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社会理想的历史巡礼 3
导论 3
第一章 “天下为公”: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学说 7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历史划分 8
一 上古公天下社会 8
二 夏商周封建社会 9
三 由秦至清的皇帝集权社会 11
第二节 东周时期社会理想学说 12
一《礼记》:“大同”社会 12
二 孟子:“仁政”理想 14
三 老子:“小国寡民” 15
四 庄子:“至德之世” 17
五《尉缭子》:“天下一家”、“共寒共饥” 18
六《吕氏春秋》:“至公”理想 20
七《太公六韬》:“天下与共”、“同利同乐” 23
第三节 两汉时期社会理想学说 25
一 陆贾:“至德”之世 25
二《淮南子》:“修伏牺氏之迹,反五帝之道” 27
三《文子》:“至人之治” 30
四 何休: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太平世” 33
五《太平经》:“太平”天下 37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社会理想学说 39
一 阮籍:“无君无臣”的“太初”社会 40
二 嵇康:“天下为公”的“至德之世” 41
三 《列子》:“华胥氏之国”与“终北国” 44
四 鲍敬言:“无君”之世 46
五 陶渊明:“世外桃源” 48
六 佛经:西方净土佛国 50
第五节 唐宋元明清社会理想学说 54
一 无能子:人虫不分、和合共处的“太古”社会 54
二 谭峭:“均食”、“俭化”的“大和”社会 56
三 王禹偁:“海人国” 59
四 康与之:“西京山聚落” 60
五 邓牧:上古公天下的“至德之世” 61
六 《水浒传》:“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梁山泊” 64
七 何心隐:“聚和堂” 65
八 李贽:“得心遂欲”的“至人之治” 66
九 王夫之:“人欲之各得,天理之大同” 68
十 戴震:“通天下之情,遂天下之欲” 70
第二章 财产共有:西方历史上的社会理想学说 73
第一节 西方社会形态的历史分期 73
第二节 柏拉图:“共妻”、“共子”、“共产”的“理想国” 74
第三节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76
一 莫尔:“乌托邦” 76
二 康帕内拉:“太阳城” 77
第四节 第二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79
一 温斯坦莱:“土地公有” 79
二 摩莱里:“平等共享” 81
三 马布利:“平等共产的共和国” 82
四 巴贝夫:“平等共和国” 83
第五节 第三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84
一 圣西门:“实业制度” 84
二 傅立叶:“和谐制度” 85
三 欧文:“公社制度” 87
第六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 88
一 马克思、恩格斯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88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学说的得失评估 94
第七节 克鲁泡特金:“无政府共产主义” 96
第三章 中西合璧: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理想学说及实践 98
第一节 中国近代的社会理想学说及实践 98
一 洪秀全:太平天国 98
二 康有为:“大同世界” 100
三 孙中山:“三民主义”为基础的“天下为公” 103
第二节 中国现代的社会理想学说及实践 104
一 刘师复:“无政府共产主义” 105
二恽代英:“新村”设计和实验 108
三 王光祈:“工读互助团” 110
第四章 当下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113
第一节“和谐社会”目标与“中国梦”蓝图 113
一“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 113
二“和谐社会”的具体内涵 114
三“中国梦”的理想蓝图 115
第二节 历史上各种社会理想学说与实践对维护社会和谐、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117
一 普遍的合理诉求必须得到尊重 117
二 不切实际的空想教训值得记取 118
三 追求完美而不奢望完美 119
下编 社会稳定的基本理念 123
导论 123
第五章 社会管理的根本依据:二重人性论 126
第一节 人性的二重性 126
一 是否存在“人的本质” 126
二“人的本性”的两种误解 128
三人“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 129
第二节 人的基本属性——动物属性剖析 133
一 人的“自我保存”本能:食欲 134
二 人的“自我繁衍”本能:色欲 141
三 没有约束的欲望必然导致罪恶 144
四 人的欲望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及应对态度 147
第三节 人的意识特性及其与其他特性的关系 151
