争鸣与学术支持 253
(三)市场考验与电影的创作及审美转型 259
(四)国际视角与电影美学探索的全球化定位 263
三、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美学的一般特点 267
(一)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美学中的关键词 268
1.对“真实性”与“现实主义”的再理解及其创作实践 268
2.电影性、文学性、美学与民族化 276
3.人性与人道主义 282
4.娱乐与寓教于乐 286
(二)80年代电影美学的代际更替与文化传承 291
1.创作延续:谢晋及其他老导演的创作 292
2.崭露头角的第四代导演的电影美学之扫描 297
(1)“伤痕”之美、散文风格与银幕诗情 297
(2)追求真实与“纪实美学” 302
(3)第四代导演的美学困境 304
3.“第五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306
(1)在反叛与张扬中回归和探索现代“电影美学” 306
(2)在造型、表意与“寓言性”中透出现代性 308
(3)对现代主义美学的一种回应——高扬生命意识 310
(4)第五代导演早期创作观之一斑 312
四、各类不同的电影中所显现出的80年代中国电影美学之大观 314
(一)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史诗风范、崇高美与人性化探寻 314
1.显现革命战争中的生命意识与抒情化表达:《小花》、《归心似箭》、《今夜星光灿烂》、《姐姐》 315
2.具有纪实风格的革命历史事件:《南昌起义》、《西安事变》 317
3.史诗风范、崇高美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巍巍昆仑》、《开国大典》 320
4.触摸心灵的崇高感与革命历史人物传记片:《秋瑾》、《谭嗣同》、《孙中山》 322
(二)军事题材作品的现实主义探索与弘扬崇高美 323
1.于“渺小”中见崇高——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高山下的花环》、《雷场相思树》 323
2.铸造军魂,再现平凡中的崇高美:《大阅兵》、《道是无情胜有情》 326
3.抗战题材的类型探索与人性书写:《喋血黑谷》、《晚钟》 326
4.形式上的意象创新与军事题材电影化尝试:《一个和八个》、《默默的小理河》 327
(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学名著改编作品的美学探索 328
1.戏剧化与批判现实主义相结合中的悲剧意蕴:《骆驼祥子》、《原野》、《雷雨》、《日出》 328
2.于散文化中显现诗情性哲理:《伤逝》、《城南旧事》、《边城》 331
(四)“现实主义”主导下的农村片美学追求 332
1.乡野牧歌,抒写温情:《乡情》 332
2.憧憬明天,传达美善:《喜盈门》 333
3.“现实主义”映照下的反异化意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没有航标的河流》、《芙蓉镇》、《老井》 334
4.直面现实的影像:《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迷人的乐队》、《野山》、《人生》 336
(五)城市与人: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元素的交融 338
1.现实主义审美与纪实的城市生活展现:《大桥下面》、《邻居》、《夕照街》、《人到中年》 339
2.转型期间的现代性体验:《给咖啡加点糖》、《本命年》 340
(六)现代主义式的先锋意识与娱乐化追求:80年代中国电影探索的两极并存 342
1.先锋性、作者化与个性求索:《小街》、《黄土地》、《沙鸥》、《黑炮事件》、《红高粱》 342
2.娱乐化与电影的类型元素表现:《神鞭》、《最后的疯狂》、《摇滚青年》 345
结语 346
第五章 前现代、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相融汇的90年代新中国电影美学风貌(1989—2000) 348
一、1989—2000年的电影美学概观及“后存在主义”出现之背景 349
(一)90年代的电影美学概观 349
(二)“宏大叙事”与“后存在主义”概念的提出 356
二、前现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美学互渗的必然性及成因(20世纪90年代) 362
(一)由意识主导到产业先行的电影政策决定了互渗的必然性 362
(二)理论支持和学术语境助推了并存的可能性 368
(三)文化精英的世俗化使审美也走向世俗化 374
三、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存在”命题在各种表述中相混杂的美学特点: 378
(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美学思想中的关键词 379
1.“主旋律”影片对儒家伦理的询唤 379
2.“第五代”与“新生代”美学思想的更迭 382
(1)“第五代”:现代意识与后现代无意识的兼收并蓄 383
(2)“新生代”:后现代表征下的现代性内涵 388
3.“新民俗”与“寓言”、“张艺谋神话”和第五代突围 394
4.“后五代”、“新写实”电影中的审美流向与“存在”反思 398
5.“新生代”、后期“新主流电影”中的“存在主义”审美流向 402
6.“贺岁片”与“娱乐化”审美 405
(二)从“反叛”到“回归”——对“存在”叩问的新的审美倾向 407
1.对感性审美的崇尚 408
2.身体审美与欲望膨胀的展示 411
3.在解构“中心权威”中的存在主义式审美 416
4.彰显个体历史的后存在主义审美视角 418
5.从父亲形象的重建中反思文化烙印 420
(三)从影像风格美中见出文化阐释 422
1.纪实美学与文化阐释 422
2.影像美学中的文化阐释 425
3.后现代式的镜像风格 427
四、各类不同电影中所显现出的90年代中国电影美学之格局 432
