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年表读通中国文化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若叶著
  • 出 版 社:商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9862722817
  • 页数:347 页
图书介绍:讀通中國文化史懂得運用年表,中國文化史一讀就通!發揮「年表」優點──視覺化,時間點清楚,線性發展明白,方便查詢;配合「文化發展始末」──認識文化運動與概念,輕鬆掌握中國文化發展脈絡;融合「編年體」、「紀傳體」、「文化常識」三大特色,相互對照,這是你案頭必備工具書。全書特色1.上起遠古,下迄民國,依時代氛圍與文化變革,分上古、古代、中古、近世、前近代、近現代等六卷,每卷前有一總說。2.年表以「時間軸」標示西元、朝代、帝王年號,大事欄繫以影響中國社會文化之要事,包含政治更迭、社會變遷、制度改革、宗教思想、文學藝術、器物文明及人物事蹟等。3.收錄近三百條歷史學界的最新研究,務求對中國社會文化「提綱挈領」。4.有別於教科書的老生常談,以新穎、獨特的切入點,顛覆既有的歷史認知,重建最潮的且最符合史實的新文化史。5.一本物超所值、結合創意與證據,適合學生與一般大眾閱讀的歷史普及工具書。--堯舜禪讓這項「聖德」真的存在嗎?周公「制禮作樂」充滿著後世的美化與推崇?--五胡亂華以前,中原業已大亂,何以會有亂華之說?過往一直強調非漢民族多麼地「漢化」,難道漢民族就沒有「胡化」和「蠻化」?--如文成公主這般「和親」的好結局,原來只是鳳毛麟角,更多的是「辛酸」案例。下嫁「蠻夷之地」,究竟所為何來?--像「慈濟功德會」這樣的佛教救濟事業,早在公元六世紀的中國北方就有了?--中國的青樓文化,何以在明末清初達到高峰?--宋代社會真的積貧積弱?明清社會真的停滯不前嗎?--清末以來,中國追求民主的夢想路途坎坷,「北京之春」是否得以降臨?本書條目詳「新」略「舊」,企圖顛覆你的既有知識,開發新的歷史思維,讓你重新省視中國文化的發展脈絡。它刻意撇除一板一眼、教條式、教科書的知識體系,企圖「標新立異」,令人耳目一新。當然,這個新知是建立在有所本之上,既非天馬行空,也非無的放矢。過去填鴨式教學,喜在硬梆梆的歷史課本中尋找填空答案;然而,隨著歷史教育理念改變,學測、基測考題也愈來愈靈活,死背絕非良道。希望本書能讓原本不喜愛歷史的讀者感到有趣,從而掌握學習歷史的竅門。原本習慣教條式歷史記誦的讀者,在被作者刻意「破壞」的過程中,肯定能找到新的「發現」,「重組」知識體系,掌握中國歷史更能事半功倍、得心應手