一 人的根本特性——“意识”属性剖析 151
二 人的道德特性及其与意识特性的关系 157
三 人的社会特性及其与意识特性的关系 161
四 人的劳动特性及其与意识特性的关系 165
五 人的文化特性及其与意识特性的关系 168
六 人的理智特性在社会管理中的高贵地位及其因应态度 171
第四节 人的情感本质及其应对态度 175
一 情感的本质与种类 175
二 情感的基本形态与取向 182
三 快乐的两种分类及其关系 184
四 情感的应对态度 187
第五节 差等人性、共同人性及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不同意义 191
一 西方、印度、中国古代的“性三品”论 192
二“阶级人性”论 195
三 差等人性论的致命缺陷 196
四 “天生烝民,其性一也” 200
五 承认“共同人性”的积极意义 203
第六章 社会稳定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 205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 205
一“人本”不是“国本”:“国以人为本” 205
二“人本”不是“君本”:“民贵君轻” 208
三“人本”不是“官本”:“为吏者,人役也” 210
四“人本”不是“神本”:“夫民,神之主也” 211
五“人本”不是“天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213
六“人本”不是“物本”:“爱人”高于“爱物” 216
第二节 西方的“人本主义” 218
一 以人为出发点和目的 218
二 费尔巴哈的“人本”研究及其影响 220
第三节 当代中国“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223
第七章 社会稳定的危机意识:“革命”反思 226
第一节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的“革命”学说 226
一 “革命”的出处和特点 226
二 “革命”的法理和逻辑 229
第二节 西方宪政之下的“革命”思想活动 232
一 宪法赋予人民“革命权” 232
二 世界近代史上的“革命”实践 233
第八章 社会稳定的体制保障:“民主”与“仁政” 236
第一节 源自西方的现代“民主” 236
一 现代“民主”的实质、原则、形态及异化 236
二 “民主”应是“公民自主”而不是“人民自主” 241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民主”资源 243
一“君者民主”、为民做主 244
二“民之父母”、“养民教民” 246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仁政”资源 250
一“仁政”是“爱人”、“恤民”之政 250
二“仁政”是“克己”、“修德”之政 254
三“贵民生”与“厚民生” 256
四 尊重民意,顺应民心 259
五 中国古代的“仁政”历程 266
第九章 社会稳定的大政方针:“德治”与“法治” 273
第一节 德治:为政以德、以德化民 273
一 中国古代的“德治”思想 273
二 西方传统“德治”思想 278
第二节 法治:以法自律、以法治人 289
一 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 289
二 西方“法治”思想的历史演变 294
第十章 社会稳定的层级管理:“任能”与“吏治” 299
第一节“任能”与“尚贤” 299
一“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 299
二 人才的考察和培养 301
三 怎样尊重人才 303
四 如何使用人才 305
五 中国古代选贤任能的政治实践 311
六 选用人才重在“三有” 316
第二节“吏治”与“反腐” 318
一“吏治”文化的历程与“反腐”问题的迫切性 318
二 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320
第十一章 社会稳定的价值追求:自由独立、平等公正 324
第一节“人权”与“民权” 324
一从“人权”到“民权” 324
二“人权”、“民权”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 326
第二节“自由”与“宽容” 329
一“自由”的表层涵义:独立自主、不被奴役 329
二“自由”的深层涵义:自律与宽容 331
三 政治自由、经济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 332
四“自由”在中国的命运 336
第三节“个性”与“独立” 340
一“个人主义”的涵义与起源 340
二“个人主义”对中国古代“奴隶道德”的批判 341
三“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曲解与打压 345
四“个人利益”、“独立精神”重见天日 346
第四节“公平”与“正义” 349
一 人间正道是“平等” 350
二“人性平等”、“人格平等” 353
三“人权平等”之一:“机会平等”、“市场公平” 354
四“人权平等”之二:“结果公平”、“社会公平” 357
五 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建公平正义 359
跋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