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荒野:概念和文化渊源 27
一、词源和观念 28
1.词源:北欧和宗教荒野 29
2.概念图谱:荒野—田园—文明 32
3.荒野态度 37
4.浪漫主义—自然主义 43
二、荒野的古典文化语境:理想风景 50
1.理想风景 52
2.形式和类型 58
3.田园传统 65
4.田园与荒野的图像联系和分野 69
三、欧洲传统文化中的荒野和图像 77
1.文学中的传统荒野意象 78
2.1 9世纪前荒野风景及类型分析 83
3.欧洲19世纪荒野风景 94
第二章 美国荒野:自然体验和艺术表现 103
一、美国荒野观念的生成和发展 104
1.荒野在美国文化中的含义和地位 104
2.贬抑:清教和殖民者的荒野态度 112
3.“应许之地”:对荒野的颂扬 117
二、荒野图像的文化历史语境和表现倾向 123
1.“哈德逊河画派”:田园和荒野之辨 124
2.“自然的国家”:社会和审美语境 130
3.“卡兹基尔山旅舍”:荒野旅游 140
4.荒野图像的表现倾向 144
第三章 荒野想象:传统文化牵绊 157
一、浪漫主义的荒野观念 158
1.《帝国的历程》 159
2.对文明和古典的态度转移 166
3.“田园—荒野”二元关系的形成 172
4.美国荒野的宗教和道德含义 177
二、想象和真实:荒野态度的犹疑和抉择 183
1.“想象”的语境:奥尔斯顿-道蒂 184
2.荒野“性格”:科尔的“真实景色画” 189
3.“想象风景”表现形式演变 196
4.想象与真实的分裂及其解决 202
第四章 走进荒野:个体自然体验的真实表达 207
一、杜兰德:荒野近景及文化内涵 208
1.《密友》:杜兰德的近景风景 209
2.荒野近景的观察和再现 218
3.荒野近景表现方式的成熟 227
4.近景荒野的文化含义 233
二、自然肖像:荒野近景类型和文化阐释 239
1.近景表现的多元选择 240
2.森林内景 247
3.岩石风景画 255
4.前景中的荒野象征物 265
第五章 宏大荒野:民族性格的典型表现 273
一、宏大荒野:概念和文化语境 274
1.远景及其形态:大景和小景 275
2.荒野体验:远行和大空间 284
3.学界对大空间风景的讨论 297
4.全景:远景的传统来源 305
二、崇高风格大景的民族主义内涵 313
1.《尼亚加拉》 313
2.丘奇大景和民族主义内涵 320
3.落基山画派和西部荒野 328
三、透光风格小景和超验主义文化 339
1.超验主义与透光小景 339
2.透光小景的表现方式 347
第六章 荒野消隳:自然体验的主体化 355
一、艺术转型:荒野风景画衰退 356
二、荒野文化和艺术观念的变迁 363
1.荒野的文明化和意义消解 363
2.光色倾向和欧洲根源 368
三、世纪末的荒野余绪 378
余论:文化—艺术—荒野 393
一、文化荒野观念 395
二、荒野的风景艺术表现 396
三、美国:荒野体验和艺术表现 397
四、问题、启示、可能性 398
附录一:参考文献 401
附录二:图版目录 421
附录三:年表 433
附录四:译名表 439
后记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