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针灸学发展史 1
二、针灸学的特点 3
总论 6
第一章 经络总论 6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7
一、十二经脉 9
二、奇经八脉 11
三、十二经别 13
四、十五络脉 14
五、十二经筋 15
六、十二皮部 17
第二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23
第二章 腧穴总论 24
第一节 腧穴的概念 24
一、概念 24
二、腧穴的别名及含义 24
第二节 腧穴发展简史 26
一、腧穴的形成 26
二、腧穴的著作与贡献 26
第三节 腧穴的分类 28
第四节 腧穴的命名 30
一、命名的意义 30
二、命名的方法 30
第五节 腧穴的功能与治疗作用 32
一、腧穴的功能 32
二、腧穴的治疗作用 33
第六节 腧穴的主治规律 34
一、分经主治 34
二、分部主治 36
第七节特定穴 36
一、五输穴 37
二、原穴 39
三、络穴 40
四、郄穴 41
五、背俞穴、募穴 42
六、八脉交会穴 43
七、八会穴 45
八、下合穴 46
九、交会穴 47
第八节腧穴定位法 52
一、定位法分类 52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53
各论 56
第一章手太阴肺经循行及腧穴 56
一、经络循行及病候 56
二、腧穴定位及主治 60
第二章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及腧穴 67
一、经络循行及病候 67
二、腧穴定位及主治 71
第三章 足阳明胃经循行及腧穴 81
一、经络循行及病候 81
二、腧穴定位及主治 87
第四章 足太阴脾经循行及腧穴 102
一、经络循行及病候 102
二、腧穴定位及主治 106
第五章 手少阴心经循行及腧穴 115
一、经络循行及病候 115
二、腧穴定位及主治 119
第六章 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及腧穴 126
一、经络循行及病候 126
二、腧穴定位及主治 130
第七章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及腧穴 140
一、经络循行及病候 140
二、腧穴定位及主治 144
第八章 足少阴肾经循行及腧穴 164
一、经络循行及病候 164
二、腧穴定位及主治 168
第九章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及腧穴 178
一、经络循行及病候 178
二、腧穴定位及主治 181
第十章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及腧穴 188
一、经络循行及病候 188
二、腧穴定位及主治 191
第十一章 足少阳胆经循行及腧穴 200
一、经络循行及病候 200
二、腧穴定位及主治 204
第十二章 足厥阴肝经循行及腧穴 221
一、经络循行及病候 221
二、腧穴定位及主治 225
第十三章 奇经八脉 233
第一节 督脉循行及腧穴 233
一、经络循行及病候 233
二、腧穴定位及主治 236
第二节 任脉循行及腧穴 244
一、经络循行及病候 244
二、腧穴定位及主治 246
第三节 冲脉 255
经络循行及病候 255
第四节 带脉 257
经络循行及病候 257
第五节 阳跷脉、阴跷脉 259
经络循行及病候 259
第六节 阳维脉、阴维脉 261
经络循行及病候 261
第十四章 常用奇穴 264
第一节 头颈部 264
第二节 躯干部 265
第三节 上肢部 266
第四节 下肢部 267
第十五章 标本、根结、四海、气街 270
一、标本、根结 270
二、四海 272
三、气街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