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概况 1
一、自然资源 1
二、社会现状 3
第二章 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历程及成就 5
一、包头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历程 5
(一)萌芽阶段:经济建设起步、环境保护萌芽(1949—1977年) 5
(二)起步阶段:机构制度建设、点状治理污染(1978—1991年) 6
(三)发展阶段:强化执法监管、区域综合治理(1992—2005年) 8
(四)转型阶段:实施环境优化经济战略、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2006年至今) 11
二、环境保护取得的积极进展 14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9
(一)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 19
(二)资源和环境保护 22
第三章 经济社会现状分析 25
一、经济社会现状分析 25
(一)经济发展现状评价 25
(二)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28
(三)经济社会发展区域比较 32
二、产业生态适宜性分析 36
三、循环经济现状分析 41
第四章 环境要素现状分析 50
一、能源现状分析 50
(一)能源消费总量 50
(二)能源消费结构 51
(三)能源效率分析 52
二、空气环境及污染排放现状分析 55
(一)空气环境质量功能区划 55
(二)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57
(三)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 60
三、水环境及污染排放现状分析 65
(一)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 65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67
(三)污染排放现状分析 78
四、固体废弃物现状分析 81
(一)工业固体废弃物 81
(二)生活垃圾 84
五、声环境现状分析 85
(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 85
(二)声环境及污染现状分析 87
六、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91
(一)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91
(二)生态环境现状 94
七、环境风险现状分析 99
(一)辐射环境现状分析 99
(二)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 101
(三)持久性有机物污染(POPs)现状分析 101
(四)危险化学品现状分析 102
第五章 环境要素预测分析 104
一、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104
二、能源消费预测分析 106
三、空气环境预测分析 107
(一)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107
(二)空气环境承载力分析 118
四、水环境预测分析 121
(一)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121
(二)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130
五、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预测 134
(一)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预测 134
(二)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136
(三)放射性废物产生量预测 138
(四)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 139
六、环境风险预测分析 139
(一)辐射环境趋势预测 139
(二)重金属预测分析 140
(三)持久性有机污染(POPs)预测分析 141
(四)危险化学品预测分析 141
第六章 环境综合功能区划 143
一、环境功能区划的层次划分 143
二、环境综合功能区划分 148
(一)区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148
(二)环境综合功能区划分 149
三、环境综合功能区管理 155
(一)优化提升区 155
(二)重点开发区 157
(三)适度发展区 161
(四)生态保护区 163
第七章 发展条件、机遇与挑战 164
一、发展条件 164
二、发展基础 165
三、发展机遇 166
四、面临的挑战 167
第八章 发展定位与环境保护战略目标 169
一、发展定位 169
二、指导思想 171
三、发展原则 171
四、战略目标 172
(一)总目标 172
(二)阶段目标 172
第九章 发展战略 174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战略 174
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战略 176
三、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战略 177
四、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战略 180
五、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战略 182
六、区域统筹协同发展战略 185
第十章 重点任务 187
一、实施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全面改善空气质量 187
(一)强化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大重点污染源治理 187
(二)优化调整工业布局,修订环境功能区划 187
(三)推广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 188
(四)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重点区域环境质量 189
(五)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190
(六)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加强氟化物污染防治 190
二、推进实施污水“零排放”工程行动计划,确保饮水安全 190
三、实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 193
四、强化联动监管,控制噪声污染 195
五、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与农村环境保护,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196
(一)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196
(二)进一步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和建设 199
(三)大力推进农村牧区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作 202
(四)加强生态多样性保护和监管,维护生态安全 204
(五)建立健全生态监测体系 206
六、防范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 207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