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章 《庄子》内外杂篇的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4
一 内篇、外篇与杂篇 4
二 复合词的研究结果是否是可信的 23
三 矛盾排除法的运用 29
四 精神类似法的运用 35
五 残缺的庄子,抑或完整的庄子 47
六 庄子与老子 68
第二章 道的问题 73
一 道为何物 73
二 道根与道本 104
三 庄子之道与老子之道 117
第三章 相对主义问题 125
一 物之齐与不齐 125
二 小大之辩 129
三 时与化 135
四 有用与无用之辩 146
五 名实之辩 152
第四章 认知、相知与真知 171
一 是与非的哲学意义 171
二 相知:立场与客观性 180
三 真知与真人 187
四 言与意及象 196
第五章 道与德——伦理与仁爱 206
一 道家的德性——真 206
二 德与仁义 222
第六章 逍遥与自由 245
一 适性是否逍遥 245
二 有待与无待 268
三 自由人格 280
四 自然的是否自由的 290
第七章 无言之大美 299
一 庄子的美 299
二 庄子的乐 322
三 美与真、善及艺术精神问题 330
四 雕琢与复朴——自然之美 335
五 虚室生白——无言之美 342
六 观的艺术 346
第八章 庄学诸派之一——道家 350
一 郭象的《庄子注》 350
二 成玄英的《庄子疏》 364
第九章 庄学诸派之二——儒家 384
一 林希逸的《南华真经口义》 384
二 王夫之的《庄子通》、《庄子解》 393
第十章 庄学诸派之三——佛家 407
一 支遁、僧肇的庄子学 407
二 憨山德清的庄子学 418
参考书目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