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法学系列 法理学 第3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公丕祥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09099041
  • 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复旦博学法学系列之《法理学》第三版。书稿涵盖了法理学领域的基本问题,力图反映我国法理学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进而对现时代的法学挑战作出理论回应。在保持教材编写体例结构相对稳定的同时,又作了适当的更新和调整,增设了若干特别栏目,以利于课程教学活动的扎实开展。全书共分为六编,分别介绍了法的现象的本体与价值、法的现象的历史逻辑、法律的调整、法律的创制、法律的实施,以及法制现代化等问题。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法理学的性质与范围 1

一、法理学与法哲学 1

二、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2

【进一步的探讨】庞德论法理学的概念 4

第二节 法理学领域的基本问题 5

一、法理学的本体论 5

二、法理学的价值论 6

三、法理学的认识论 7

四、法理学的方法论 7

【思考与评注】关于法与法律的关系 8

第三节 法理学的历史发展 9

一、中国法理学的沿革 9

二、西方法理学的进化 10

【法律故事】苏格拉底的申辩 11

三、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伟大革命 13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进程 18

一、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18

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形成 19

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发展 21

四、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深化 23

第五节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 26

一、历史辩证的方法 26

二、系统考察的方法 26

三、比较分析的方法 27

复习与思考 28

本章小结 28

关键词汇 29

思考题 29

阅读书目 29

第一编 法的现象的本体与价值 30

第二章 法的现象的特征与本质 30

第一节 法的现象的特征 30

一、法的现象受社会经济关系制约 30

二、法的现象相对独立于社会经济关系 31

三、法的现象具有形式性与自治性 32

【进一步探讨】马克斯·韦伯的形式主义法律观及其影响 33

第二节 法律的特征 33

一、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33

二、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34

三、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35

四、通过程序而强制予以实施 36

【思考与评注】法律规范说与法律规则理论 37

第三节 法的现象的本质 37

一、法的现象的规律性与意志性 37

二、法的现象的共同性与阶级性 38

三、法的现象的正义性与利益性 39

【进一步的探讨】法律的概念与法的现象之相对独立性 40

复习与思考 41

本章小结 41

关键词汇 42

思考题 42

阅读书目 42

第三章 法的现象的功能 43

第一节 法的现象功能的概念 43

一、法的现象功能的含义 43

二、法的现象功能的特征 44

【法律事件分析之一】法的功能的稳定性之局限 45

【法律事件分析之二】法的功能的一般性之局限 45

第二节 法的现象功能的类型 46

【思考与评述】法的功能的分类 46

一、社会整合层面法律功能的分类 47

二、社会影响性质层面法律功能的分类 48

第三节 法的现象功能的状态 50

一、法律对行为的影响 50

二、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51

复习与思考 52

本章小结 52

关键词汇 52

思考题 52

阅读书目 53

第四章 法的现象的价值 54

第一节 法的现象价值的概念 54

一、价值的概念 54

【思考与评注】关于价值的概念 55

二、法的现象的价值的含义 55

【进一步的探讨】法的现象的价值之不同认知 56

第二节 法的现象价值评价 57

一、法的现象价值评价的概念 57

【法律评注】拉德布鲁赫论法律的价值判断 57

二、法的现象价值评价的主体和对象 57

三、法的现象价值评价的标准 58

第三节 法的现象的价值形态 61

一、法的现象与正义 61

【进一步的探讨】罗尔斯论社会体系的正义 61

【思考与评注】分配正义的原则 62

二、法的现象与秩序 63

【进一步的探讨】秩序的社会功用 63

三、法的现象与人权 65

四、法的现象与效率 66

复习与思考 67

本章小结 67

关键词汇 68

思考题 68

阅读书目 69

第二编 法的现象的历史逻辑 70

第五章 法的现象的历史逻辑 70

第一节 法的现象的起源 70

一、原始公社调整系统的性质与特征 70