〈自序〉跳脱框架的历史 2

编辑体例 4

【中国历史简表】 19

【中国地图】 21

一、上古卷 23

文明的起源:一元论VS.多元论 24

走出非洲 25

北京人的迷思 25

新石器革命:新旧石器时代的分水岭 26

区系类型说: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 27

墓葬所见之先民世界 28

从穴居到半穴居;从巢居到干栏式建筑 29

从氏族到国家:城市革命的出现 29

古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 30

何谓炎黄子孙 31

尧舜禅让的真相 32

「知母而不知父」的母系社会 32

大同世VS.小康世 33

古史层累造成说与疑古派 34

二重证据法:古史研究的两把刀 34

从疑古到释古 35

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 36

古代国家的雏形:二里头文化 37

信史时代的揭幕 37

何谓殷商 38

二里冈文化 39

兄终弟及的继位法 40

亚字形墓葬 41

殉葬:权力下的牺牲品 42

祭祀与甲骨文 43

巫觋式的宇宙观 44

从诸神时代到绝地天通 44

惊人的天文历法 45

周人的兴起 46

小邦周VS.大邑商:小虾米对抗大鲸鱼的意外成功 47

牧野之誓:商纣的暴君形象 48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殷周革命的意义 48

城邦国家:国与野之分 49

周公东征的实相 50

宅兹中国:成周城的建立 51

封建制度 52

从宜侯矢簋所见的封建实态 53

周中期的衰微 54

宗法制度 54

可疑的井田制度 55

周公制礼作乐的谜团 56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58

周室东迁 58

二、古代卷 59

哲学的突破 60

春秋战国的名称由来 61

礼坏乐崩:贵族凌夷、平民崛起的社会 61

霸王幕后的真实 62

诸夏VS.戎狄:文化夷夏观的出现 63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64

从王官之学到百家之言 65

天道远,人道迩:理性思维的昂扬 66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67

士阶层的兴起 68

问鼎中原:南方势力的崛起 68

华夏边缘的游移 70

尚巫的楚文化 71

从宗法封建到军国主义:春秋到战国的剧烈变动 72

封建的瓦解? 73

走向郡县制:新国家型态登场 73

工商业发达 74

铁器、灌溉与牛耕 75

天下第一大城:齐国首都临淄 76

稷下之学 77

所谓的「九流十家」 78

诸家源流考:以儒、墨、道、法、阴阳家为例 78

从礼到法:荀子的伟业 81

作法自弊:商鞅变法的始末 82

天下以市道交 83

一字千金:《吕氏春秋》的背后精神 84

奉天承运:皇帝制度的由来 85

君尊臣卑:道统与治统之争 86

王者无外:中国的天下观 87

万里长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89

从杞梁妻到孟姜女 90

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91

焚书坑儒:知识的浩劫 92

汉承秦弊 93

从黄老无为到独尊儒术 94

丝路的「再」发现 95

编户齐民的社会 96

族居、族葬与世业 97

儒教国教化 98

王莽,圣人!? 100

柔道治国 101

经学的时代:兼论今古文之争 102

谶纬思想:儒教的神秘主义 103

佛教的输入 104

早期佛教的特色 105

从游侠到豪侠 106

【春秋战国重要诸侯国年表】 108

三、中古卷 109

羌的历史解码 110

西羌作乱 111

灾荒、疾疫的世纪 112

党锢之祸:清浊流之争 113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114

早期道教 115

「妖贼帮」的太平道 115

纳五斗米的天师道 116

文学自觉的时代 117

从豪族到士族 117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九品官人法 118

社会私属化:依附人口涌现 119

坞堡:〈桃花源记〉的模型 119

名教危机 120

从情礼冲突到缘情制礼 121

月旦臧否:从清议到清谈 121

玄学诞生期 122

自然与名教之争 123

崇有与贵无之辨 124

亚洲的「民族大迁徙」 124

徙戎论 125

南北分裂 126

永嘉乱后的门第社会 127

士庶天隔:江南贵族制社会 128

南方的先住民 129

中国史上的民族问题:文明VS.野蛮 130

「五胡乱华」与「五胡十六国」的陷阱 131

「渗透王朝」与「征服王朝」之别 131

「五胡」简述 132

从平城到洛阳:孝文帝的华化政策 133

胡化、蛮化的可能性 134

来自西域的高僧:佛图澄、鸠摩罗什 135

佛教本土化与释姓的出现 135

沙门不敬王者论 136

南北佛教大不同 137

《洛阳伽蓝记》的地上佛国 138

石窟开凿与造像艺术 139

禁断酒肉:佛教的素食观 141

北方的新天师道:寇谦之 142

南方的神仙道教:陆修静、陶弘景 143

《世说新语》:名士的世界 144

中古新文学观 145

南学北传:兼谈南北文化差异 146

国富民安的隋朝 146

会通南北的大运河 147

建安骨、江左风:初唐的两道文风 148

年三月十:断屠令的施行 149

西天取经:从朱士行、法显到玄奘 150

槐花黄、举子忙 151

漫漫科举路 151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153

