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1
第二辑 1
中国民族史 1
序 1
第一章 中国民族之分类 3
第二章 中国民族史之分期 11
第三章 华夏系(汉族来源之一) 21
第四章 东夷系(汉族来源之二) 32
第五章 荆吴系(汉族来源之三) 40
第六章 百越系(汉族来源之四) 47
第七章 东胡系(满族来源之一) 62
第八章 肃慎系(满族来源之二) 74
第九章 匈奴系(回族来源之一?) 93
第十章 突厥系(回族来源之二) 107
第十一章 蒙古系(今自为一族) 128
第十二章 氐羌系(藏族来源之一) 152
第十三章 藏系(藏族来源之二) 167
第十四章 苗瑶系(今自为一族) 184
第十五章 罗罗缅甸系(今自为一族) 207
第十六章 僰掸系(今自为一族) 214
第十七章 白种(同化于他族) 227
第十八章 黑种(同化于他族) 241
中国史前时代略史 246
中国史前时代略史细目 246
第一篇 史前时代(即原始社会时代) 248
第一章 中国人种的起源 251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民族的分类 255
第三章 先氏族时代(即蒙昧时代) 259
第四章 母系氏族时代 262
第五章 父系氏族时代——夏朝 267
苏门答腊民族志 271
译者序 271
序 272
第一章 引论 274
第二章 峇搭族(BATAKS) 289
第三章 民南加堡族(MINANGKABAU) 344
第四章 苏门答腊西部诸岛 363
第五章 北苏门答腊(NORTHERN SUMATRA) 420
第六章 南苏门答腊(SOUTHERN SUMATRA) 450
第七章 苏门答腊的考古学及艺术 476
婆罗洲民族志 502
序 502
补序 503
译者小序 504
目次 506
第二章 婆罗洲的历史 507
第五章 社会制度 519
第六章 农业 531
第十二章 装饰的艺术 537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 557
一、小引 557
二、悠久历史上的密切关系 558
三、兄弟般友好的民族关系 570
四、辛勤开发台湾的功劳 575
五、台湾人民的爱国传统 578
六、结论 581
后记 582
南洋人种风俗概说 584
第一章 总论 584
第二章 马来亚的人种风俗 593
第三章 苏门答腊的人种风俗 597
第四章 爪哇的人种风俗 600
第五章 小巽他群岛的人种风俗 604
第六章 婆罗洲的人种风俗 609
第七章 西里伯及摩鹿加的人种风俗 613
第八章 菲律宾的人种风俗 615
第九章 新几尼亚的人种风俗 622
第十章 越南的人种风俗 625
第十一章 暹罗的人种风俗 631
第十二章 缅甸的人种风俗 637
南洋人种的起源 642
南洋人种总说 645
南洋民族的来源和分类——南洋研究所“南洋概况”讲座之一 650
马来人与中国东南方人同源说 663
南洋马来族与华南古民族的关系 669
马来半岛的马来人 697
马来半岛的最古土著塞茫族人 707
马来半岛的怪民族沙盖人(SAKAI) 709
苏门答腊的阿齐人 711
苏门答腊的峇搭人 715
苏门答腊的民南加堡人 723
马来谚语 728
抟饭的进食法 731
南洋高架屋起源略考 732
古代的新加坡 734
“印度尼西亚”名称考 736
福建之地理与抗战 740
福建民族之由来 743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 747
怎样研究人类学 753
作为常识之一种的人类学 762
怎样研究民俗学 768
由民族学社会学所见之文化之意义及其内容 773
从猿到人——劳动创造世界 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