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外宣思想与外宣实践 1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外宣思想与外宣实践 1
(二)列宁的外宣思想与外宣实践 21
(三)毛泽东的外宣思想与外宣实践 43
(四)周恩来的外宣思想与外宣实践 78
(五)邓小平的外宣思想与外宣实践 109
(六)江泽民的外宣思想与外宣实践 144
二、对外宣传的史学视野 165
(一)对外宣传的历史考察 165
(二)中国声音对外输出的历史探究 181
(三)西方中国观的历史变迁 194
三、对外宣传的学科建设 205
(一)对外宣传是一门科学 205
(二)对外宣传的定义 213
(三)对外宣传的研究范围 217
(四)对外宣传的地位和作用 224
(五)对外宣传的目标、方针和任务 228
(六)对外宣传的原则、形式和方法 234
(七)对外宣传的队伍建设 240
(八)对外宣传的运行机制 245
四、对外宣传的世界观念 285
(一)对外宣传与我国外宣工作者的世界眼光 285
(二)对外开放与世界多极格局中的中国 308
(三)国际形势与’95世界妇女大会的对外宣传 331
(四)运用世界眼光看澳门的历史性回归 354
(五)用跨世纪的视野研究侨务的外宣工作 371
(六)由香港特区区情讲座引申到对外宣传 386
五、对外宣传的理论探讨 391
(一)新时期对外宣传论稿 391
(二)邓小平的中国国际形象思想探究 410
(三)论对外宣传中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思想 421
(四)从文化误读解剖对外宣传中的针对性问题 430
(五)对外宣传必须坚持讲政治 448
(六)按五中全会精神发展对外宣传工作 454
(七)跨文化研究与我国的对外宣传 460
(八)论新时期的节庆与节庆现象 494
(九)论友好城市的对外宣传 506
(十)对外宣传与对台宣传 514
六、地方的对外宣传 523
(一)对地方外宣工作的再认识 523
(二)地方对外宣传中的矛盾转换 534
(三)地方对外宣传与经济发展战略 541
(四)地方对外宣传小组的中心枢纽作用 546
(五)地方对外特色宣传与国际性节庆活动 556
(六)对地方国际性活动发展走向的探讨 560
(七)重新认识地方的国际性节庆活动 567
(八)改革开放20年山东对外宣传追踪 575
(九)地方对外宣传的主旋律 586
(十)对写作地方外宣理论和综合稿件的几点认识 591
(十一)地方对外宣传中的书刊陈列与宣传 596
(十二)孔子的报道与地方的外宣 599
(十三)首届孔子文化节中的地方对外宣传 603
七、在境外的宣传 608
(一)在荷兰国际会议上的对外宣传 608
(二)在日本国际会议上的对外宣传 613
(三)在法国国际博览会上的对外宣传 618
(四)在德国经贸洽谈会上的对外宣传 625
(五)在香港经贸洽谈会上的对外宣传 630
(六)在新加坡、香港新闻文化活动中的对外宣传 634
(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闻文化活动中的对外宣传 640
(八)在美国、加拿大新闻文化活动中的对外宣传 647
(九)对苏联的印象与对苏联的宣传 655
(十)外国人如何利用国际性展览开展对外宣传 660
八、对外新闻与接待宣传 663
(一)对对外新闻工作的认识与探讨 663
(二)德国记者访鲁的接待与宣传 672
(三)香港专栏作家访鲁的接待与宣传 677
(四)香港《文汇报》记者访鲁的印象与建议 681
(五)国际台专家访鲁的接待与宣传之一 685
(六)国际台专家访鲁的接待与宣传之二 689
(七)京九新闻团访鲁的接待与宣传 693
九、出访归来话外宣 697
(一)发自香港和新加坡的报道 697
(二)从山东年画想到对法国的宣传 702
(三)荷兰纪行 704
(四)雷恩掠影 708
(五)大风车、小人国、第一公民 710
(六)香港,吹起一阵山东旋风 713
(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日子里 717
(八)山东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一次成功对话 721
(九)不依赖大自然的恩赐——澳大利亚、新西兰印象之一 725
(十)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澳大利亚、新西兰印象之二 727
(十一)文明服务,成为一门科学——澳大利亚、新西兰印象之三 729
(十二)迷人的阿德雷德旋律——澳大利亚、新西兰印象之四 731
(十三)友城,连接友谊的桥梁——澳大利亚、新西兰印象之五 733
十、对外宣传文稿 735
(一)纸鸢带动潍坊起飞 735
(二)对外宣传的有益参考——《对外宣传参考》阅读印象 738
(三)讴歌时代,足迹天涯——读袁崇和同志新作《狂歌走天涯》 744
(四)石家庄村开展民俗外宣情况的调查 751
(五)世界语宣传与世界语工作 755
(六)赵启正同志视察山东外宣工作 759
(七)赴云贵川学习考察外宣工作 766
(八)赴沪浙苏学习考察外宣工作 773
主要参考书目 779
后记 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