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5
一 公共政策 5
二 模式、传播模式和传播模式变化 7
第三节 关于本书的说明 9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11
第一节 西方政治传播相关研究 11
第二节 国内公共政策传播相关研究 16
第三节 中国公共政策具体传播模式研究 20
第四节 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 27
第五节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29
第三章 中国公共政策传播系统分析与传播模式变化 31
第一节 传播、政治传播与公共政策传播 31
第二节 中国公共政策传播系统的影响要素分析 34
一 政府——公共政策传播的主导者 35
二 大众传媒——公共政策传播的制度化渠道 37
三 公众——公共政策传播的对象和反馈者 42
第三节 公共政策传播系统的变化及其动力源 45
一 变化的外部动力源之一——传播技术变化 47
二 变化的外部动力源之二——社会变化 49
三 变化的内部动力源——政府、大众传媒和公众角色的相互适应 52
四 政府、大众传媒、公众传播关系在互动中变化 60
第四节 中国公共政策传播模式变化 63
第四章 突破组织传播——由直线模式到波形模式出现 67
第一节 直线模式及其优势与缺陷 67
第二节 波形模式及模式变化背景 72
第三节 模式变化的现实发展——从封闭走向逐步开放 75
第四节 波形模式的互动实现 81
一 政府响应民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81
二 大众传媒推动政策信息公开 83
三 公民推动政策信息公开 86
第五节 波形模式及其局限性 88
一 传播互动的缺陷 88
二 传播内容的缺陷 88
第五章 大众传媒中介的传播——由政策宣传模式到新闻发布模式出现 90
第一节 政策宣传模式及其优势与缺陷 90
第二节 新闻发布模式及模式变化背景 96
第三节 新闻发布模式的现实发展——走向常态化 101
第四节 新闻发布模式的互动实现 106
一 制度设计上的双向传播功能 106
二 现实发展中的双向传播表现 107
第五节 双向互动的环节 110
一 政府的互动策略 111
二 大众传媒的互动策略 118
第六节 新闻发布模式及其局限性 124
一 制度设计中的缺陷 124
二 实施中的互动不足 127
第六章 与公众的直接传播——由窗口模式到压力模式出现 132
第一节 窗口模式及其优势与缺陷 132
第二节 压力模式及模式变化背景 134
第三节 压力模式的现实发展——从弱小走向强大 142
第四节 压力模式的互动实现 150
一 设置公共政策议程影响政府决策 150
二 利益聚合表达形成政策博弈力量 159
三 网络舆论监督对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全过程形成压力 164
第五节 压力模式及其局限性 169
一 结构失衡的局限 169
二 警惕被操纵的民意 172
第七章 个案研究——刺五加不良事件中的公共政策传播 174
第一节 个案背景 174
第二节 政府网站和组织传播 175
一 政府网站发布动态消息 175
二 组织传播 177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政府的互动 177
一 大众传媒选择自己的报道框架 177
二 新闻发布会 181
第四节 公众的参与 182
第五节 案例研究启示 184
第八章 结语 187
第一节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187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 190
第三节 未来研究的建议 191
深度访谈及调查资料 193
做好政府和媒体间的桥梁纽带——专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 193
新闻发布会应实现双向互动——专访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 199
新闻发言人要回应热点问题——专访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 204
政府新闻发布要实现常态化——专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局长郭卫民 20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主新闻发布定量研究报告(2009年7月) 214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214
二 研究方法 215
三 新闻发布现状概述 215
四 自主新闻发布现状内容分析 219
五 记者反馈情况的定量分析 225
新闻发布会评估调查问卷 234
参考文献 239
后记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