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简史 1
第一节 汉语语法研究的背景 1
一、古代汉语语法研究与中国训诂学 1
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与西方语言学 6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重要著作简介 9
一、马建忠《马氏文通》 9
二、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 10
三、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 11
四、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 12
五、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 12
六、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13
七、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14
八、朱德熙《语法讲义》 14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思想 15
一、词本位 15
二、句本位 16
三、词组本位 17
四、小句本位 19
五、字本位 19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语法单位 22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特点 23
一、基本不依靠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 23
二、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23
三、虚词可以省略 25
四、词类与句法成分一对多 26
五、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 26
六、同一种语法关系隐含不同的语义关系 27
第二节 语素和词 28
一、语素定义 28
二、语素的识别——替代法 29
三、语素的类型 30
四、语素和词的区别 31
第三节 词和短语 32
一、词的特点 32
二、词与短语的区别 34
三、构词法 36
第四节 短语和句子 38
一、句子定义 38
二、句子与短语的区别 38
三、句子成分 41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 45
第一节 划分词类的标准 45
一、功能标准 46
二、形态标准 47
三、意义标准 48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 49
一、词类是层级系统 49
二、词的兼类与词类活用 50
第三节 现代汉语主要词类的语法特征(上) 52
一、名词(附方位词、处所词、时间词) 52
二、动词 54
三、形容词(附状态词、区别词) 56
四、量词(附数词) 58
五、副词 59
第四节 现代汉语主要词类的语法特征(下) 60
一、代词(附指示词) 60
二、介词 61
三、连词 63
四、助词 64
五、语气词 65
第四章 现代汉语短语研究 68
第一节 现代汉语短语的分类 68
一、主谓短语 69
二、述宾短语 69
三、述补短语 70
四、联合短语 70
五、偏正短语 71
六、同位短语 71
七、其他短语 72
第二节 复杂短语的分析 73
一、层次分析法操作原则 73
二、操作方法 73
第三节 多义短语 75
一、多义短语产生的原因 75
二、多义短语的类型 76
三、常见多义短语分析 77
四、消除多义短语的手段 78
第五章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80
第一节 三个平面理论的内涵 80
一、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与形成 80
二、三个平面理论内涵 81
第二节 三个平面理论的具体应用 87
一、语序问题 87
二、虚词问题 87
三、语病问题 88
四、句子分析问题 88
五、句式选择问题 89
第六章 现代汉语句法分析 91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 91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 91
二、层次分析法 93
第二节 变换分析法 96
一、变换的含义 96
二、变换的原则 98
三、变换的手段 100
四、变换的作用 101
第三节 语义特征分析法 103
一、语义特征分析法产生的原因 103
二、何谓语义特征 103
三、语义特征分析法的操作步骤 105
四、如何提取语义特征 106
五、语义特征分析法的作用 108
第四节 语义指向分析 110
一、语义指向分析的产生 110
二、语义指向 111
三、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 118
第五节 配价分析法 120
一、“配价”思想的由来与发展 120
二、动词配价问题 123
三、名词和形容词的配价问题 131
第七章 语法化研究 136
第一节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136
一、语法化理论的产生与基本观点 136
二、语法化的动因:转喻与隐喻 141
三、语法化的机制 144
第二节 语法化研究与人类语言演变共性 148
一、语法化常见模式 148
二、如何观察语法化 149
三、语法化梯级问题 152
四、语法化所揭示的演变共性 156
五、语法化理论的功用 157
第八章 现代汉语句法成分研究 160
第一节 主语和谓语 160
一、充当主语的词语 160
二、主语的语义类型 161
三、充当谓语的词语 161
第二节 宾语 162
一、动语和宾语 162
二、宾语的语义类型 163
第三节 定语和状语 164
一、定语 164
二、状语 167
第四节 补语 169
一、结果补语 170
二、情态补语 170
三、趋向补语 171
四、数量补语 172
五、时地补语 173
六、可能补语 173
七、程度补语 174
第九章 现代汉语句型和句类研究 176
第一节 现代汉语基本句型 177
一、汉语句型研究简史 177
二、确定句型的方法 177
三、现代汉语基本句型 179
第二节 动词性谓语句 185
一、述补谓语句 185
二、述宾谓语句 186
三、连动谓语句 188
四、兼语谓语句 190
第三节 现代汉语句类研究 193
一、句类研究简史 193
二、陈述句 194
三、疑问句 195
四、祈使句 200
五、感叹句 202
第十章 现代汉语句式研究 205
第一节“把”字句 205
一、“把”字句语法意义 205
二、“把”字句历时演变 206
三、“把”字句主语和宾语的限制 207
四、“把”字句动词的限制 209
五、“把”字句与主动宾句之间的关系 211
六、“把”字句与受事主语句之间的关系 212
第二节“被”字句 212
一、“被”字句语法意义 212
二、“被”字句历时演变 214
三、“被”字句主语和宾语的限制 215
四、“被”字句动词的限制 216
五、“被”字句与主动句的关系 217
六、“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关系 218
第三节 双宾句 219
一、双宾句研究简史 219
二、双宾句句法与语义特点 220
三、双宾句类型 221
四、双宾句与动补结构的区别 224
第四节 存现句 224
一、存现句的定义与意义类型 224
二、存现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226
三、存现句的语用分析 227
第五节 比较句 227
一、比较句定义与意义分类 227
二、比较句与比拟句的区别 228
三、平比句 229
四、差比句 229
第六节 其他句式 231
一、“有”字句 231
二、“是”字句 232
三、“连”字句 235
四、常规句与特殊句 237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复句研究 241
第一节 复句研究简史 241
一、初始阶段的探索 241
二、发展时期的开拓 242
三、深入时期的多维研究 243
第二节 联合复句 245
一、复句分类 245
二、并列复句 246
三、顺承复句 247
四、解说复句 248
五、选择复句 248
六、递进复句 249
第三节 偏正复句 250
一、条件复句 250
二、假设复句 250
三、让步复句 251
四、因果复句 251
五、目的复句 252
六、转折复句 252
七、多重复句 253
第四节 紧缩复句 254
一、紧缩复句特点 255
二、紧缩复句结构类型 255
三、紧缩复句关系类型 257
第十二章 当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主要流派 259
第一节 形式语法研究 259
一、形式语法发展简介 259
二、题元理论与汉语题元结构分析 262
三、移位理论与汉语名词移位 263
四、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 264
第二节 功能语法研究 265
一、功能语法的主要流派 265
二、功能语法的主要理论主张 266
三、语法成分作用的层次 266
四、语体语法与汉语语法研究 268
五、认知语法与汉语语法研究 270
第三节 语言类型学 274
一、什么是语言类型学 274
二、方言语法研究的类型学转型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