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的思维 现代哲学暨马克思主义的波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一川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754262
  • 页数:4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系统地概括评述20世纪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著。本书将20世纪哲学概括为5种思维形态并逐一评点。

引言 1

第一章 波澜壮阔的现代社会运动 1

一、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

1.资本社会化 2

2.劳动智能化 3

3.交换平面化 4

4.世界市场化 5

二、政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6

1.阶级关系发生多项转换 7

2.国家的主要结构和职能发生调整 9

3.“一极多元”的国际政治格局 11

4.非政府的社会有组织势力挑战国际政治权力 13

5.波浪式的共产主义理论和运动 16

三、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9

1.理论科学的革命及其若干特点 19

2.搅动着20世纪社会形态的十大技术 28

四、思维倾向发生大角度转折 41

1.从悲观主义转向乐观主义 41

2.从理想主义转向功利主义 42

3.从单纯理性思维转向混合型思维 44

第二章 风起云涌的20世纪哲学思潮 46

一、科学主义哲学思潮 46

1.形成及演变过程 47

2.主要特点 48

A.同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联结着 48

B.重视科学研究方法论 50

C.重视科学与非科学的鉴别、分类 51

D.重视科学的表达方式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55

二、人本主义 哲学思潮 58

1.形成及演变过程 59

2.主要特点 63

A.以人为研究对象 63

B.推崇非理性意识 64

C.对科学技术持批判态度 68

D.社会影响大,表现形式多样 70

三、新宗教哲学思潮 76

1.形成及演变过程 76

2.主要特点 79

A.信仰目标抽象化 79

B.思维重心朝着世俗社会渐次倾斜 81

C.编结与自然科学的联系 87

第三章 激荡飞扬的思维方法论 93

一、概况 94

1.百年间思维方法论的主要特点 94

2.百年间思维方法论的基本类型 95

二、逻辑分析方法论 97

1.锻造几何学格式的理性思维 98

2.指称、含义、名称 100

3.逻辑专名与摹状词 103

4.逻辑分析的两种类型 106

5.创建和选择“语言构架” 114

三、证伪方法论 119

1.科学始于问题 122

2.猜想的说明和假设的答案 124

3.严厉的批判和合理的竞争 128

4.发现新的问题与科学进步 132

四、结构方法论 135

1.撷取客体某一横断面:同时态抽象 138

2.简化或虚拟客体:创造意义模式 141

3.发现不可还原的关系:揭示“无意识”结构 143

4.从抽象到具体:结构的检验和演绎 151

五、解悟方法论 156

1.理解的本质:筹划在世的可能性 158

2.理解的前结构:经验、语言及成见 162

3.理解的形态:历史、对话和真理 166

六、多元方法论 173

1.理论内涵“增多原则” 174

2.“回归史料”原理 177

3.“不可比性”原理 181

4.“怎么都行”原理 185

第四章 浪尖谷底的马克思主义 190

一、思想渊源 191

1.充分吸收西方哲学发展的长期及近期成果 192

2.马克思主义遭遇实践提出的新课题 193

3.几位先驱者的思想影响 205

二、发展阶段 233

1. 20—40年代中期 234

2. 40年代后期—60年代 238

3. 60年代末期—70年代 241

4. 80—90年代 250

第五章 俄国的马克思主义 256

一、浴火重生 256

二、由科学主义走向人本主义 258

三、对于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的反思 260

1.原社会经济模式的缺陷 261

2.重新认识列宁主义 263

3.功高过大的斯大林 267

4.关于托洛茨基 272

5.关于布哈林 273

四、以议会民主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原则 276

五、浓郁的民族性质 277

第六章 法兰克福学派 280

一、批判的社会理论 282

1.被全面压制着的社会 283

2.单向性社会 286

3.具有攻击性的社会 288

4.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和重建 291

二、精神分析学说同马克思主义的部分重合和一体化融合 298

1.“本我”的压抑与社会文明、异化 300

2.心理革命取代政治革命 304

3.从科学到乌托邦的社会主义 306

4.爱欲的解放 311

第七章 西欧的马克思主义(1990年—2000年) 317

一、劫后余生 317

二、对于“苏联东欧事变”原因的分析 323

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反思 327

四、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思维 330

五、对政党性质和组织建设的新认识及措施 336

第八章 表征之下的“结构”马克思主义 341

一、马克思的思维结构及其革命性转换 344

二、超“决定论”的社会历史结构 349

三、泯灭了构造主体的社会历史结构 354

四、“后”马克思的社会政治结构分析 356

1.现代社会阶级结构分析 357

2.同时态的阶级斗争诸形式 360

3.“结构”国家与国家结构 361

4.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形式与无产阶级专政 365

第九章 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流派 370

一、戏剧化的拉丁美洲马克思主义 370

1.概况 371

2.古巴的社会主义 375

二、色彩斑驳的非洲马克思主义 381

1.两番波浪起伏的演变历程 381

2.理论和实践形态的主要特点 385

3.90年代的南非共产党 389

三、艰难跋涉中的美国马克思主义 391

1.演变概况 392

2.权利法案的社会主义 395

四、独立探索着的日本马克思主义 399

1.日本共产党的自我改革 401

2.日本共产党的社会改造方案 404

参考书目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