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家科技思想构建的范畴基础 1
第一节 道家科技思想范畴研究的源起 2
第二节 道家科技思想范畴研究的意义 7
第三节 道家科技思想范畴的特点 14
第二章 道家宇宙论的基础范畴 18
第一节 道德:宇宙万物的本原 18
一、道、德范畴源起的科技思想背景 19
二、道、德范畴及其科学思想内涵 25
三、道、德范畴与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 43
四、“道”“德”范畴与中国传统科学思想 50
第二节 宇宙:道家的时空意识 59
一、认识“宇宙” 60
二、体验“宇宙” 74
第三节 混沌:道家的世界图景 76
一、混沌:道的存在形态 78
二、混沌:体道的境界 83
三、混沌:道治社会的特征 86
第四节 太一:宇宙本源的追索 87
一、道得之谓之太一 88
二、“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 90
三、“太一”:哲学与科学的交融 100
第三章 道家自然观的基础范畴 104
第一节气:天地万物的质料 104
一、“气”与道家科技思想 105
二、道家“气”论自然观的演进 106
三、“气”范畴与中国科技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22
第二节 阴阳:世界变化的动力机制 132
一、阴阳:世界生成变化的动力之源 132
二、阴阳辩证关系及其科学思想 136
第三节 五行:天地万物的结构 139
一、“五行”的三个维度 139
二、“五行生克”的科学思想 146
第四节 八卦:解释世界的符号系统 148
一、援易入道:道家自然观的丰富发展 149
二、八卦与道家科技思想的表达方式 151
第五节 动与静:道家的运动观 158
一、自然之动静 158
二、治国之动静 161
三、养生之动静 164
第四章 道家科学认识论的基础范畴 167
第一节物:道家科学研究对象的确立 167
一、道家对“物”范畴的理解 168
二、道与物的张力 175
三、“物”,范畴的科学思想 180
第二节理:世界本质与规律的求索 184
一、道尽稽万物之理 185
二、德者,变及物理之所出也 187
三、万物有成理 188
四、万举不失理 191
五、循名究理 196
六、“理”的科学思想 197
第三节 名实:由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的转换 200
一、“无名”与“有名”统一的名实观 201
二、名实观与科学认识论 203
三、“刑名比详”与社会制度设计 211
第四节 有无:事物本质与现象的表征 214
一、本体论意义上的“无”和“有” 214
二、社会技术视野下的“无”与“有” 220
三、自我技术话语下的“有”与“无” 222
四、现象学意义上的“有”和“无” 223
五、有无相生与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 224
第五章 道家科技实践论的基础范畴 231
第一节 天地人:道家思考世界的向度 231
一、多维视角下的“天、地、人”范畴 233
二、天、人、地关系的科技思想 237
三、“天地人”范畴的人文生态思想 245
第二节“自然”:对世界秩序的敬畏 253
一、“自然”的发现和“理性批判”精神的确立 254
二、“自然”范畴的事实与价值维度 258
三、“自然”范畴的科学思想意蕴 264
第三节“无为”范畴与科学思想价值 270
一、无为:道家的科学精神 270
二、无为合天的行为取向 274
三、“无为治世”的社会技术思想 278
四、“无为养生”的自我技术思想 283
余论:道家生命论的基础范畴 289
一、形神相合:生命存在的方式 289
二、生死:生命存在的两种形态 290
参考文献 293
后记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