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出现 154

以心传心、教外别传:禅宗的勃兴 154

南北宗之争:慧能VS.神秀 155

国际之都:长安 155

街景一瞥:浅谈坊市制度 156

葡萄美酒月光杯 157

古道西风的经商好手:粟特人 158

安史之乱:社会文化的转捩点 159

二元世界观&中古士人的生活模式 160

儒学复兴运动 161

略论古文运动 162

话说「和亲」 163

入唐求法的遣唐使 165

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166

中古的「慈济」 167

外来的新兴宗教:回教、摩尼教、景教 168

三武毁佛:中古时期的「法难」 169

追忆似水年华 170

白马之祸 171

【十六国年表】 173

【南北朝年表】 174

【唐代长安城】 175

【五代十国年表】 176

四、近世卷 177

唐宋变革 178

文化经济重心的南移 179

从部曲走向佃户 180

五代十国的正统性论争 181

后患无穷:燕云十六州的割让 183

天有二日:征服王朝的时代 184

二元统治机构「上阵」 185

北方民族的造字运动 186

由比肩同气到杯酒释兵权 188

祖宗之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188

不杀士大夫:文治主义的横行 190

至公之道:考试公平化的诉求 191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科举社会的成立 192

从庆历到熙宁变法 193

新法的延续 194

南北士人之争 196

从坊市到草市 197

商业革命 198

《东京梦华录》笔下的开封 199

「清明上河图」所见的庶民文化 200

《水浒传》的虚与实 201

南北对峙的时代 203

背海立国?面海立国? 204

海上丝绸之路 204

天上天堂,地下苏杭:江南的开发 206

金的摸索:从二元、汉化到本土化 207

全真教:失乐园中的桃花源 209

追求「内圣」:新儒家的觉醒 211

宋代理学发微 212

鹅湖之会:朱陆学大论辩 214

中国转向内在 215

从习业山林到书院文化 215

敬宗收族:宗族的建设运动 217

社会福利事业的开展 219

积贫积弱?还是辉煌文明? 220

南下牧马的世纪 221

《蒙古秘史》:祖先传说与历史记忆 222

世界的征服者 224

内北国而外中国的族群政策 226

文化的「同化」与「涵化」 228

九儒十丐:元朝的户计制度 229

官、吏之间 230

《四书章句集注》:新传统的确立 232

俗文学的提升 232

文化认同与遗民意识 233

中国近世的挫败? 235

【宋、辽、西夏、金、元年表】 237

【丝绸之路】 238

五、前近代卷 239

明清变革 240

弥勒下生,明王出世 241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242

〈圣谕六言〉:乡里秩序的重建 242

君主专制说 243

永乐的瓜蔓抄 244

都北京:政治中心北移 245

天朝舰队:东方的地理大发现 247

修筑「边墙」 249

海上长城:禁海令的发布 250

致良知的阳明学 251

弃儒就贾:士商结合的新出路 252

南徽北晋:商帮的崛起 254

施善与教化 254

白银的时代 255

小农的贫困化 256

一条鞭法 258

活著的祖宗 259

满街都是圣人的泰州学派 261

情欲解放 262

出版事业的繁盛 264

市井文学与警世小说 265

东林党争 266

纵乐的困惑 267

耶稣会教士东来 269

实用主义与百科全书 270

明末清初的思想转折 271

鼎革之际的贰臣与遗民 272

海洋之子:郑成功 273

解构历史人物的形象 275

《大义觉迷录》:清人的统治正当性 276

「维民则止」:滥兴的文字狱 278

编纂盛业下的暗地阴谋 279

乾嘉考据学 280

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 281

八股疑义平反 282

明清的乡绅社会 283

从族谱到宗谱:宗族的扩张 284

彰善纠过:民间的道德竞逐 286

三教合一的新动向 287

宗教结社与秘密会党 288

资本主义萌芽的论战 289

帝国的停滞? 291

六、近现代卷 293

沉睡的巨龙 294

山雨欲来风满楼 294

天朝的傲慢 295

英国的野望 297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298

重新认识西方 299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00

留美幼童 301

改革的极限 302

「天下」的终结 303

非变法不能救中国 304

新民说 306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07

推波助澜的马前卒 308

冲决网罗 309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310

我以我血荐轩辕 312

紫禁城的黄昏 314

革命尚未成功? 315

制作「国父」 316

新文化的弄潮儿 318

流行「新语」 320

新名词之战 321

文学革命论 322

打倒孔家店 323

启蒙与救亡的摆盪 324

「主义」崇拜 326

王纲解纽 327

寻求新的道 32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329

走向农村 330

农村破产? 331

思想改造 332

新中国 334

十年浩劫 335

北京之春 337

【清代紫禁城】 339

代结语:变动的历史 341

参考书目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