【思考与评注】恩格斯论氏族习惯的调整功能 71

二、法的现象起源的一般规律 72

【进一步的探讨】氏族习惯与法律的区别 74

三、法的现象起源的多样性 75

【法律评注】中华远古时代的刑制文化 76

第二节 法的现象的历史类型 77

一、法的现象发展的继承性 77

【进一步的探讨】罗马法及其历史意义 78

二、法的现象发展的历史类型 79

【法律评注】梅因论身份法 79

第三节 法系的一般分析 81

一、法系与法律文明 81

【进一步的探讨】法系的概念表达 82

二、法系与法律文化 83

【进一步的探讨】法律文化的概念表达 84

【思考与评注】法律文化隔离机制的形成机理 84

复习与思考 86

本章小结 86

关键词汇 87

思考题 88

阅读书目 88

第三编 法律调整 89

第六章 法律调整的一般分析 89

第一节 法律调整的概念 89

一、法律调整的含义和特征 89

二、法律调整的对象 91

【思考与评述】法律调整的对象 92

第二节 法律调整的机制 93

一、法律对社会关系的模式化 93

【法律评注】法律调整机制的运用与调整实效 95

二、法律调整的过程 96

三、法律调整与法律秩序 97

第三节 法律调整的方式、方法与类型 100

一、法律调整的方式 100

二、法律调整的方法 101

三、法律调整的类型 102

第四节 权利、权力与法律调整 103

一、法律调整中的权利与义务 103

【思考与评述】权利构成 105

二、法律对权力的确认与制约 107

三、法律调整中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109

【典型材料】雅典与古罗马权利对权力的从属 110

复习与思考 111

本章小结 111

关键词汇 112

思考题 112

阅读书目 112

第七章 法律调整与民主政治 113

第一节 法律调整与民主政治的一般关系 113

一、民主的概念与历史发展 113

二、现代民主政治的原则与制度 115

【思考与评注】代议制民主与参与式民主 117

三、民主政治与现代法治 119

第二节 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 121

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 121

二、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 123

三、中国民主政治的特征 124

第三节 法律调整与政治文明 125

一、政治文明释义 125

二、现代政治文明的构成 126

三、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128

复习与思考 129

本章小结 129

关键词汇 130

思考题 130

阅读书目 130

第八章 法治理念与法治国家 131

第一节 法治概述 131

一、法治的含义 131

二、法治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 133

第二节 法治思想的历程 134

一、西方法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134

二、法治观念在中国的生成 135

【法律故事】孙志刚事件 137

第三节 法治国家 138

一、法治国家的概念 138

二、法治国家的条件 138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40

复习与思考 142

本章小结 142

关键词汇 142

思考题 142

阅读书目 142

第九章 法律调整与经济社会 144

第一节 法律调整与经济发展 144

一、法律调整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 144

【进一步的探讨】马克思论经济形态与法的现象 144

二、法律调整与市场经济发展 146

【思考与评述】法律调整方法之要义 14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调整体系 150

第二节 法律调整与文化建设 151

一、法律调整与文化建设的一般关系 151

【进一步的探讨】文化与文化软实力 152

二、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 155

【进一步的探讨】市民社会中的法与伦理 155

【思考与评述】富勒论法律与道德 158

三、法律调整与法律意识 158

第三节 法律调整与和谐社会 161

一、法律调整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般关系 161

【进一步的探讨】和谐的意义 161

二、法律调整与环境保护 163

【进一步的探讨】生态法的概念 164

三、法律调整与社会利益关系整合 165

复习与思考 166

本章小结 166

关键词汇 167

思考题 167

阅读书目 168

第十章 法律调整与法律程序 169

第一节 法律程序概述 169

一、法律程序的一般特征 169

二、法律程序的相对独立性 170

三、法律程序在法律调整中的作用 172

【进一步的探讨】非正当程序与正当程序的区别 173

第二节 正当程序的特征与要素 174

一、正当程序的起源与发展 174

二、正当程序的特点 175

三、正当程序的要素 177

【法律故事】正义女神的蒙眼布 180

第三节 法律程序的内在机制与价值 180

一、法律程序的内在机制 180

二、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 182

