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关联探测方法研究 专利引文视角》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睿编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4326494
  • 页数:2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分析现有科学—技术关联探测模型的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将研究内容设定为对3个关键问题的研究,通过整合3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构建了新的科学—技术关联探测综合模型,并以催化领域的美国专利为样本进行实验,验证了改进的有效性。

第1章 科学-技术关联概述 1

1.1 科学-技术关联的定义 1

1.2 探测科学-技术关联的意义 2

1.3 探测科学-技术关联的方法 2

第2章 科学-技术关联探测的文献计量学方法 5

2.1 基于作者-发明人共现的科学-技术关联探测 5

2.2 基于学科主题词-技术主题词共现的科学-技术关联探测 7

2.3 基于专利引文的科学-技术关联探测 8

2.4 方法对比与选择 9

第3章 基于专利引文的科学-技术关联探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4

3.1 现有探测模型中存在的3大问题 15

3.1.1 专利引用论文的复杂动机导致引用信息富含噪音 15

3.1.2 专利对论文的单向引用不能揭示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双向关联 16

3.1.3 专利的IPC类目难以与论文的学科分类准确对应 17

3.2 对3大问题的已有研究综述 18

3.2.1 对专利引用动机复杂性的已有研究 18

3.2.2 对双向探测科学-技术关联的已有研究 19

3.2.3 对IPC类目细划的已有研究 20

3.3 本书所涉及的相关概念 21

3.4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2

3.5 本书的总体研究框架 25

第4章 面向科学-技术关联探测的专利引文降噪 30

4.1 科学引文分析与科学知识关联探测 30

4.2 专利引文分析与科学-技术关联探测 31

4.3 专利引用动机与科学论文引用动机的差异 33

4.3.1 法律视角下专利引文与科学引文的差异 33

4.3.2 社会学视角下专利引文与科学引文的差异 34

4.3.3 信息交流视角下专利引文与科学引文的差异 35

4.3.4 引用动机决定着专利引文对科学-技术关联的揭示能力 39

4.4 专利引用动机辨析 40

4.4.1 审查员引用动机 40

4.4.2 发明人自引动机 46

4.4.3 发明人他引动机 48

4.5 各类专利引文的含噪度假设 53

4.6 假设检验 54

4.6.1 实证实验设计 54

4.6.2 实证实验样本选择 54

4.6.3 实证实验结果及假设验证 64

4.7 基于引用动机辨析的各类专利引文差异赋权 69

4.8 面向专利引文降噪的S-T关联算法修正 70

第5章 面向科学-技术关联探测的双向引用信息融合 75

5.1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双向关联 75

5.1.1 科学是技术的源泉和支撑 76

5.1.2 或技术是科学的手段和推动力 78

5.1.3 科学与技术的双向关联 79

5.2 基于论文-专利引用信息计量T-S关联的可行性 83

5.2.1 计量论文-专利引用信息的前人工作 83

5.2.2 论文-专利引用信息的获取途径 85

5.2.3 计量论文-专利引用信息的可行性 87

5.3 T-S关联算法构建 91

5.3.1 T-S关联计量应当考虑的因素 91

5.3.2 已有的相关计量方法 92

5.3.3 本书的计量方法构建 92

5.3.4 T-S关联计量实验 93

5.4 双向关联融合算法构建 95

5.4.1 信息融合理论 95

5.4.2 常用的信息融合算法对比 99

5.4.3 双向关联融合算法构建 100

5.4.4 催化领域双向关联融合实验 101

第6章 面向科学-技术关联探测的专利聚类 108

6.1 专利的分类 108

6.2 基于引用关系计量的专利聚类方法研究现状 111

6.2.1 专利相似度判断方法研究现状 112

6.2.2 基于引用关系分析的专利相似度计算及存在的问题 113

6.2.3 基于相似度矩阵多元统计的专利聚类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114

6.3 基于专利-专利引用耦合分析的专利聚类及IPC类目细划 121

6.3.1 以引用耦合作为专利相似度测量指标的依据 121

6.3.2 基于二阶引用耦合的专利相似度计算 128

6.3.3 相似度矩阵结构匹配计算 136

6.3.5 IPC类目细划实验 146

第7章 科学-技术关联探测模型改进及有效性验证 160

7.1 科学-技术关联探测模型改进 160

7.1.1 改进后的科学-技术关联探测模型概述 161

7.1.2 改进后的科学-技术关联探测步骤 162

7.1.3 改进后的科学-技术关联探测相关算法 163

7.2 催化领域科学-技术关联探测实验 164

7.2.1 实验目的 165

7.2.2 实验过程 165

7.2.3 实验结果 167

7.3 改进的有效性验证 172

第8章 社会网络分析视野下的科学-技术关联探测结果解读 173

8.1 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173

8.1.1 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 174

8.1.2 社会网络分析的重要概念 174

8.1.3 测定网络结构的常用指标 175

8.2 催化领域科学-技术关联探测结果的2-模网特性 178

8.3 基于2-模网中心性分析的催化领域核心学科、核心技术确认 179

8.3.1 科学节点中心性测度及核心学科确认 179

8.3.2 技术节点中心性测度及核心技术确认 183

8.4 基于结构洞分析的催化领域关键性中介技术识别 185

8.4.1 结构洞的测度及其意义 185

8.4.2 基于结构洞分析的关键性中介技术识别 188

8.5 基于局部桥分析的催化领域科学-技术知识耦合发现 190

8.5.1 局部桥的测度及其意义 191

8.5.2 基于局部桥分析的科学-技术知识耦合发现 191

8.6 基于2-模网对应分析的催化领域科学-技术协同创新机会预见 193

8.6.1 2-模网对应分析的原理及意义 193

8.6.2 科学端与技术端的对应分析 194

8.6.3 基于对应分析的重要科学-技术组合揭示 198

8.7 科学-技术关联探测结果的应用前景 202

附录 203

结语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