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时代中国文艺思想的二轮美学(代序)&胡晓明 1
序&[加]林理彰 4
Foreword&Richard John Lynn 7
内篇 13
导言:漠北三万里柔然的来书 13
第一章 南兰陵文学家族萧子显之学案 17
序说 17
第一节 萧嶷及诸子仕宦生平学术大略 18
第二节 萧子显事迹大略及著作情况 22
第三节 萧子显的学术思想——从“晚渡北人”和对沈约的双重心态谈起 26
第四节 作为研究法的“文学”与“思想” 33
第二章 萧子显的文学批评观——以《南齐书·文学传论》和《自序》为例 35
第一节 趋新?抑或折衷? 35
第二节 六朝文笔观下的《南齐书》文学界说与起源 37
第三节 神韵说的“远祖”——文学构思过程 42
第四节 “神思”与“沈思”——刘勰、萧子显及萧统文论观的传承 44
第五节 文类说小议 50
第三章 “五言之制,独秀众品”——萧子显之“文章”义及其论五言诗流变略说 57
第一节 从“句读”不同到“文章”不同 57
第二节 南齐时代到来之前的“文章”义 58
第三节 异同之际——比较视野下的萧子显“文章”义 60
第四节 “共妍”与“不祖述”——萧子显所论五言诗之流变 64
第四章 南齐诗“谢灵运体”辨析 70
第一节 南齐诗坛“三体”的成立 70
第二节 谢灵运与“谢灵运体” 71
第三节 膏肓难治——“谢灵运体”的通病 74
第五章 南齐诗“傅咸、应璩体”辨析 78
第一节 “缺席”的第二体 78
第二节 博物、讥喻、事类 79
第三节 琅琊王俭的登场 84
第六章 南齐诗“鲍照体”辨析 87
第一节 鲍照与“鲍照体” 87
第二节 “动俗”的美文 89
第三节 “南朝作手”——多阶层的学习群体 92
第七章 “三体”说综述及其他 96
第一节 文学批评中的“三体”与南齐诗坛 96
第二节 南齐时代理想五言诗之七点要求——附及与张融《门律自序》之比较 97
外篇 107
南齐书文学传论疏义稿(甲编) 107
杂篇 127
章太炎先生《文心雕龙》讲录两种(章太炎讲演、朱希祖等记录、童岭点校整理) 127
附一:章太炎早年《文心雕龙讲录两种》序(徐复撰) 135
附二:上海图书馆藏章太炎先生《文心》讲稿述谊(童岭著) 136
郭象《庄子注》对六朝文学思想与文学理论的影响(林理彰著、童岭译) 146
唐前中国文学概要(林山腴著、童岭整理) 155
附录 181
南监本《南齐书》荻生徂徕批识辑考 181
本书作者近年论著目次 281
后记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