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一、隋唐佛学繁荣的内在动力:争论与融合 2
二、隋唐佛学的中心议题:“缘起论”、“佛性论”、“修行成佛的方法与途径”三种理论 5
三、本书的论述范围 12
四、关于研究方法的问题 13
第一章 隋唐佛学兴起的内因与外缘 18
一、六朝佛学的持续勃兴与人才的聚集 22
二、外部的条件 46
第二章 天台智?的思想理论与实践学说 61
一、“一念三千”的缘起意蕴 63
二、佛性说的流变与整合 72
三、“六即佛”与止观修习 79
第三章 天台学说的继承 93
一、灌顶阐述涅槃佛性思想的理由 94
二、智威、慧威与玄朗的止观传承 96
第四章 荆溪湛然与“无情有性” 99
一、湛然时代的佛教形势 100
二、“无情有性”说的本质及其影响 101
第五章 三论宗的“缘起性空”理论 113
一、罗什以来“性空”学说的传承系统 114
二、“八不”缘起 117
三、“草木有佛性” 120
第六章 法相宗的“缘起”之义 125
一、唯识所现的“赖耶缘起” 126
二、“唯识无境”的内在含义 131
第七章 法相宗后学的“五种姓”说 140
一、“五种姓”说形成的本末因缘 140
二、“一性皆成”与“五姓各别”的种种典据 144
三、双方争论的主要内容及过程 147
第八章 “慈恩”与“西明”的“佛性”论诤 152
一、引起争论的历史原因 152
二、圆测有关佛性问题的主张 154
三、“慈恩”与“西明”争议的结局 159
第九章 唯识学的成佛阶位与实践理论 161
一、法相宗的“五位”说 161
二、“转识成智”的实现、价值及过程 164
第十章 律宗的戒学与观法 170
一、律学的流传曲折与“戒体论”的分歧 171
二、大小乘戒律的会通与妙诠 175
三、从“化教”之判看“南山三观” 179
第十一章 汉传密教的“即身成佛”论与修持方式 182
一、“即身成佛”思想与显教之差异及其本质 184
二、“即身成佛”的理据与金、胎两部曼荼罗 194
第十二章 净土思想的实践法门 203
一、西方净土的经论依据与高僧之阐扬 204
二、“老实念佛”的方法与成就 209
第十三章 华严宗的缘起说 214
一、无尽缘起 215
二、“四法界”与“十玄门” 218
第十四章 华严的修行次第与成佛实践 225
一、五教的位次 226
二、华严观法的特色 229
三、“禅教一致” 242
第十五章 佛教义学宗派的趋向没落 247
一、内外的双重打击使天台宗走下坡路 248
二、法相宗趋于消沉的原因 252
三、从“十玄门”理论的发展进程看华严宗的式微 262
第十六章 禅宗的崛起 269
一、从达摩到弘忍及神秀的禅法传承 270
二、六祖惠能的顿悟法门与实践方式 277
第十七章 禅门内外之纷争 281
一、六朝至隋唐“顿”、“渐”之争的主要特征 282
二、“顿悟”与“渐悟”争论的实质 286
三、“渐修顿悟”与南宗祖师的修行 288
四、“即心即佛”与“念佛成佛”的优劣之辩 293
第十八章 唐宋之际儒学的吐故纳新 305
一、禅宗悟道方式的多样化形成“五家七宗” 305
二、从梁肃的佛学修养到李翱的《复性书》 310
结语 316
一、人才聚散 成败得失 317
二、佛学辉煌 禅观冷落 322
跋尾 328
主要阅读参考书目 329
一、中文书目 329
二、日文书目 331
三、西文书目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