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益林的概念 1
2 我国公益林发展概况 4
2.1 历次森林清查期间各省公益林分布情况 4
2.2 各省公益林面积和蓄积发展变化情况 7
2.3 公益林林种构成 9
2.4 公益林地区分布 10
2.5 我国公益林投入情况 19
2.6 我国公益林补偿试点情况 23
2.7 我国公益林补偿存在的问题 24
3 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 26
3.1 生态补偿的相关概念 26
3.2 生态补偿基本要素 31
3.3 生态补偿构建机制原则 37
3.4 生态补偿理论与研究综述 39
3.5 生态补偿机制 47
3.6 生态补偿的政策路径选择 52
3.7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54
3.8 推动生态补偿理论的实践创新 55
3.9 生态补偿理论小结 56
4 国外公益林生态补偿实践及启示 57
4.1 国外公益林生态补偿模式 57
4.2 国外公益林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61
4.3 国外关于补偿主体的生态补偿分类 61
4.4 国外公益林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63
4.5 国外公益林生态补偿的实践 64
4.6 启示 76
5 我国生态补偿及林业财政扶持政策 79
5.1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的必要性 79
5.2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的历史演变 82
5.3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87
5.4 我国生态补偿财政政策现状及创新 100
6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111
6.1 确定合理补偿标准的意义与原则 111
6.2 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依据 112
6.3 生态效益价值评估方法 112
6.4 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研究 130
7 生态补偿标准的计算 132
7.1 基于多元统计的森林生态补偿的调查分析——以江西省瑞昌市为例 132
7.2 基于生态功能的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的计算——以江西省瑞昌市为例 154
7.3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森林游憩资源价值补偿计算——以江西三清山为例 180
7.4 基于最优控制模型的我国公益林最佳补偿价格的计算 189
8 我国公益林补偿的可行性研究 196
8.1 政策背景研究 196
8.2 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研究 197
8.3 生态补偿实践案例 199
8.4 公益林生态补偿法律依据 200
8.5 生态公益林相关的法律、法规 201
8.6 保障措施 202
9 结论及建议 206
9.1 结论 206
9.2 建议 208
参考文献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