【进一步探讨】罗尔斯论程序正义 185

复习与思考 185

本章小结 185

关键词汇 186

思考题 186

阅读书目 186

第四编 法律的创制 187

第十一章 法律创制的原理 187

第一节 法律创制的概念和特征 187

一、法律创制的概念 187

二、法律创制的特征 188

第二节 法律创制的原则 189

一、民主原则 189

二、科学原则 189

三、法治原则 190

【进一步的探讨】我国立法的征询工作 191

第三节 法律创制的程序和技术 192

一、法律创制的程序 192

二、法律创制的技术 195

【法律评注】立法技术规范 196

复习与思考 196

本章小结 196

关键词汇 196

思考题 196

阅读书目 197

第十二章 立法体制与法律体系 198

第一节 立法体制与立法效力位阶 198

一、立法体制概述 198

二、我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199

三、立法效力位阶 200

【法律评注】立法效力位阶与法律监督制度 203

第二节 法律渊源 204

一、法律渊源释义 204

二、法律渊源的历史发展 205

三、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 206

第三节 法律体系 209

一、法律体系释义 209

二、法律部门及其划分标准 211

三、当代中国主要法律部门 213

复习与思考 217

本章小结 217

关键词汇 217

思考题 217

阅读书目 218

第十三章 法律要素 219

第一节 法律规范 219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 219

二、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221

三、法律规范的种类 221

第二节 法律原则 222

一、法律原则的概念 222

二、法律原则的特征 223

三、法律原则的分类 225

四、法律原则的作用 225

【进一步的探讨】法律原则与法律要素 227

第三节 法律概念 228

一、法律概念的定义与特征 228

二、法律概念的作用 229

三、法律概念的种类 230

复习与思考 230

本章小结 230

关键词汇 231

思考题 231

阅读书目 232

第五编 法律的实施 233

第十四章 法律实施概述 233

第一节 法律实施的概念、方式与评价 233

一、法律实施的概念和意义 233

二、法律实施与法律实现 234

三、法律实施的方式 235

四、法律实施的评价 239

【法律评注】当代关注:法律的遵守和执行 240

第二节 法律效力 241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与分类 241

二、法律的效力等级 241

三、法律的空间效力 242

四、法律的时间效力 242

五、法律的对人效力 244

【法律评注】古代观象:唐律中关于法律的对人效力之规定 244

第三节 法律实效 245

一、法律实效的概念 245

二、法律实效与法律效果 246

三、法律实效与法律效益 247

【思考与评注】近代透视:法律实施的社会之基 248

复习与思考 249

本章小结 249

关键词汇 250

思考题 250

阅读书目 250

第十五章 司法机理 252

第一节 司法权的性质和特征 252

一、司法权的性质 252

二、司法权的特征 253

【思考与评注】托克威尔论司法的属性 253

第二节 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 255

一、司法的独立性原则 255

二、司法的平等性原则 257

【案例评析】司法的平等性 258

三、司法的科学性原则 258

四、司法的责任性原则 259

第三节 司法活动的过程 260

一、司法程序的启动 260

二、案件事实的查明和确认 260

三、法律的选择与适用 261

四、司法裁判的作出 262

五、司法文书的送达 262

六、司法裁判的执行 262

第四节 现代司法的价值目标 262

一、司法公正 262

二、司法效率 264

三、司法权威 265

【法律故事】尼克松与“水门事件” 266

复习与思考 266

本章小结 266

关键词汇 267

思考题 267

阅读书目 267

第十六章 法律方法 268

第一节 法律方法概述 268

一、法律方法的意义 268

二、法律方法的古老历史 269

三、法律职业思维 270

四、法律方法的范围 273

【思考与评注】早期注释法学派的法条注释方法 274

第二节 法律推理 274

一、法律推理概述 274

二、形式推理 276

三、实质推理 277

【思考与评注】司法过程中的类推适用问题 278

第三节 法律解释 279

一、法律解释及其必要性 279

二、法律解释权限划分 280

三、法律解释的原则 282

四、法律解释方法 282

【思考与评注】法律解释目标与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规则 284

第四节 法律漏洞及其补救方法 285

一、法律漏洞概述 285

二、法律漏洞的种类 286

三、法律漏洞的补救方法 287

【进一步的探讨】法律漏洞现象 288

复习与思考 289

本章小结 289

关键词汇 290

思考题 290

阅读书目 290

第十七章 法律关系 291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述 291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291

