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落演进、组织创新与经济进步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钱书法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4138801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首先致力于发掘和整理马克思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社会分工制度思想;同时,通过对当代社会分工现象的具体分析,从社会分工制度的视角,对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化研究、整合研究、拓展研究、系统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等,提出若干有关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问题的创新性理解、观点和政策建议。作为课题组成员近几年来潜心研究的成果,本书由序言、导论和四篇,即基本原理篇、理论应用篇、区域实践篇和国际视野篇五个部分组成。序言和导论之后的四篇及其各章是在不同层面,或运用不同方法对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所作的阐述、发掘、实证和应用研究。

导论 1

第一篇 基本原理 18

第一章 社会分工制度的历史演进和现时代发展 18

第一节 社会分工制度的基本属性 18

第二节 社会分工制度的历史演进 22

第三节 社会分工制度的现时代发展 28

第四节 产品内分工陷阱: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的现实应用 40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贡献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范畴的科学内涵 46

第二节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对分工形态理论的贡献 49

第三节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对分工动态演进理论的贡献 54

第四节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 57

第五节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对商品与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59

第六节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对生产组织理论的贡献 61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的研究视角 66

第一节 交换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 66

第二节 生产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 73

第三节 历史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 76

第四章 社会分工制度的历史发展 88

第一节 原始社会中社会分工形态的产生、特点及其分工形式 88

第二节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社会分工形态的特点及其分工形式 94

第三节 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分工形态的特点及其分工形式 99

第四节 当代社会中社会分工形态的特点及其分工形式 108

第五章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社会分工理论比较研究第一节 新增长理论与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比较 117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与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比较 120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比较 123

第四节 新产业组织理论与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比较 126

第五节 比较研究的基本结论 130

第二篇 理论应用 135

第六章 分工与专业化经济:产业组织演进的历史依据 135

第一节 劳动分工及其深化 135

第二节 劳动分工深化与产业报酬递增 138

第三节 人类早期及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分工与专业化 143

第四节 进入机器大工业时期后的分工与专业化 147

第五节 新技术革命以来的分工与专业化 150

第六节 产业组织新形式的区域性例证 154

第七节 企业系列体制的构建 156

第七章 产业组织演进的新阶段:企业社会性分工 160

第一节 企业社会性分工的产生及其内涵 160

第二节 企业社会性分工的经济学分析 162

第三节 企业社会性分工的两种典型形式:下包制与模块化 166

第四节 模块化分工组织的结构及其特征分析 170

第五节 模块化组织运行效率的数理分析 174

第八章 中国产业组织转型:基于企业共生模式的分析 178

第一节 共生模式与共生机制 178

第二节 全球视角下的产业组织形式演进总趋势 180

第三节 日本与中国产业组织形式比较 187

第四节 企业社会性分工与中国企业共生组织的转型 197

第九章 产业组织演进的双重动力:创新与分工 210

第一节 分工与创新的理论共通之处 210

第二节 分工广化与产品创新 212

第三节 分工深化与工艺创新 215

第十章 企业社会性分工背景下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 21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19

第二节 企业社会性分工下技术创新和市场结构的新特点 222

第三节 企业社会性分工下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227

第十一章 社会分工水平对就业规模的影响 236

第一节 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非一致性原因分析综述 236

第二节 就业与社会分工深化的数理模型 240

第三节 就业与社会分工广化的数理模型 243

第四节 实证分析 244

第三篇 区域实践 254

第十二章 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主导产业选择 254

第一节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254

第二节 实证研究:以江苏三大经济区域为例 256

第十三章 分工视野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262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62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各部门与制造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264

第十四章 产品内分工与对外贸易结构优化 273

第一节 产品内分工:一个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 273

第二节 产品内分工对贸易结构变动的优化效应 275

第三节 产品内分工对贸易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282

第四节 政策建议 290

第四篇 国际视野 298

第十五章 产品内分工陷阱:理论解释与政策建议 298

第一节 产品内分工:企业社会性分工的主要形式 298

第二节 产品内分工陷阱: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的解释 303

第三节 产品内分工陷阱:产品建构理论的解释 307

第四节 产品内分工陷阱的案例实证 310

第五节 理论比较与对策建议 316

第十六章 中国汽车产业的产品内分工陷阱:原因及对策 321

第一节 模块化陷阱及其产生原因 321

第二节 案例分析:中国汽车企业摆脱低端锁定陷阱的成效分析 325

第十七章 本土企业如何突出重围: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比较研究第一节 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本土企业攀升路径 332

第二节 马克思分工理论范式下的本土企业攀升路径 333

第三节 本土企业价值链攀升对策比较 339

第四节 企业社会性分工与国家价值网络的自主建构 342

全书结论 346

主要参考文献 351

后记 364