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文字论 3
远古巫史与华夏先民的象线性符号 3
试论汉字的分义原则 20
汉字转注的变声原则和方法 37
汉字转注的易形原则和方法 54
通假与同源的区别特徵 75
敦煌变文转注字考 86
卷二 词义论 105
词的意义层级及其词性 105
汉语同形对义词简论 118
偏义复词成因初探 127
汉语称谓词的性别异化 139
系联、分离法在词义研究中的意义 155
卷三 句法论 171
上古汉语“D·之·M”结构内部的组合特徵 171
名词状语的性质 185
结构助词“底”(的)的来源再认识 199
秦简《日书》中的判断词“是” 218
《金瓶梅》“ V1+N+V2”式述宾结构鉤沈 228
汉语研究的反本开新 236
卷四 训诂论 247
西汉语言学家“扬雄”本姓再考 247
“转语”方法论 263
近现代“转语”方法论之推阐 272
陆宗达王宁宋永培两代三师之训诂学 286
《礼记》“壹似重有忧者”正读 304
“里”义探源 309
《诅楚文》“??”考释 316
“文献”,本义鉤沈 329
释“弔” 336
释“爯” 344
释“衡” 354
释“娄”, 362
释“夃” 373
释“密”, 381
释“况” 389
释“辰” 397
卷五 诗学论 409
中国古代诗歌内涵 409
七言诗之来源再认识 422
永明诗病说猜想(上)——揭密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440
永明诗病说猜想(下)——揭秘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465
近体诗“拗救”说之检讨 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