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立体影像技术的历史和发展 1
1.1立体影像技术的历史 1
1.2立体影像的发展 7
1.2.1美国3D电视的发展 8
1.2.2日本3D电视的发展 9
1.2.3现在播放3D电视节目的频道 11
1.3截至2008年各国申请3D技术专利的件数 11
1.4 3D电视的技术展望 15
1.4.1 3D影像的技术展望 15
1.4.2从蓝光技术的视点看3D技术的发展 16
1.4.3 3D播放收视系统的构成 17
1.5各国的3D产业和技术发展战略 17
1.5.1日本的3D影像发展战略 17
1.5.2韩国3D技术开发指南及3D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 17
第二章 立体影像成像原理 21
2.1立体成像 21
2.1.1平行法 21
2.1.2交差法 22
2.1.3图像的距离和深度 22
2.1.4左右眼图像的位置 24
2.1.5错视 25
2.1.6视觉体系和深度 26
2.2立体信息 27
2.2.1单眼立体信息 28
2.2.2双眼立体信息 31
第三章 3D影像基本观看方式和技术 32
3.1眼镜式 32
3.1.1色差型 34
3.1.2偏光(振)型 38
3.1.3主动快门式 47
3.2裸眼式 51
3.2.1视差屏障型 51
3.2.2光栅镜头型 52
3.3全息影像 53
3.4 2D到3D的变换 55
3.5多视点 59
3.6电影院用的3D方法 64
3.6.1 IMAX 64
3.6.2 RealD 64
3.6.3 Dolby 3D 65
3.6.4 XpanD 3D 65
3.7等离子显示器与液晶显示器 65
3.8国内外有关立体电视显示屏的动向和进展 68
3.8.1夏普公司 68
3.8.2美国的NewSight公司 69
3.8.3飞利浦公司 72
3.8.4 PURE DEPTH公司 74
3.8.5 NEC公司 77
3.8.6日本的独立行政法人——情报通信研究机构(NICT) 80
3.9裸眼立体显示器相关专利 82
第四章 立体影像的标准化 85
4.1立体影像标准化概述 85
4.2立体图像传输格式 86
4.2.1 Side By Side 86
4.2.2 Frame Compatible 88
4.2.3 Top and Bottom (Over-Under) 88
4.2.4 Frame Packing 3D 89
4.2.5 HD 3D (FHD 3D) 90
4.2.6 Frame Compatible 3D 91
4.2.7 Frame Sequential 3D 91
4.2.8交叉模式 92
4.2.9行交织模式 92
4.2.10列交织模式 92
4.3立体影像编解码标准 93
4.3.1立体影像制作 94
4.3.2立体影像压缩原理 95
4.3.3 MPEG4 PART 10/H.264-AVC编解码 99
第五章 立体图像的传输 105
5.1 3D独立于2D传输 106
5.1.1基于MPEG2的传输系统 106
5.1.2基于高级编码的传输系统 107
5.2基于2D制播系统的3D制播系统 108
5.2.1基于MPEG2编码的传输系统 108
5.2.2基于高级编码的传输系统 108
5.3基于景深的3D编码方式 109
5.4 3D影像存储标准 111
5.5 3D影像播放传送标准 112
第六章 立体电视的安全性 120
6.1眼睛疲劳 121
6.2视觉体系不匹配 122
6.3晕影像 123
6.4融像 127
6.5 3D节目的后期制作 128
参考文献 131
编后记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