二、法律关系的特点 292

三、法律关系的种类 293

【思考与评述】立法权的力量 294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要素 294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295

二、法律关系的客体 298

【案例评析】月球土地买卖 298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运动 300

一、法律关系运动的含义 300

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前提和条件 300

【事例比较】法律关系的产生 301

复习与思考 302

本章小结 302

关键词汇 302

思考题 302

阅读书目 303

第十八章 法律责任 304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 304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 304

二、归责原则 305

【思考与评述】如何归责 305

三、法律责任的作用 307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分类 308

一、引起法律责任的条件 308

二、法律责任的种类 310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实现 311

一、追究法律责任的原则 311

【法律故事之一】责任法定的运用 311

【法律故事之二】清代文字狱和株连惨案 312

二、法律责任实现的形式 312

复习与思考 314

本章小结 314

关键词汇 314

思考题 315

阅读书目 315

第十九章 法律职业 316

第一节 法律职业概述 316

一、法律职业的概念与特征 316

二、法律职业的形成 317

三、法律职业制度 319

【进一步的探讨】西方为什么会形成法律职业? 322

第二节 法律职业的技能 323

一、法律职业的语言技能 323

二、法律职业的思维 324

三、法律职业的知识 325

四、法律职业的技术 325

第三节 法律职业伦理 326

一、法律职业伦理概述 326

二、律师职业道德 327

三、法官职业道德 330

四、检察官职业道德 332

复习与思考 333

本章小结 333

关键词汇 333

思考题 334

阅读书目 334

第六编 法制现代化 335

第二十章 法制现代化的概念与标准 335

第一节 现代化与法制现代化 335

一、现代化的概念 335

二、法律发展与法制现代化 336

【法律评注】法制现代化研究的思想轨迹 337

三、研究法制现代化问题的时代意义 339

第二节 法制现代化的意义解构 340

一、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向度 340

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性质 340

三、法制现代化的内涵特征 341

【进一步的探讨】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多样性统一 341

第三节 法制现代化的标准 342

一、法律的形式合理性 342

二、法律的价值合理性 346

三、法律的效益化原则 350

【法律评注】关于法制现代化标准的认知 353

复习与思考 353

本章小结 353

关键词汇 354

思考题 354

阅读书目 354

第二十一章 法制现代化的模式 356

第一节 内发型法制现代化 356

一、法制现代化模式的意义及其类型 356

二、内发型法制现代化的内涵与发端 357

三、内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形成条件 358

四、内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特征 358

【进一步的探讨】伯尔曼论西方法律的发展 360

第二节 外发型法制现代化 361

一、外发型法制现代化的概念 361

二、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形成条件 361

三、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特征 362

【进一步的探讨】布莱克等论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 363

第三节 混合型法制现代化 364

一、混合型法制现代化的模式界定 364

二、混合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形成条件 364

三、混合型法制现代化的启动方式 365

四、混合型法制现代化的动力根源 366

【思考与评注】法制现代化的国情条件 367

复习与思考 367

本章小结 367

关键词汇 368

思考题 368

阅读书目 368

第二十二章 法制现代化的矛盾运动 369

第一节 外部影响与内发力量 369

一、法制现代化的动因 369

二、外域法律文化的冲击 370

三、法制变革进程的内在因素 372

【法律评注】“冲击-反应”模式 374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性 375

一、传统与法律传统 375

二、法律传统与现代法的交融 375

三、法律传统的创造性转换 376

【进一步的探讨】韦伯论社会统治类型 377

第三节 国际化与本土化 378

一、法律发展的全球意识 378

二、法律国际化的内在机理 380

【进一步的探讨】全球化与全球法律重构 381

三、法律本土化的渊源 382

复习与思考 384

本章小结 384

关键词汇 384

思考题 384

阅读书目 385

主要参考文献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