(一)革命历史题材 432
1.革命历史的纪实性演绎:《决战之后》、《重庆谈判》、《国歌》、《我的1919》 432
2.革命战争史诗追求中的审美导向:《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 434
3.“平民化”、“泛情化”背后的审美交汇:《周恩来》、《毛泽东的故事》 436
4.革命历史题材与借用好莱坞商业化元素:《红樱桃》、《红色恋人》、《红河谷》、《黄河绝恋》 438
5.历史的民间叙述:《活着》、《蓝风筝》 441
6.历史的后现代言说:《三毛从军记》、《王先生之欲火焚身》、《阳光灿烂的日子》 443
(二)城市题材中的后存在主义式审美 445
1.传统与现代夹击下的都市生存:《站直,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安居》 446
2.另类审美的城市漂流影像:《小武》、《苏州河》 448
3.呼唤传统伦理回归中的存在思考:《过年回家》、《洗澡》 452
(三)农村题材影片中的审美反思 455
1.对封建愚昧的现代性批判:《血色清晨》 455
2.对乡村女性的审美反思:《九香》、《香魂女》、《二嫫》 457
3.在“礼治”与“法治”冲突中的审美取向:《被告山杠爷》、《秋菊打官司》 459
4.怀乡情结中透出对传统的依恋:《我的父亲母亲》、《那山那人那狗》 461
(四)文学作品改编题材 463
1.“新民俗电影”的出击:《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炮打双灯》 464
2.从文学到电影的寻根:《边走边唱》、《黑骏马》 466
3.寓言式的“上海梦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风月》 468
4.“王朔电影”之开娱乐风气之先:《大撒把》、《无人喝彩》、《甲方乙方》 470
结语 473
第六章 新世纪前十年的中国电影美学演变及其泛美学化倾向(2000—2009) 476
一、新世纪中国电影美学演变之概观及其文化背景 477
(一)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电影美学概观与提升“文化软实力” 478
(二)“消费社会”的提出对中国电影美学的影响 482
(三)“高科技”对中国观影者审美体验的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力 485
二、博弈与共赢:新世纪中国电影美学演变的必然性及其成因 488
(一)入世后的电影政策与电影产业格局的调整(政治与商业的博弈和共赢) 489
(二)电影理论界的争鸣与美学的世俗化走向 492
(三)电影艺术与商业的博弈与共生 497
1.在博弈中自觉不自觉地回归现实 497
2.怀旧也是一种博弈的“后现代”手段 498
3.探索与批判共生 500
(四)本土与外来的博弈与共赢 501
三、新世纪中国电影之“驳杂与泛美学化形态”的一般特点 506
(一)新世纪中国电影美学中的关键词 506
1.“大片”、“奇观性”与“视觉快感” 506
2.“主流电影”、类型化与主流化 511
(1)关于“主流电影”的概念辨析 512
(2)“主流电影”类型化转向时的“泛美学”化倾向 514
(3)商业电影向“主流电影”靠拢 517
3.女性电影、女性主义与女性意识 520
(1)女性主义、女性电影与性别权力关系 520
(2)性别意识与生态平衡 527
4.“华语电影”、“民族想象”与民族审美 529
(二)前现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继续互渗的必然性 532
(三)主观视域中的“现实主义”及其困境 535
1.主观色彩较浓的“现实主义”的多元化发展 536
2.“现实主义”影像的困境及其与“视觉冲击力”间的关系 539
3.现实主义之于中国影像消费的必然性及其出路 542
四、新世纪各类不同电影中所显现出的“泛美学”化现象及其探索 546
(一)向“主流电影”转型的革命历史战争题材影片 547
1.新历史主义观照下的革命历史再现 547
2.主旋律与商业化共谋的“主流电影”:《云水谣》、《集结号》、《风声》、《建国大业》 548
3.对军事、战争题材影片的类型化审美探索 552
(二)个体视角与主流价值互渗的人物传记片 553
(三)多元文化碰撞下的伦理片 556
1.对家庭伦理问题的多向度反思 556
2.对社会伦理问题的多元化审视 560
(四)欲望城市中的爱情想象:新世纪以来的爱情题材影片 561
1.时尚影像包装下的“情感消费” 562
2.奇幻、拼贴的爱情“神话” 563
3.精神焦虑与身份迷失 564
(五)农村题材影片中的“现实主义”探寻 565
(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全球化想象与民族性审美 568
1.突显少数民族地区异域风光的视觉奇观 568
2.对少数民族文化和民俗的展示和再现 569
3.全球化想象与民族文化认同 570
(七)摸索中前行的儿童题材电影 572
1.反映亲情的儿童片伦理表达 572
2.“成长”主题中的儿童片审美 574
3.儿童幻想电影中的超现实审美 575
4.儿童电影的另类叙事 576
(八)喜剧类型的探索和泛审美化 577
1.有一定深度与去深度化并存的喜剧审美 578
2.浮浅的普世价值与世俗的本土化喜剧表达 580
(九)工业化进程中的警匪片 582
1.固守与突围:香港与内地合拍的警匪片 582
2.对内地警匪片主流价值观的审美化建构 584
(十)新世纪以来武侠动作片的审美倾向 586
1.对“侠义”理念的泛审美化引申 586
2.对“武打”动作场面的形式美追求 588
3.武侠世界的“奇观化意境”营造 590
(十一)主流意识形态作用下的灾难片 592
(十二)幻觉与想像:幻想题材影片中的泛美学化策略 596
(十三)超类型影片:跨界融合与泛美学化“革新” 599
1.叙事实验:“创新”与杂糅 599
2.意象拼贴:碎片化影像的合成 600
结语 601
后记 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