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姿容 性别视角下的上海都市文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惠芬等著
  • 出 版 社: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10043309
  • 页数:5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前期基础是“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重点学科规划项目”,共分上下两篇,借用晚近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理论,建立在上海都市文化历史本身“有性化”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都市化过程中性别与消费等大众文化的关系。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性别视角/研究在国内学科建设方面的作用、地位,对中国文学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引言从“口红效应”说起 1

导论 性别视角与上海都市文化研究 6

上篇 研究述评 39

一、“‘妇女”为焦点的阅读”与“看现代中国”的方法 39

二、心态史视角下的性别与都市的构形 50

三、“印刷资本主义”、“技术化视觉话语”的差异与协商 60

四、作为文化生产力量和场域的“新女性” 75

(一)“粉面女郎”与“银幕艳史”:女性与早期中国电影 75

(二)“写实主义”和“文化表演”:从话剧女演员到电影女演员 86

(三)民国女子戏剧:都市传奇与言情文化 95

五、“公共生活领域”与消费的女性化发展 100

(一)日常消费的“公共化”与“公/私”领域的重新划分 100

(二)近代上海的百货公司与消费的女性化 107

六、消费的性别化与民族国家想象 118

(一)西方“消费女性化”的初始情境 118

(二)“摩登女郎”、男性形象变革与民族国家想象 124

下篇 个案分析 145

第一部分 145

“环球百货”、“摩登女郎”与上海外观现代性的生成 145

一、“环球百货”:视觉政体和炫耀消费 146

二、女性的“合法”空间和“摩登女郎”的产生 150

三、时间、空间与性别:上海外观现代性的生成和紧张 156

消费文化的勃兴与“新感觉派”的“摩登女郎”想象 165

一、现代消费娱乐空间里的摩登女郎:空间权力和性别权力的僭越挑战 167

二、物化的背后:摩登女郎的身份建立和“摩登性”的认同 175

三、谁是消费文化的新权威新偶像:摩登女性与男性精英的权力之争 181

1948年上海舞潮案与“社会学的想象力”及身体政治 188

一、缘何“哀舞女”? 188

二、上海舞潮案与“最初的现代场景” 191

三、跳舞与吃饭 196

四、禁舞令与“身体的政治” 201

第二部分 206

现代女性媒介视觉文化之始:《妇女时报》的封面女性形象 206

一、《妇女时报》的办刊宗旨和栏目内容 208

二、《妇女时报》的新式仕女画封面 215

三、新式仕女画封面的意义:现代女性视觉文化之始 223

望远镜与中国现代女性的世界观 230

一、女性与望远镜意象 232

二、男性与望远镜意象 240

三、现代女性世界观的变化 243

四、现代女性眺望:男性的想象与建构 246

焦虑中的性别与都市想象——对《上海漫画》、《时代漫画》的一种解读 250

一、被忽略的特色和成因 253

二、女性身体的诱惑与现代都市想象 262

三、角色的倒置与“未来上海风光之狂测” 273

四、现代的形式:“唯美—颓废”和立体主义等等的并用 282

都市语境下的女性写作 290

一、都市背景、文化资源和女性写作的兴起 291

二、女性写作与都市文学文化生产 302

三、女性意识和都市意识的交织互渗 332

第三部分 344

阶级意识与性别呈述:也谈左翼电影的政治性 344

一、性别政治与左翼电影的政治性 344

二、《神女》的阶级意识和性别呈述 348

三、左翼电影性别呈述的多种倾向和复杂性 353

中国早期女电影人和中国电影的现代性 361

一、女电影演员的出现和中国电影艺术形态的成型 363

二、聚焦女演员:中国早期电影工业“明星制”的运作策略 372

三、不甘受操控:早期女电影制片人的产生及意义 379

谁是“真正的新女性”:《现代一女性》与《新女性》的比较阅读 388

一、《现代一女性》的产生背景 390

二、《时报》上的电影小说《现代一女性》 396

三、《新女性》的创见与“改写” 407

四、厚“此”薄“彼”的背后:电影评论与“新女性”之争 411

《体育皇后》的都市、性别和阶级叙事 420

一、都市想象与新女体的塑造 421

二、阶级意识、外来资源和性别政治的协商 433

三、《体育皇后》的历史文化意义 441

第四部分 443

女性形象与社会变迁 443

一、政治与时尚:时代女性的双重敏感 444

二、消费、传媒、西方时尚和商业文明的全方位影响 448

三、“美”的等级和权力网络 453

男性形象、气质与中国现代化 459

一、剪辫:政治革命、文化革命、生活革命 460

二、尚武:强弱即曲直 469

三、新生活运动:衣食住行与“国族复兴” 475

四、余论:“上海男人”与上海文化 481

参考文献 486

后记 501

各章作者说明及简介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